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和長沙都是我國中部地區的特大城市、經濟強市,兩地地緣相近、文化相通,聯系十分緊密,因此也常被人拿來做比較。
衆所周知,武漢是中國特大城市、華中第一大城市,實際上武漢在去年已經進入超大城市行列了,即便是在幾十年前它也是國内屈指可數的大城市,可以說武漢的“大”在國内是無人不知。
然而很多人總是片面的以城市建成區面積、經濟總量和人口總規模來評判這兩座城市的強弱,“碾壓”、“甩幾條街”、“落後十幾年”等誇張詞句頻被用及,這種認識對兩座城市都很不公平、不客觀。
近些年,中國城市的人口紅利凸顯,由于人口的差距,必然會導緻城市規模、經濟總量以及一些經濟指标也出現相應差距,因此簡單的以城市規模、“總量數據”來評比城市是片面的、不準确的,這就好比印度的經濟總量超過英法就說自己比英法厲害一樣。
由于兩城較大的體量差距,武漢的綜合實力比長沙要強這是毋庸置疑的,當然長沙也有着自己的閃光點。評價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強弱,往往要從經濟、交通、工業、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生活水平等多個方面來看,不能單純地以體量來判定。
那麼這兩座城市各自的優勢都在哪裡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武漢2021年常住人口1364.89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154.15萬人,占人口比重為84.56%。全市總面積8569.15平方公裡,下轄13個區,建成區面積達1198平方公裡。
長沙2021年常住人口1023.93萬人,城鎮常住人口851.5萬人,占人口比重為83.16%。全市總面積11819平方公裡,下轄6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1個縣,建成區面積達635平方公裡。
從城市規模來看武漢确實要比長沙大很多,尤其是建成區面積上,由于武漢城區河流湖泊衆多,以緻于城市骨架拉得很大,幾乎兩倍于長沙。
從經濟總量來看,武漢2021年GDP17716.76億元,同比增長12.2%,長沙2021年GDP13270.7億元,同比增長7.5%,經濟總量上武漢要高出長沙不少。
從人均經濟數據來看,武漢2021年人均GDP13.5萬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55297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27209元。
長沙2121年人均GDP13.2萬元,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62145元,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95元。長沙的城鎮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要高于武漢不少,人均GDP基本上與武漢持平。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武漢市擁有A股上市公司71家,總市值8568.78億元;長沙擁有A股上市公司78家,總市值13737.11億元,在資本市場實力上長沙要強于武漢。
武漢2021年金融機構本外币存款33775.87億元,本外币貸款餘額40825.42億元;長沙2021年金融機構本外币存款25348.5億元,本外币貸款餘額27235.11億元。
武漢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14.24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78.65億元;長沙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75.04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88.31億元。
武漢2021年進出口總額3359.4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795.04億元;長沙2021年進出口總額2780.2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11.57億元。
武漢2021年工業增加值4586.49億元,比上年增長14.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15256.06億元,增長19.3%。長沙2021年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8867.05億元比上年增長6.8%。
分産業看,2021年武漢第一産業增加值444.21億元,增長8.7%;第二産業增加值6208.34億元,增長12.1%;第三産業增加值11064.21億元,增長12.3%。三次産業結構為2.5∶35.0∶62.5。
2021年長沙第一産業增加值425.56億元,增長9.1%;第二産業增加值5251.30億元,增長5.2%;第三産業增加值7593.85億元,增長8.9%,三次産業結構為3.2∶39.6∶57.2。
雖然整體工業實力不如武漢,但長沙在工程機械領域做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孕育出、、山河智能等一批本土行業龍頭企業,而武漢卻沒有幾家像、一類的本土行業領軍制造業企業,隻有一家從十堰遷過來的東風汽車。
從區位來看武漢位于中部地區長江與漢江交彙處,有九省通衢之稱;長沙位于中部地區長江支流湘江兩岸,兩市相距不到300公裡,區位優勢上不相上下。
從交通來看武漢和長沙均位于南北大動脈京廣鐵路上,外圍大交通都差不多,但武漢的市内交通要明顯好于長沙,目前武漢運營地鐵裡程435.28公裡,長沙運營地鐵裡程191.11公裡。
武漢是我國科教重鎮,市内科研院所林立,科技和教育實力比長沙強是毋庸置疑的。
科技方面,截至2020年底武漢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259家,長沙為4142家;武漢2021年技術合同成交額1105.33億元,長沙為520億元;2021年武漢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0個,長沙為15個;武漢擁有科研院所101個,長沙擁有獨立科研機構97個。
教育方面,武漢擁有83所高校,其中本科46所,在校大學生數量超過130萬人,在校研究生16.48萬人;長沙擁有57所高校,其中本科22所,在校大學生數量超過80萬人,在校研究生7.89萬人。
知名院校方面,武漢擁有7所國家“211工程”高校,其中985院校2所,均排名全國前列,分别為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長沙擁有4所國家“211工程”高校,其中985院校3所,分别為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和湖南大學。
長沙和武漢同屬湘楚文化,文化實力基本上處于一個水平。
醫療實力方面,武漢整體要比長沙強一點,但差距不是很大,武漢有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和協和醫院等著名醫院,但長沙也有“北協和南湘雅”之稱的中南大學附屬湘雅醫院和湘雅二院等著名醫院。
截至2020年,武漢全市擁有三甲醫院數量36家,其中百強醫院5家;長沙擁有三甲醫院24家,其中百強醫院3家。
在人均醫療資源配比上,2020年武漢每千人醫師數為3.4人,每千人床位數為7.6張;長沙每千人醫師數為3.3人,每千人床位數為8.3張。
武漢和長沙同為我國新一線城市,是中部地區綜合實力最強的兩座城市,也是當下的“網紅城市”。
整體而言,武漢在整體規模、城市定位等方面要明顯強于長沙,但兩地在人均資源配置、收入水平、生活幸福感等各方面并沒有多大差别。希望兩座城市能夠增強合作,攜手前行,共同輻射帶動長江中遊城市群發展,帶領中部崛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