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成語的文言特性

成語的文言特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5:03:52

成語的文言特性?浴火重生拼音 yù hǔo chóng shēng,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成語的文言特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成語的文言特性(成語裡的火文化)1

成語的文言特性

浴火重生

拼音 yù hǔo chóng shēng

釋義 經過火的燃燒後得到新生,比喻不屈不撓地經曆絕境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能力和品性的升華。

火是自然環境中時常可以觀察到的現象。學會生火并對火加以利用,使人類社會從原始狀态逐步發展到了當今的科學和文明時代。最早的刀耕火種,讓人類擁有了一種實現基本溫飽的可靠手段。直到現在,一些偏遠地區的人們還在使用這種方式進行生産。火還是人們實施進攻和防禦的手段,以緻于發展出專門的火攻戰術。尤其在冷兵器時代,戰争與火可謂形影不離。曆史上,為了慶祝勝利或者阻擋敵人,許多建築甚至城池被焚毀。因此,人們把某地發生的戰争或戰事稱為戰火。

火可以為人類造福,也可以奪命毀物。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人們都認為火是一種神秘的力量,雖然生産生活離不開它,也可以摧毀一切。一旦失火成災,往往隻剩廢墟焦土,一切隻有重新來過。所以,人們用“火海”來形容極度艱險之境,也用“投火”“蹈火”來比喻勇敢無畏或表達不懼死亡之心。

​不死鳥與鳳凰

在埃及的古代傳說中,有一種神鳥,不僅會自投于火,還能焚身重生。神鳥名曰phoenix,意為不死鳥。當然,這種鳥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但其罕見的勇氣和神力為人類所頂禮膜拜。傳說本身經過後人的演繹和提煉,也變成一種精神的象征,即是人們常說的“浴火重生”。

傳說中,不死鳥羽毛光鮮,以香料為食,每過五百年,它就銜來香料點燃,自己投身于熊熊烈火中,以此獲得新生。隻有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生命才能延續,隻有一次又一次投火,一次又一次經曆絕望的苦痛,它才能永生不滅。

埃及的不死鳥相當于我國傳說中的鳳凰,但不完全等同。在我國,關于鳳凰的史料記載多不勝數,說法也千差萬别。其中有不同時期人們對鳳凰圖騰理解和需要不同造成的差别,也是傳說本身容易被後人附會和演繹的一種體現。

​中國古代典籍中描述的鳳凰是一種美麗的鳥,吉祥的鳥,是鳥中之王。它象征著欣喜、安甯和高貴。

據說“鳳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食,非清泉不飲。”梧桐之木,高大而繁茂;竹實,味美而營養;清泉,甘冽透澈。鳳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實不吃,非清泉不飲,都說明其心性高潔。這與埃及的不死鳥品性有相通之處,但古代中國有關鳳凰的記載中,似乎沒有鳳凰投火重生的說法。

鳳凰涅槃之說

我們今天常常說“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據說其源于郭沫若的作品。

涅磐是佛教教義,為音譯,意譯為滅、滅度、寂滅、安樂、無為、不生、解脫、圓寂。涅盤原意是火的息滅或風的吹散狀态,佛教用以作為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

1920年,郭沫若以鳳凰意象與佛教涅槃說法為素材,創作并發表詩歌作品《鳳凰涅盤》,後收入《女神》詩集。詩歌運用大量象聲詞和排比句,細緻描寫了鳳凰投火而死又從死灰中重生的場景,将悲壯慷慨的情緒渲染到了極緻,表達了争取祖國自由解放的思想,體現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自此,鳳凰涅槃一說廣為流傳。

鳳凰涅磐,是指鳳凰經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并在重生中升華自身的價值,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段追求提升自我的精神。

浴火重生,是殘酷的美,更是希望的美。它的美和它的執着已是一種極至,一種令人神往的境界。它的重生,是建立在義無反顧的境地上。

雖然人的生命相對短暫,但可以具有浴火重生的精神,在關鍵時刻,在生死面前,作出最偉大而勇敢的選擇,弘揚善和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