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中,“壽終正寝”是常用語彙,也是成語,語境不同有褒貶,基本意思是指人年老自然死亡,也比喻事物自然消亡。通常講一個人“壽終正寝”含褒義,是說這個人是盡天年,享天命,天道倫常,自然而然,沒有遺憾,值了,死了。
那麼“正寝”到底是哪裡呢?人為什麼“壽終”會在“正寝”?我們讨論一下,供大家參酌與評述。
1、“正寝”是指正房或正廳,不是睡覺的地方
“寝”字在甲骨文中,字形是上面一個寶蓋頭,表示房子,下面是個掃帚,本義是經常打掃的房間。所謂正寝,就是家庭中的正房或正廳。官府和特定組織有權有勢排場大,正房叫大堂;有錢人家房子多,正房叫大廳或客廳;農村家庭三間屋兩頭房,中間那間最寬敞的堂屋,就是正房,即正寝。
《說文解字》說:“寝,卧也。”這個時候,“寝”的意思就發生了延展和流變。就是說,一個人卧在床上,叫寝。卧在床上幹啥呢?準備睡覺。在沒有睡着之前,眼睛睜開叫寤,眼睛閉上叫寐,睡着了叫息,睡不着叫輾轉反側,統稱為寝。
《詩經---關雎》有:“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所謂“寤寐思服”“輾轉反側”,就是躺在床上,睜眼,閉眼,翻過來,調過去,想念美女小姐姐,睡也睡不着的狀态,也就是“寝”的狀态。
在古典典籍文本中,“寝”常用作睡覺、上床睡覺、準備睡覺的意思。《論語---公冶長》有:“宰予晝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所謂晝寝,就是大白天睡覺。宰予學習态度極不端正,所以孔子罵得很難聽。
可能是因為喪禮“停屍正寝”的影響,在古漢語中,“正寝”一詞,喪禮專用,一直是正房或正廳的意思。
2、喪禮典籍文本明确規定,“疾病遷于正寝,以俟氣絕。”就是說,所謂壽終正寝,不是說人死在正寝,而是将快要死的人遷居到正寝待喪等死
《禮記----喪大記》有:“疾病,外内皆掃。屬纩以俟氣絕。”纩是絮狀細絲,非常輕。在人快要不行的時候,将纩放在人的鼻子下面,如果不動了,就說明人沒有氣息了,死了。
《儀禮---士喪禮》有:“死于适室,幠用斂衾。”按許慎的注解:“适室,正寝之室也。”
《朱子家禮----喪禮》有:“疾病遷居正寝。内外安靜,以俟氣絕。”
就是說,人年齡大了,各種器官衰竭不行了,病态很重,眼看要死,這時候,子女家人等将他遷移至正寝,安安靜靜,看着他等着他死。
換句話說,不是老人死在正寝,而是因為家人在老人還沒死之前,就将老人遷居到正寝,所以最後會死在正寝。所謂“壽終正寝”,就是從這來的。
3、能夠“壽終正寝”,才算“養老送終”
所謂“送終”,就是子女家人陪伴老人最後一程,聆聽他的教誨,記住他的囑托,完成他的心願,讓老人從容安詳離去。
對于子女來說,“疾病遷居正寝,内外安靜,以俟氣絕”,就是送終。換句話說,将老人移居正寝,放到停屍床上“挺屍”待喪,不是慢待詛咒老人,恰恰是孝道的表現。就是說,老人能夠壽終正寝,才說明子女做到了養老送終。
現實生活中,子女長大成人後,都有自己的人生生活,大多數情況下,大凡隻要老人生活還能自理,子女一般過問得不多;大凡隻要老人還有一口氣,子女大都不在身邊。養老大家多少都還有點,能夠送終的,其實不多。老人死了好長時間子女還不知道的,也經常出現。
老人能夠“壽終正寝”,盡天年,享天命,一生無憾,是因為有子女家人一直陪伴。老人死了,子女不在身邊,不是“壽終正寝”,而是“不得善終”。
最後歸結一下,正寝是哪兒?就是家庭的正屋,農村一般說堂屋。這個堂屋,就是為過世老人辦事的地方,也就是停屍停柩的靈堂。
老人能夠“壽終”在“正寝”,肯定是因為子女都在身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