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花開。(圖源:安仁古)
家中院子裡的迎春花開花了,開得很好看。它經過漫長冬天的孕育,暖風微雨,嫩草出萌,還沒等桃花、杏花、梨花俏麗枝頭,迎春花就以它特有的姿态和擁抱春天的胸懷迫不及待地綻放了。
它翠蔓臨風,柔條似柳舞動着綴滿枝條那金鐘般的黃色花朵,向人們頻頻傳說着春回大地的喜訊。
黃色的花蕾和花瓣在缺乏色彩的初春靜靜地綻放出一種喜悅和風情。遠遠望雲,迎春花金燦燦的一片,就像太陽的光芒,讓人很溫暖。朵朵迎春花還像一群金色的蝴蝶飛舞在綠葉叢中,像在迎接春天的到來。
我被這金燦燦的迎春花迷住了。走近迎春花,我發現一片片指甲大的嫩綠葉像鞭炮似的分散長在綠條兩邊。
有的花苞裂開了,鵝黃色的花瓣從裡面露出來;有的花朵好像小喇叭似的,正鼓着勁吹;有的花卻早就迫不及待地從花苞裡鑽出來,五片鵝黃色的花瓣顯得特别嬌嫩,好像一碰就會斷似的。
嫩嫩的花兒在風中搖擺,好美又好香。枝丫伸展不高也不長,就像懵懂的夢。
忽然有一種意識穿過夢的牆,就像幾朵嫩黃的花瓣從印象裡與意識中撲面而來,帶着一種美麗的春香而來,清柔柔的美,悄然地挂在愛的枝頭上,就像随風搖擺的身姿柔柔地在你眼前擺弄。你好像穿插在其中,沐浴着那朦胧的美,宛如置身于清涼的春意裡,那麼清新盎然。
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常見的花卉之一。顧名思義,人們稱它為迎春花是因為它是春天裡第一個綻放的花兒。不懼嚴寒,甘願寂寞 ,不管是鄉間小路還是田間地坎、小溪邊、山崗上,隻要有一點點土,就能看見它的身影。迎春花花色端莊秀麗,氣質非凡,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适應性強的特點,曆來為人們所喜愛。
迎春花屬落葉灌木植物,喜光,稍耐陰,略耐寒,怕澇。一般植物都是遵循先長葉後開花的規律,而迎春花卻有一點像木棉花,是先開花後長葉的植物,單憑這一點,它就已經與衆不同了。
當春天悄悄來臨的時候,當天氣乍暖還寒的時候,當百花還躲在冬天寒冷陰影裡的時候,迎春花卻從睡夢中蘇醒過來,去迎接春姑娘了。
迎春花是春天的使者,它在春天最早開放。迎春花它沒有菊花的聖潔,也沒有蓮花的君子之風,更沒有牡丹的國色天香,也不是擺放在陽台上的奇花異草,但它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饋贈,讓我們聞到它的氣息,聽到它的歡笑。無論春夏秋冬,它的花魂一年四季都是充滿着春意濃濃的神韻。
古往今來,有許多文人墨客都喜歡迎春花。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這樣的佳句,他在《玩迎春花贈楊郎中》詩中寫道:“金英翠萼帶春寒,黃色花中有幾般?憑君語向遊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意思是在黃色花卉中,像迎春花這樣敢在春寒料峭中怒放的沒有幾種,人們不要把它當作蔓青之類的普通花草看待。
宋代史學家、經學家、散文家劉敞在《迎春花》中寫道:“秾李繁桃刮眼明,東風先入九重城。黃花翠蔓無人顧,浪得迎春世上名。”
迎春花開放的時候,那些被人大加贊賞的桃李們都還睡意未醒,它們是害怕淩寒不敢早些開放嗎?
迎春花則是淩寒中第一個迎春點燃了春光世界的花朵。宋代名醫和詩人韓琦對迎春花也十分欣賞,他在詩歌《迎春花》中寫道:“覆闌纖弱綠條長,帶雪沖寒折嫩黃。迎得春來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他稱贊了迎春花不僅不畏嚴寒,氣質非凡,而且胸襟開闊,甘守平凡,有着默默奉獻的品格。
廣東有一首著名的粵語歌曲,叫做《迎春花》,歌曲中這樣唱道:“好一朵迎春花,人人都愛它。好一朵迎春花,迎來大地放光華……”這說明迎春花在廣東地區非常受人喜歡。
迎春花不但花美,而且非常骨感,也非常剛強,可稱得上是花中的首席之王。一花引來百花開,如果沒有迎春花領先綻放,哪有那些花的窈窕美麗和殊榮?
迎春花首先為大地披上盛裝,抹出一片新綠。它用陽光般燦爛的花朵告訴人們,春天來臨了。可待到春花爛漫時,它又悄無聲息地凋落了,并不與百花争奇鬥豔,讓人覺得它特别灑脫。
迎春花,用一片一片花瓣的逝去和凋零祝福着春季的百花争豔,夏季的天真爛漫,秋季的碩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皚皚。
一花引來百花開,一年之計在于春。迎春花開,喚醒了沉睡的大地,呼喚聲聲,綠野盎然,正是萬紫千紅春滿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