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希希
主持人的選擇對一檔節目來說有多重要?舉例來說,大多數觀衆提及《中國詩詞大會》,腦海中的第一印象不會是參賽選手,而是主持人董卿或者龍洋。
而關于每年都被關注的春晚舞台,除了幾個脍炙人口的語言類節目之外,市場所津津樂道的還是主持陣容的選擇以及主持人之間的對比,這些例子足以證明主持人對于一檔電視節目的重要性。
一位好的主持人能夠幫助節目增光添彩,反之,一位不被市場看好的主持人,最終也會影響到節目的播出效果。
當然所謂的“好”與“不好”,并非代表主持人業務水平的高或者低,而是該主持人與該節目之間能否達成一個“共頻”的狀态,主持人的氣場和節目氛圍是否能夠吻合。
康輝是《新聞聯播》的優秀主播不假,但安排他主持偏娛樂性質的綜藝節目恐怕觀衆不會買賬,同樣的事情,那些綜藝節目主持人出現在《新聞聯播》直播間,也會讓觀衆感覺突兀。
基于此,重新來判斷央視門面節目《星光大道》的興衰發展,重新來看待這檔節目和主持人之間的關系,或許觀衆就不會對那些“後來者”擁有那麼大的惡意。
《星光大道》被稱為央視門面節目并非某位觀衆的主觀判斷:一位觀衆認可節目質量不代表該節目的整體水準,但如果大多數觀衆都認可該節目的呈現,口碑的不斷累積足以證明節目的質量。
一檔發現了多位素人歌手、被當作故事背景出現在春晚舞台的綜藝節目,難道沒有辦法稱為門面節目嗎?
換個角度來說,未來鳳凰傳奇、李玉剛、大衣哥等公衆人物無論出現多高的熱度、被多少觀衆所讨論,在他們身上,始終會有一個“星光大道參賽選手”的标簽出現。
不可否認,這檔節目曾經家喻戶曉,這檔節目的舞台上确實發現了不少優秀歌手,他們現在已經被觀衆熟悉。
而在節目和選手的背後,主持人畢福劍是無法忽視的一個人。
市場觀衆對畢福劍的主持表現褒貶不一,有觀衆認為畢福劍的主持風格過于娛樂化,并不适合大型晚會的主持舞台,有觀衆認為畢福劍的整體狀态缺少一闆一眼的呈現,不夠專業。
而在這些質疑聲的背後,不能否認的是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除了他,沒有人更适合主持人的位置。
這不是觀衆的判斷,而是《星光大道》在離開畢福劍後市場所給出的答案。
節目收視率的下滑,市場口碑的下滑,央視不斷針對主持陣容所進行的調整,這些改變沒有幫助節目挽回頹勢,反而在這些看起來沒那麼有用的改變下,畢福劍對于節目的重要性再次體現出來。
時至今日,畢福劍回歸無望,而該節目的兩位主持人尼格買提和朱迅似乎仍沒有得到觀衆的認可。
位置從主持舞台上調整到“推星人”,觀衆其實能夠感受到節目組的嘗試,隻是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節目收視率能夠直接反映這一點。
而在收視率的對比下,觀衆也開始産生對于主持人水平的質疑,認為是尼格買提、朱迅兩人主持表現不夠理想導緻節目收視率的不理想。
客觀來講,該觀點是對兩位優秀主持人的一種不公平。
其實尼格買提、朱迅像是幫助節目“救火”的人、像是節目的“背鍋俠”,如果調整為其他主持人的話,能夠保證節目收視率有所回暖嗎?還是說頂替這兩位主持人接受觀衆的質疑呢?
在畢福劍和《星光大道》所産生的聯系下,誰來都不好使。
反觀尼格買提、朱迅兩位主持人,盡管市場始終存在質疑的聲音,當然這是每一位優秀主持人都無法避免的情況,但他們依然在自己所主持的節目中得到觀衆肯定。
尼格買提所主持的《開門大吉》、朱迅所主持的《幸福賬單》。
不是尼格買提、朱迅不夠優秀,而是他們不适合主持《星光大道》。
不是《星光大道》不好看了,而是曾經好看的元素消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
校對丨王希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