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蘇轼寓居合江樓賞析

蘇轼寓居合江樓賞析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9 17:25:36

蘇轼寓居合江樓賞析(蘇轼臨江仙夜歸臨臯賞析)1

這是宋代詞人蘇轼的一首感懷詞。

這首詞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九月,即蘇轼被貶黃州第三年。這首詞最關鍵之處在于“去”“留”的抉擇。

距離“烏台詩案”已經三年多了,詩人是要繼續留在官場,還是像陶淵明一樣辭官歸隐,這是擺在蘇轼面前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繼續留在官場,不但升遷無望,不能實現匡扶社稷的理想,還可能被奸臣陷害,丢掉性命。還不如辭官,做一個自由自在的農夫。

但此時,詩人尚未做出決定,于是飲酒才會有“醒複醉”的徘徊、猶豫與憂愁。然而,通過敲門不應,吃了閉門羹之後,到江邊聽濤,詩人終于從“夜闌風靜縠紋平”中找到了答案,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離開官場。

當然,真正使得詩人下決心的,還是一年後一紙平調令,貶谪汝州團練副使。他最終打了一封辭職報告,歸隐宜興。現在,隻不過是萌發了這個念想,并沒有立刻去實現。

蘇轼寓居合江樓賞析(蘇轼臨江仙夜歸臨臯賞析)2

知道了“去”“留”的抉擇,再來讀這首詞,就比較容易理解詞人的内心世界了。

“夜飲東坡醒複醉,歸來仿佛三更。”這兩句是說,在東坡雪堂夜飲,喝多了,醉了又醒,醒來又飲,返歸臨臯住所時,仿佛已經半夜三更了。這是寫“夜歸臨臯之時間”,即“三更”。“三更”,一則說明夜飲時間之久;二則說明内心憂愁之多;三則說明貶谪生活之閑散寂寥;四則對于人生是“去”是“留”的猶豫與徘徊。

“家童鼻息已雷鳴。”這句是說,家中童仆熟睡時的鼾聲如雷鳴一般。這是寫“夜歸臨臯之所聞”,即“鼻息如雷”。說明家童已睡,吃了閉門羹。夜飲吃個閉門羹乃常事,官場上吃個閉門羹那就更為常見了。詞人在這閉門羹的背後,實則有一層意思,即生活中總會“碰壁”,甚至“性命攸關”,比如遇到“烏台詩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這兩句是說,反複敲門都沒有回應,隻好轉身倚着藜杖傾聽江水拍岸的聲音。這是寫“夜歸臨臯之不得”。既然半夜三更,家門難進,不如聽聽江聲。此處既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達心境,又有不忍吵醒家童的憐愛平等之心。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這兩句是說,長恨此身誤入塵網,并非“我”能左右,什麼時候才能忘卻這功名利祿日日鑽營呢!這是寫“夜歸臨臯之心情”。“長恨”二字,可作全詞的詞眼,亦奠定了全詞的感情基調。這麼多年鑽營官場,到頭來又得到了什麼?為什麼還不快快醒悟,“忘卻營營”,找回屬于自己的快樂。

蘇轼寓居合江樓賞析(蘇轼臨江仙夜歸臨臯賞析)3

“夜闌風靜縠紋平。”這句是說,深夜闌珊,風平浪靜,江面之上,波紋坦平。這是寫“倚杖江邊之所見”。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老子說,“上善若水”。你看江水,有時候波濤洶湧,有時候卻風平浪靜,是要過暗流湧動的官場生活,還是過風平浪靜的歸隐生活,就看每個人的選擇了。所以,這首詞中,寫得最驚心動魄也是最波瀾不驚的,就是這句。領悟了這句詞背後的韻味,才知道困境中的東坡,已然走出物質的困境,尋求心靈上的超脫了。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兩句是說,駕着一葉小船從此消逝在俗世之中,轉而扁舟江河湖海寄托餘生。這是寫“夜歸臨臯之心得”。這兩句是千古名句,交代了蘇東坡在“去”“留”問題上的一個态度,為一年後訣别官場奠定了情感基礎。雖然後來東坡沒有歸隐成功,反而舊黨執政,提拔他為禮部尚書、兵部尚書,但此時此刻歸隐的心情無疑是真實的。

其實,每個人一生不都在“去”“留”的問題上做選擇。劉伯溫:“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生命不過刹那芳華,做人做事,隻要做到無愧于心就好了。

文:嚴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