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開始介紹教師資格面試試講小技巧:
從備課上來說:
1、備課一定要充分,所謂的充分有三層意思:
(1)内容一定要多,多準備點不要緊,可根據試講時間自己控制,一定不要少!
(2)内容一定是自己最熟悉的,一般試講主要是考官想看看你的口才,當然也看看你有多少“料”,備課時一定找自己最熟悉最感興趣的那些内容,尤其是想給學生拓展課本以為的知識。這樣不容易緊張,也不容易忘,還可以即興發揮呢!
(3)内容盡量安排一些新穎、前沿的知識,同社會某些現狀加以聯系。這樣會讓領導、老師感覺你很有“料”,能夠把握最新進展,能夠理論聯系實際!
從試講上來說:
1、試講時,試講人應報告課題。
2、試講的内容和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有不一緻的地方,在試講完畢,如果有答辯的環節,做一個簡短的說明,讓評委知道你的設計意圖和理論依據。
3、教學設計各個環節和要素盡可能完整、完善,教學流程可以拟出恰當的小标題,吸引評委注意力。
4、 試講時沒有學生參與,但是同樣要體現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新課程教學理念,可以通過教師的模拟對話或者講解呈現。如小組讨論、分組學習、課前的預習等等。要有師生互動,即使面對老師講課,也要體現學生活動。
5、可以在某個具體環節提供幾套教學方案,把教師的預設體現得很充分,同時又能充分體現教師把握生成的基本素養。
6、 課堂重點突出,一到兩點就夠的,其它的不講或略講,不可面面俱到。
7、 要深挖課文,對思想内容有獨到見解。這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尤其文科。它體現老師的水平。文章思路不是重點,一般文章思路都很清晰,不需要作為課堂重點。
8、 盡快切入重點。詳講重點,也就是能出彩的地方,不然導入太長,其它雜七雜八的東西太多會沖淡重點。
發揮不宜太多,太多了也會沖淡主題。或者更直接地說,講課像寫文章一樣,圍繞中心(重點)行文,不講廢話。
從教學基本功方面說:
1、闆書的時候忌諱無聲闆書、長時間課堂空白,可以在闆書的同時結合問題和内容,做适當的講解。
2、說話寫字速度不能太慢。太慢了大家會懷疑你的做事效率。字不要太差。可以适當看看講稿,自然地看即可,不能照着講稿讀。
3、注意使用語言,要求語言要有豐富度,練習抑揚頓挫,内容設計的再好,沒有語言的修飾也不能拿到高分。尤其是低學段。
4、語言還包括使用恰當的過渡語去連接每一個設計的環節,這個就要求在備考中不斷去練習而加強。
5、語言還包括課堂中的評價語,不是簡單的“好”“你真棒”等,而是要有實質性的内容,好在哪裡。比如設計一節音樂課,表揚學生唱的好時用“你唱的真好,都可以當音樂家了”!
教案範例:經典語文教案《桃花源記》
一、教學目标
【知識與技能】
1.掌握相關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及古今異義現象;
2.學習文章曲折回環,思念叠起,引人入勝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在誦讀的基礎上,落實字詞,疏通文章,熟知課文内容。
2.通過讨論、辨證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會
【情感态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通過描寫“世外桃源”所表達的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理想社會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掌握、積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詞語,了解古今異義現
2.理解本文記叙的順序、詳略,體會本文優美、精煉的語言。
3.了解本文反映了一種怎樣的社會理想。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樣一種社會理想。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探究讨論法、情境設置法
四、教學手段
PPT課件、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圖片欣賞:雲南風景名勝:文山文筆塔、丘北普者黑、富甯駝娘江、硯山裕仙湖、廣南八寶田及世外桃源、麻栗坡老山。
有一群人在秦朝時躲進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從那時候起,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這裡生活,直到東晉末年才被一個漁人發現。這個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欣賞完這一幅幅優美的圖片,無不讓人心生向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再訪桃花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豁然開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黃發垂髫(tiáo) 便要還家(yāo) 劉子骥(jì) 詣太守(yì)
2疏通詞句
為業:靠……謀生。
緣:沿。
夾岸:夾着溪流兩岸。
雜:别的。
鮮美:鮮豔美麗。
異:詫異。所從來:
窮:窮盡。
舍:舍棄,放棄。
豁然:開通、敞亮的樣子。
開朗:開闊明亮。
平曠:平坦開闊。
屬:類。
悉:全。
信然自樂:喜悅,心滿意足。
鹹:都。
問訊:打聽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兒女。
邑人:同鄉人。
不複出焉:不再從這裡出去。
焉:于之,從這裡。
間隔:斷絕了往來。
歎惋:感歎,惋惜。
延:請。
語告:告訴(他)說。
不足:不值得。
志:做記号。
詣:拜見。
如此:像這樣。
遣:派。
欣然:高興地。
鮮美:古義:鮮豔美麗
今義:(味道)新鮮
交通:古義:交錯相通
今義:交通運輸
妻子:古義:妻子兒女
今義:指男方的配偶
絕境: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義:沒有出路的地方
無論: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
今義:不管(連詞)
緣:古義:沿
今義:緣故,緣分
延:古義:請
今義:延長、延伸
津:古義:渡口,這裡問津指探訪。
今義:口液
3.找出難譯的語句讨論作答,合作完成全文通譯。
(三)精讀課文,理清脈絡
1.結合注解默讀課文,準确把握叙事線索和故事情節。
明确:課文以武陵漁人的行蹤為線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訪桃花源、尋桃花源的順序來複述。
2.概括桃花源給大家留下的印象
桃花源美在何處?請以“這裡 美,你看 。”為句式給大家描繪一番。(例:這裡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齊齊。)
3.總結:桃花源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美在環境幽雅,風景秀麗,美在資源豐富,美在靜谧祥和。
4.桃花源神秘在何處?
桃林神秘: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狀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結局神秘:不複得路,探訪未果。
5.桃花源的幸福表現在何處?
①黃發垂髫:怡然自樂(和平安定、豐衣足食)
②男女:往來種作(沒有戰亂,安居樂業)
③漁人(側面烘托):殺雞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總結:桃花源幸福表現在生活和平安定,豐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風淳樸。
(四)品味語言,體會情感
1.小組合作學習,探讨主題
(1)桃花源美在風景秀麗,美在民風淳樸,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過,請同學們想—想,在東晉時代,這麼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嗎?
(2)有人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3)有人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積極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說他是消極逃避現實,你怎樣評價?
2.拓展延伸,深化課堂
學生聯系現在的生活現實,談談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怎麼樣的,讓學生感受到現在生活的幸福,老師适時補充世界并不太平的數據資料,讓學生體會和平安定的生活不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渴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從而引導學生珍惜生活,努力學習,把我們的家園變得更加美好、富足、祥和。
六、小結作業
作業:背誦全文。
七、闆書設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