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年間,廣平有個年輕人馮生,遊手好閑,不務正業,經常酗酒生事。有個早上他外出閑走,見一位少女身披紅鬥篷,漂亮迷人,馮生看呆了。晚上馮生又出去喝酒,醉醺醺的回來,走過一座荒蕪已久的寺廟時,剛好看見有女子從裡面出來,仔細一看,正是早上見到的那位少女。少女見有生人,扭身又進了寺廟。馮生覺得奇怪,就悄悄溜進去看看怎麼回事。
廟裡到處都是斷垣殘壁,雜草叢生,紅衣女子早已不見蹤影。一轉彎,馮生碰見一位白發老者,老者上前問他道:“客官從哪裡來?”馮生說:“偶爾路過,到處遊覽看看,老人家怎麼會在這?”老者說:“落難江湖,流落到這裡,暫時在這安頓家小。既然有緣,不如以茶代酒,喝上兩杯如何?”馮生就跟着進了後院,不想後院幹幹淨淨,再無雜草,屋子也收拾的利利索索。老者介紹自己說是姓辛。馮生想起剛才看見的女子,就問:“聽說你有個女兒,我冒昧懇求老丈把女兒許我為妻,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她。”老者笑着說:“我得和老婆子商量商量。”說完就進去了。出來後,老者說:“年輕人看着相貌不凡,我和老婆子都挺中意,不過我有點隐衷,不便相告!”馮生看老者推诿,難成好事,酒勁兒一下子湧上來,就一邊往裡屋走一邊說:“既然無緣做夫妻,看看容貌也罷!”屋裡人驚起好幾個,其中就有那位紅衣女子。老者見馮生無禮,大怒,叫人把馮生趕了出去。
馮生在路邊躺了會兒,稍微清醒了點,想起是有幾個大漢把自己揪出來的,四下一看,不知身在何處,遠望有燈光從前面林子裡透出來,像是有人家。馮生過去敲了敲門,有仆人開門,禀報主人後,請馮生進去。隻見房屋都很華美,堂上燈火通明,有位夫人問道:“哪裡來的年輕人,為何到此?”馮生如實告訴了她。然後有幾位丫鬟扶着一位老太太出來,馮生趕緊站起行禮,老太太止住他說:“你不是馮雲的孫子啊?”馮生說是。老太太說:“你是我外甥,我老了,風燭殘年,久不跟親戚來往了。”又問:“外甥怎麼深夜到了這裡?”馮生又如實相告。老太太說:“這是好事,外甥也是有出身的人,不會辱沒了她家,野狐精還這麼不知道好歹。你不用擔心,我來辦這事準成。”馮生連連稱謝。老太太說:“不知道辛家的女兒,哪個這麼讓外甥着迷?”一位丫鬟說:“他家有十九個女兒,都生的端莊漂亮,馮公子說的那位應該是十四娘,大約十五歲左右。”老太太說:“十四娘我見過,确實俊俏漂亮,外甥眼光不錯。可以派個小丫頭把十四娘叫來。”一位小丫頭答應着去了。
不一會兒,丫鬟進來說禀報說:“十四娘到了。”接着紅衣女子進來拜見老太太,老太太拉着起來道:“以後成我外甥媳婦兒了,不用這樣行禮。”紅衣女子站起來,低着頭,亭亭玉立,姿态翩然,不敢看馮生一眼。老太太說:“我外甥一心一意要娶你為妻,叫你來,我給我外甥做媒人,今天就嫁了他吧。”說完就讓人收拾房間,掃床鋪被,讓他們完婚。女子紅着臉說:“我得回去禀報父母同意。”老太太不高興的說:“我給你做媒,還能有錯嗎?”紅衣女子說:“奴婢不敢違命,可如此草草從事,,小女子死也不從。”老太太笑着說:“有志氣,像是我家媳婦兒。”從女子頭上拔下一朵金花交給馮生,讓他回去選個良辰吉日,又讓人先送十四娘回去。
馮生出來,這時雄雞高唱,天色微明,回頭一看剛才的房屋村落都消失不見了。再去看看寺廟,也是荒涼頹敗,問當地人,隻說經常有狐狸出沒。馮生暗想,隻要是美人,狐也是好的。
到了良辰吉日,馮生準備好了房間,一個勁兒出門眺望,一直等到了半夜,馮生絕望了。正要睡下,忽聽門外喧嘩,馮生趕緊出來,看見花轎已經停在當院,于是歡歡喜喜入了洞房,馮生問十四娘:“老太太一家不過都是死鬼,你們怎麼那麼怕她?”十四娘道:“他們家做了五都循環使,方圓百裡的鬼狐都供他驅使。”
自此郎情妾意,兩人開始恩恩愛愛的過起了日子。後來馮生考取了功名,卻又遭人陷害,進了大獄,十四娘派了個丫鬟進京告狀,終于打動了官府,最後冤情大白,馮生被放了出來。
忽一日,十四娘對馮生說:“我給你選了一位良家女子,你以後和她過日子,我們緣分已到,就此分别吧。”馮生大驚,哭着說什麼也不肯。第二天早晨,看見十四娘容光頓減,又過了幾天,眼見十四娘很快衰老下去,又黑又瘦。馮生仍然一如既往的對待她,不離不棄。又過了一個多月,十四娘去世了。馮生悲痛欲絕,厚葬了十四娘,娶了十四娘為他選的良家女子為妻,過了一年,生了一個兒子。
後來,馮生的仆人到太華山,遇見了十四娘,隻見十四娘容光依舊,騎着一匹青騾。十四娘見了仆人,問道:“馮郎平安嗎?”還說:“回去告訴你家主人,我已經名列仙籍了。”說完,就消失不見了。
故事改自《聊齋志異》,謝謝閱讀,敬請關注,不一樣的精彩故事等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