10月11日起,成都站(火車北站)将停止辦理客運業務,進行改造施工。這座伴随着成渝鐵路誕生的老站,已走過70載歲月。此次改造後,未來的成都站将建成什麼樣?
據悉,成都站改造涉及站房和周邊兩部分,分别由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負責。10月9日,紅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郭世偉,揭秘成都站未來的樣子。
改建後的成都站,将為線上式高架候車特大型站,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未來建成後,将成為集城際高鐵、市域快鐵、地鐵及城市公交一體的立體交叉零換乘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根據規劃,在成都站東西兩側站台屋頂,還将建設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的屋頂公園。另外,為方便市民通行,此次改建也将伴随周邊交通環境的改善,将在南北向新增3條主幹道、東西向新增2條主幹道,徹底改善周邊交通。
△成都站(火車北站)綜合樞紐效果圖
主體骨架夜如漂浮“孔明燈”
高架候車層候車面積約3.6萬平方米
“千年巴蜀傳竹韻,繁花似錦耀蓉城”。據了解,成都站總體構思着眼于四川印象與當代客運綜合交通樞紐建築的融合。主體建築構成軸線上“城市門樓”的宏觀意象,并以竹編和蜀錦的編織紋理為元素,以 “傘”形單元組合形成成都市市花“芙蓉花”的意象。同時主體骨架形成造型,構成在夜景中漂浮的“孔明燈”印象。
改造後的成都站将成為線上式高架候車特大型站,總建築面積約16萬平方米,其中站房建築面積約8萬平方米,南北長244米、東西寬152米,建築高度48米。整體分為3層,地下一層為出站層,地上一層為站台層及站台夾層,地上二層為高架候車層及商業夾層,其中高架候車層候車面積約3.6萬平方米。
△南廣場西側室内空間效果圖
車場規模為10台18線
南廣場地下有地鐵換乘大廳
除了站房外,成都站另一個重點為車場,改造後,其規模為10台18線。其中成渝中線場4台7線,城際車場4台9線,樞紐環線場2台2線。
另外,站房高架候車層東西兩側設有落客平台、落客車道、城市過境道路、市政上蓋廣場;負一層出站通道東西兩側設有出租車候車區和出租車專用通道;站房的北側為市政公交樞紐及長途樞紐,南側為市政南廣場。軌道交通18号線三期工程南北橫穿站房底部,并設置地鐵站房,在南廣場地下設置有地鐵1号線、7号線、18号線的換乘大廳;車場東西兩側分别設有東一路、西一路下穿隧道。
據介紹,未來的成都站将成為一個集城際高鐵、市域快鐵、地鐵及城市公交為一體的立體交叉零換乘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距地10米的頂棚上建公園
今後進站乘車,可邊逛公園邊候車
成都站改擴建工程不隻是對車站的增大、對車場的擴展,也是人與環境融合發展的體現。
“為了響應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總體思路,設計上将公園與車站相結合,利用站房兩側的頂棚,在其上建造公園。”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規劃師郭世偉介紹,成都站周邊建築物密集、人口密集,在既有條件下建公園無法實現,而在距離地面10米的頂棚上建設公園成為最佳選擇。
根據建設規劃,站房兩側的站台頂棚面積約12萬平方米。未來建成後,進站乘車可邊逛公園邊候車。
△成都站(火車北站)上蓋公園及周邊效果圖
郭世偉說,上蓋公園離地10米高,所以在設計上,設計人員充分考慮了通達性。一方面通過預留通道,站房兩側上下客區域,可直達公園;另一方面,通過層疊的屋頂、綠道,将公園向西、向南延伸,與西層濱河的公園、南側的公園連接,形成環形大公園,提高公園的通達性。
此外,周邊建築物在設計中也充分考慮公園通達性,通過挑高設計,無論是小區居民、還是商業廣場,都可實現同平台直達。
新增5條主幹道連接東西南北
未來周邊規劃成都鐵路博物館等
除了車站本身的建設,此次改造對于周邊的交通通達性同樣是一次重要變革。“從設計上來說,此次改造中,南北将新增3條主幹道,東西新增2條主幹道。”郭世偉告訴記者,通過5條主幹道的建設,将進一步便利周邊群衆的出行。
據介紹,此次新增的主幹道,南北向将打通人民北路、新建北新幹線地面通道,以及在成都站東側再建一條幹道級車道,方便南北兩側連接。其中,人民北路的貫通,主要是利用站房兩側送客平台,新增兩條車道供車輛通行。
東西向将改造現有的中環路,進一步便捷東西兩側的通行。同時,賽雲台路進一步向西延伸,跨河而過,改變目前錦江兩側通行難的問題。
“這樣就可實現車站東西南北四向互通,不僅方便周邊居民,市民來回車站兩側也很方便。”郭世偉表示,就整個成都站片區而言,除了交通、環境的改變,未來還将利用其鐵路文化的傳承,在周邊規劃成都鐵路博物館、鐵路紀念公園、鐵路工人紀念廣場等特色建築。
紅星新聞記者 闫宇恒 圖據四川省建築設計研究院
編輯 于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