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自一體是自動擋變速箱的功能,無級變速箱特指CVT一類,嚴格的說應該是AT和CVT的對比,答案當然是AT更出色。
AT和大部分CVT變速箱的動力傳遞結構相同為液力變矩器,通過發動機帶動泵輪旋轉攪動變矩器内的變速箱油,油液高速旋轉通過導輪驅動渦輪旋轉最終将動力傳遞到變速箱輸入軸;傳動的方式可以理解為【液力】屬于軟傳動,這一部件兩種變速箱的耐久性是沒有區别的。
在換擋結構上AT變速箱依靠行星齒輪組來實現不同的傳動比,作為用車人隻需要了解齒輪組的材質剛度是非常高的,隻要設計沒有缺陷基本不存在磨損導緻變速箱報廢;按照建議裡程正常更換變速箱油,在有效的潤滑下AT變速箱在量産車裡還沒有測試出絕對損壞裡程,行駛裡程最長的自動擋汽車裡基本都是AT。
CVT變速箱的傳動原理擺脫了齒輪組,依靠兩組液壓錐輪與一條鋼帶組成,錐輪在液壓力下不斷改變夾角、鋼帶也可以同步改變夾角,角度的變化則是傳動比的變化,叫做無級變速的原理在于這一結構。
在設計好的變化範圍内每一微米的變化都在細微的改變傳動比、也可以理解為一個檔位,所有理論上等于有無數個檔位,在升檔過程中扭矩的放大在不停變化、發動機轉速也在不停修正,中間沒有因換擋的動力切斷而造成轉速回落,這種變速箱的加速感是平順的。
不過CVT也存在明顯的不足,鋼帶與錐輪的摩擦力有限并不能匹配很大扭矩的發動機,目前最高也就是400牛米,而AT變速箱超過1000牛米也沒有問題,這就是差距。
而在小排量的普通的民用車裡CVT在額定輸出扭矩範圍内頻繁的急加速也會造成鋼帶的磨損,品質差的變速箱會出現打滑,久而久之鋼帶磨損嚴重則會出現丢轉現象(發動機轉速高、車速慢),平均30萬公裡、普通機型20萬公裡左右的使用年限可以說非常短,所以營運車輛沒有用CVT自動擋的。
CVT的發明者範多明斯在研發這種變速箱時隻是為了降低制造成本匹配低端車型,不知從何時開始CVT被無良商家渲染成“如絲般潤滑”的高端變速箱,實際品質是很低的。在實際用車中為保護鋼帶會在啟動車輛後為變速箱油加溫,在溫度不夠高不能保證有效潤滑鋼帶之前車輛不能正常行駛;高速丢油拖拽感明顯體驗也比較差,喜歡競速的車主也少有人會選擇CVT,不能說CVT一無是處但10萬以下的車用一用也就可以了,中高端車型以AT為主,高端車型的主力均為AT,某些品牌的8AT傳動效率也能達到98%左右即使超跑也用的呼呼的。
手自一體功能是模拟手動擋,不論是AT還是CVT或者AMT都能實現,這點有必要了解,供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