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藍藻綠藻怎麼處理最有效

藍藻綠藻怎麼處理最有效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2 16:38:30

藍藻綠藻怎麼處理最有效?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常常在夏季開始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的東西大規模的藍藻爆發,被稱為“綠綠潮”(和海洋發生的赤潮對應)綠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魚類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藍藻中有些種類(如微囊藻)還會産生微囊藻毒素,直接對魚類産生毒害,這也是肝膽病的重要誘因,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藍藻綠藻怎麼處理最有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藍藻綠藻怎麼處理最有效(藍藻治理有妙招)1

藍藻綠藻怎麼處理最有效

在一些營養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常常在夏季開始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的東西。大規模的藍藻爆發,被稱為“綠綠潮”(和海洋發生的赤潮對應)。綠潮引起水質惡化,嚴重時耗盡水中氧氣而造成魚類死亡。更為嚴重的是,藍藻中有些種類(如微囊藻)還會産生微囊藻毒素,直接對魚類産生毒害,這也是肝膽病的重要誘因。


以往我們對于藍藻爆發的理解,隻是簡單地認為是水體的氮磷失衡造成的,藍藻治療成功的案例也隻有50%,并且後續的反複爆發也叫人操碎了心,真是“談藍色變”。

現階段客戶治療藍藻常用方法
1、下風口潑灑藥物或者全塘潑灑,常用藥物選擇:硫酸銅(重金屬)、強氯精、漂白粉等,時間為2-3天。
2、連續2-3天,全塘補充磷肥。


這種方法雖然可行,但是會産生很多副作用:
1、大量使用藥物後,池塘生态環境被破壞,在殺藍藻的同時殺掉了其它藻,打破了生态系統,出現渾濁水、白濁水、黑水等情況,大量藥物殘留導緻後期水難肥。
2、藍藻的反複爆發,藥物的反複使用,使得抗藥性增強。再爆發藍藻時藥物的使用量就會增加幾倍,導緻的結果就是藍藻治好了,魚卻死了。
3、藍藻爆發後解剖草魚、大頭等,均會發現腸道中被攝入的藍藻無法被消化,還會導緻腸粘膜的脫落,是腸炎的誘發因素之一。
4、藥物在魚體内殘留,嚴重影響魚的品質,生長速度受到影響。
5、藥物使用不當造成魚浮頭、泛塘等。
目前市場上增氧産品種類繁多。傳統的增氧産品受技術和配方制約,一般為3-8小時集中放氧。該類集中放氧的産品短時間内迅速放氧,氧氣容易快速溢出水體,池塘存留效果差,且對養殖動物刺激性較大。同時使用成本高,并需要人工時時關注增氧情況。最新的技術是采用先進的緩釋技術和特殊配方,使氧氣可以在池底緩慢釋放,增氧效果長達30個小時以上。該類增氧産品成本低,放氧時間長久且持續,省時省事又省力。

既然使用藥物無法很好地控制藍藻,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更加安全有效的消滅藍藻呢?大多數藍藻的細胞壁外面有膠質衣,因此又叫粘藻。通過藍藻這個特性,我們可以使用一種黏性物質去與它結合,這種粘性物質就是面粉!
你沒有看錯,就是面粉!我們完全可以用面粉來消滅藍藻。不信,試試這個辦法吧:在有風的情況下,全塘幹灑面粉,不計水深,用量為5斤/畝,連續2-3天,根據實際情況增減天數。并且根據池塘指标選擇适合的肥料進行補充:氨氮<0.6 ,補充氮肥;可溶性磷<0.5 ,補充磷肥;幹灑了面粉之後如圖所示:


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發現,藍藻被聚集為更大的絮凝物,将這些絮凝物撈取出來,在池塘周圍挖坑存放,并且加入少量二氧化氯對于藍藻進行殺滅。那麼根治藍藻不再是一個空想,并且池塘肥度還可以增加。
(注意事項:藍藻絮凝物要及時撈取,草魚、羅非魚等魚類擁有很強的攝食性,如果絮凝物不能及時撈取,被魚類攝食會增加腸炎等疾病的爆發。)
水産動物的腸道保健至關重要,一旦做不好就好滋生有害菌。傳統的辦法在投喂中添加抗生素,但是抗生素容易引起耐藥性,同時有殘留,近幾年被國家重點管控。生物預防治療腸道疾病成為主流。最早是采用乳酸菌為主,但是長期投喂不但成本高,而且易引起腸壁變薄。最新的生物技術為抗菌肽。抗菌肽為小分子肽,是生物免疫系統産生的天然抑菌物質,可以抑制腸道内有害菌的生長,減少腸炎、白便的發生沒有任何副作用,安全放心。

大量藍藻被面粉吸附,與水體的接觸面大大減少,抑制了藍藻吸收營養,這就為其它藻類提供了生存空間。我們通過觀察絮凝物,并且對無藍藻池塘下風口面粉泡沫進行鏡檢,從中并未發現有綠藻被吸附,意味着面粉隻是會吸附水中藍藻,對綠藻并無副作用。


面粉方案的優點:
1、方案安全無副作用;
2、 成本低,性價比高,即可控藍藻又能穩定水質,還可以被魚類攝食;
3、減少潑灑藥物,如漂白粉,強氯精等刺激性藥物對人的傷害;
4、避免不當使用藥物造成的泛塘等意外損失;
5、降低病原抗藥性,如有異常情況更容易治療;
注:此方法如果和湧浪機配合使用,效果會更好。
來源:通心粉社區 作者:高明通威 王銘靖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獲取調水産品活動詳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