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年味十足的春節習俗

年味十足的春節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4 23:41:13

年味十足的春節習俗(我們的節日春節)1

SPRING FESTIVAL

年味十足的春節習俗(我們的節日春節)2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小編終于把中國人過年的傳統習俗找全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春節的知識,家長們可以講給孩子聽哦!讓我們一起在過年的氣氛中,感受傳統文化裡那濃濃的“年味兒”。

臘月二十三:小年祭竈神

在全國不同地區,“小年”的日期并不一樣:臘月二十三是我國北方地區的“小年”,臘月二十四是我國南方地區的“小年”。

也有不同的說法講:古時,過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不管“小年”到底是哪天,勞碌了幾乎一整年的人們,都會開始準備年貨,籌劃着過一個舒服的新年。小年,正是過年的開端。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竈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闾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大江南北,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淨淨迎新春的氣氛。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所以臘月二十五有磨豆腐的習俗。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說起來,這“臘月二十五,豆腐的‘腐’與幸福的‘福’諧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

此外,臘月二十五還有糊窗戶、接玉皇、趕亂歲、照田蠶的習俗。部分少數民族還把今天定為“千燈節”,表達着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願景。

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

将“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宰公雞、趕大集

在中國傳統春節習俗裡,臘月二十七人們會宰殺自家家禽。因為民間認為公雞雄赳赳、氣昂昂,非常有氣派,更有喜慶的氛圍,所以通常以宰殺公雞為主。

而這天宰好的公雞要在除夕的盛宴上登場,整隻雞盤在一個碟子裡擺放在桌子中間,不能将其拆解,取名為“大吉大利”,意寓好彩頭。

臘月二十七也可能是春節前最忙碌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既要趕集把年貨采買齊全,又要把年菜準備妥當,故有民諺有雲“二十七趕大集”。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貼花花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神仙。

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

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祢。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于家長,稱觞舉壽,欣欣如也。”

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

大年三十:除夕守歲

❖貼春聯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是過春節的重要标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着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除了春聯,家家戶戶還要貼窗花、年畫、福字,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

❖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團年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年年有餘)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守歲

守歲,又稱照虛耗、點歲火、熬年、熬夜等。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守歲謂之“燃燈照歲”,即大年夜遍燃燈燭,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财富充實。守歲亦指在除夕夜一家人團聚,熬夜迎接農曆新年的到來。

❖放鞭炮

放鞭炮,是傳統年俗之一,據說鞭炮起源于爆竹。這個習俗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了 如今,無論是過年過節,還是結婚嫁娶,進學升遷等等,隻要為了表示喜慶,人們都習慣放鞭炮來慶祝。

❖壓歲錢

年夜飯後長輩要将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壓歲錢寓意“壓歲祈福”,其寄予了長輩對少兒們成長的美好祝福。

❖包餃子

餃子在我國許多傳統節日上都吃,除夕這一天包餃子,與平時有着不一樣的意義。誰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大年初一:拜年賀歲

除夕前掃除幹淨屋子,大年初一不能動用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

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初一要跟長輩或者左鄰右裡拜年,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除夕守歲後,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

大年初二:回娘家

這一天嫁出門的閨女要帶着女婿一起走娘家,帶的禮物要是成雙成對的。

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時,還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

大年初三:安睡遲起

傳統習俗中,大年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兒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擾到老鼠嫁女兒。

老鼠大有“誰不讓我過好這一天,我讓誰難受一整年”的味道,如果驚擾了老鼠嫁女兒,老鼠就要禍害這一家。

大年初四:迎竈王爺

按照民間的說法,正月初四竈王爺要點查戶口,所以家家戶戶都要守在家裡,準備豐富的果品,焚香點燭并燃放鞭炮,以示恭迎。

盡管民間很多說法沒有依據,但其本身承載了人們祈福避禍的美好願望,這也是其能一直傳承下來的原因。

還要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内撣塵,屋内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

大年初五:迎财神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

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将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大年初六:送窮

初五剛把财神迎進門,初六就要送走窮神。

送窮神這一天,要在家裡面進行大掃除,掃出來的垃圾,還有沒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

大年初七:“人的生日”

亦稱“人勝節”“人七日”等。

傳說女娲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

大年初八為衆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稱為順星,也稱“祭星”、“接星”。

又傳說初八是谷子的生日。這天天氣晴朗,則主這一天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大年初九:要祭天

大年初九是天日,俗稱”天公生“,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

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

大年初十:祭石頭生辰

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

正月十四:試花燈

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十四這天所有的事都是為了第二天的元宵節。這天,燈會正式開放供市民購買燈籠。

為了元宵節,像舞龍和舞獅的表演開始在大街上演習。也有人寫燈謎猜燈謎來增加節日歡樂氣氛。在中國,燈謎是非常傳統的字謎遊戲。

正月十五:元宵節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中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過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曆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年俗文化南北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基本上是一緻的,那就是全家團圓、走親訪友、看望長輩等,願我們的孩子能将這些飽含濃濃親情和美好心願的習俗牢記心中,代代相傳。

年味十足的春節習俗(我們的節日春節)3

來源:朗朗教育

年味十足的春節習俗(我們的節日春節)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