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現在随便問一個人,請他随意說出一位西方近代藝術家的名字,那十有八九會是“畢加索”。
作為“人類藝術史上罕見的天才”,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不僅是現代藝術創始人,更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
畢加索的藝術生涯幾乎貫穿了整個人生,其作品風格豐富多樣且多變,甚至後人用“畢加索永遠是年輕的”的說法,來形容畢加索多變的藝術形式。
關于他的那些傳說中的傳聞更是數不勝數,今天跟随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關于他的那些”冷知識“。
01
繪畫的天賦從小便展露無疑?!
據畢加索母親的說法,他學會說的第一句話是“皮茲、皮茲”,而這個詞正是西班牙語中“鉛筆(lápiz)”的簡短發音。
02
畢加索不僅僅是畫家,還是雕塑家、陶藝家、舞台設計師以及作家。
不過當他的油畫在紐約的拍賣額已經超過10億人民币的時候,他的陶瓷紀錄僅為1000多萬。
畢加索在馬杜拉陶瓷坊制陶
03
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不是他的全名。在受洗後,畢加索被授以了教名:
“巴布羅·叠戈·何塞·弗朗西斯科·狄·保拉·胡安·納波穆西諾·瑪莉亞·狄·洛斯·雷梅迪奧斯·西普裡亞諾·狄·拉·聖地西瑪·特裡尼達·路易斯·畢加索”
(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Picasso)
04
燒畫取暖???這大概是最貴的一團火焰了。
1900年,畢加索隻身前往歐洲藝術首府巴黎,而那時正是巴黎最嚴寒的日子,據說,畢加索常需要燒一些自己的作品來取暖。
05
不隻是”貓奴“,畢加索還養過貓頭鷹。
在畢加索的情人弗朗索瓦·吉洛的回憶錄裡,描述了這樣一個情節:有一天晚上,她和畢加索吃完飯回家,在路上撿到一隻受傷的鷹,畢加索将它帶回家治療并收養了它。
康複後的貓頭鷹表現出極度魯莽,不但喜歡吃老鼠,還經常咬畢加索的手指,可畢加索深深感受到這隻受過傷害的鷹内心流露出的一股強大力量,它給畢加索帶來無限靈感。(???)
06
與一生窮困潦倒的梵高不同,畢加索的一生輝煌無比,更是史上第一個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進盧浮宮的畫家。
07
有人稱他為”天才“,亦有人稱他為”渣男“。
08
畢加索是現代“和平鴿”之父。
1940年,希特勒法西斯匪徒攻占了法國首都巴黎。當時畢加索心情沉悶地坐在他的畫室裡,這時有人敲門,來者是鄰居米什老人,隻見老人手捧一隻鮮血淋漓的鴿子,向畢加索講述了一個悲慘的故事。原來老人的孫子養了一群鴿子,平時他經常用竹竿拴上白布條作信号來招引鴿子。當他得知父親在保衛巴黎的戰鬥中犧牲時,幼小的心靈裡燃起了仇恨的怒火。他想白布條表示向敵人投降,于是他改用紅布條來招引鴿子。顯眼的紅布條被德寇發現了,慘無人道的法西斯匪徒把他扔到了樓下,慘死在街頭,還用刺刀把鴿籠裡的鴿子全部挑死。老人講到這裡,對畢加索說到“先生,我請求您給我畫一隻鴿子,好紀念我那慘遭法西斯殺害的孫子”。
1950年11月,為紀念在華沙召開的世界和平大會,畢加索又欣然揮筆畫了一隻銜着橄榄枝的飛鴿。
當時智利的著名詩人聶魯達把它叫做“和平鴿”,由此,鴿子才被正式公認為和平的象征。
09
“小醜”是畢加索的鐘愛。
去年電影《小醜》風靡全球,幾年前諾蘭《黑暗騎士》中的小醜亦吸粉無數。其實早在百年以前,畢加索的“玫瑰時期”,他的畫布上便多了許多小醜的身影。
在那個年代,小醜表演一直是巴塞羅那街頭的特色,經常出入馬戲團的畢加索也沒少看。
在畫中,畢加索記錄了馬戲團和嘉年華表演者的台下生活,畫中的小醜穿着菱形色塊的衣服,綠色、紅色、黃色,吸引着我們的視線。
10
畢加索的畫作老被“撕”!
2010年,畢加索的代表作之一《演員》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出期間,一位女遊客不小心摔倒,把這幅價值約1.3億的名畫抓出一道長約15厘米的裂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