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師的指導下,“小候鳥”練習吹豎笛 |
鄧喆翔小朋友在媽媽面前演奏《世上隻有媽媽好》 |
轉眼,三天的豎笛班就結束了。就算前兩天課安排在晚上,報名參加活動的孩子們一個也沒缺課。孩子們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小的驚喜:第一天上課的時候,孩子們連最基礎的“哆、瑞、咪、發”都不會,在昨天最後一節課上,已經能完整連貫地吹完一首《世上隻有媽媽好》。 □記者 王莎 吳依滢 攝影 記者 高遠 讓媽媽驚訝的堅持 來回要花四個小時 9歲小明慧一定要去學 昨天下午,9歲的小明慧穿着她最喜歡的連衣裙,戴着好看的發卡來到教室,“今天給媽媽演奏,我要穿得漂漂亮亮的。” 小明慧是個内向的孩子,第一天的時候,她隻是靜靜地聽老師上課,不和周圍的小朋友交流。隻要旁邊的小朋友和她說話,小明慧就會臉紅。 “爸媽每天早上四五點就去上班了,晚上七八點才回來。”小明慧小聲說,“整個暑假,我基本都是在家裡呆着的,他們很少陪我。” 當小明慧知道有豎笛班的時候,她鼓起勇氣讓媽媽幫她報名。“是我們家長沒做好。我們夫妻兩個人太忙了,都是把她鎖在家裡,她一個暑假不是看電視就是寫作業,沒有小孩陪她玩。她從沒有主動要求過什麼,這次她開口了,我一定要滿足她。”小明慧的媽媽覺得很内疚。 小明慧家住江北洪塘,來鄞州萬達要轉兩趟公交車,來回要花近4個小時的時間。看着女兒這麼辛苦,小明慧的媽媽打起了退堂鼓,“我對她說,學一個半小時,來回路上的時間比學習的時間要久,要不放棄算了。可是,女兒說不怕辛苦,一定要去學。” “三天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呀。”小明慧在吹完最後一個音節後說,“我覺得自己還沒有怎麼學呢。不過,我會好好練習《世上隻有媽媽好》,等練習好了吹給媽媽聽。” 在門外等候的小明慧媽媽則握着記者的手說:“太謝謝你們了。她原來還不敢說話,你看現在都和旁邊的小朋友說笑了。明年有活動,我一定還帶着孩子來參加。” 讓媽媽驚喜的改變 調皮好動的兒子 也能成為“安靜的美男子” 昨天是豎笛班最後一節課,孩子們早早地就在教室坐好等老師。已經上了兩堂課,大家都已經熟識,與平時在學校的課間時間一樣,嬉戲打鬧着。 上課後,第一項内容就是檢查上一堂課學習的内容。鄧喆翔被老師排在了第一個。11歲的鄧喆翔老家在安徽。小家夥把樂譜放在腿上,兩隻腳踮着,雙手拿着豎笛,一首曲子連貫地吹完了,也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老師檢查别人去了。這孩子也沒有分心,隻是看着樂譜,豎笛含在口中,手指在比劃着。因為怕打擾到其他孩子,他沒有吹出聲。這一切讓媽媽蘇女士感到意外。“兒子平時很調皮的,多動,基本上靜不下來的。”媽媽驚喜地說,沒想到自己的兒子也有安安靜靜的一面。 三節課下來,鄧喆翔在班上算學的好的。老師說:“這小男孩比較好動,但隻要我跟他說,他就會聽進去,而且吸收能力很強,第二天檢查的時候,表現得都很好。” 在參加豎笛班之前,鄧喆翔可是從來沒有碰過豎笛的。“他以前學過中阮,學了3年,最後因為中阮要用手撥弦,他嫌疼沒有堅持。”蘇女士告訴記者。不過,這次學豎笛,孩子的認真程度讓她意外。“這兩天回去以後,他自己練也很勤快。早上起來以後練,中午吃飯前又拿出來練一遍。” 昨天,老師又教了兩首新歌《上學歌》和《世上隻有媽媽好》。老師講了一遍樂譜,就讓孩子們自己舉手試吹。鄧喆翔第一個舉起手,吹得也還不錯,雖然不算連貫,但沒出錯。看着兒子認真的模樣,一開始皺着眉頭的媽媽臉上挂滿了笑容。 謝謝你們 讓我的孩子交到了朋友 小緻捷這是第二次參加快樂大篷車的活動。“他很膽小的,你看他說話都是輕聲細語的,一點都不像個男孩子。”小緻捷的媽媽通過玻璃窗看教室裡說,“現在他能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了,還和那個男孩子成了朋友呢。謝謝你們,讓我的孩子交到了朋友。” 豎笛班的第一天,小緻捷十分黏人,媽媽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第三天的時候,他已經和小夥伴滿教室瘋跑了。 小緻捷的媽媽告訴記者,第一天小緻捷學完豎笛回家後,迫不及待拿起笛子就練習了起來,到睡覺時間,他還在練習。 “他躺在床上的時候還和我說,他睡不着,滿腦子都是豎笛的聲音。”小緻捷媽媽說,“結果到淩晨三點了,他又爬起來說自己想起來吹笛子。我就知道這孩子喜歡吹豎笛了。” 小緻捷在豎笛課開始之前,将一份自己臨時寫的信交給了媽媽。信上簡簡單單寫着一句話——媽媽,您辛苦了。 看到這句話,小緻捷的媽媽一下子哭了起來,“這是他第一次這麼說。真的是第一次說。” 讓老師期待的明年 希望他們回家勤加練習 再來的時候能給我們驚喜 “很高興能幫‘小候鳥’實現了學樂器的夢想。”啟華未來藝術培訓學校的負責人顧傑瑞笑着告訴記者,“看着他們的豎笛吹得越來越好,我心裡可高興了。” “我是學播音主持的,是一名藝術生。”顧傑瑞說,“很多人對藝術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學藝術的人都很有錢,經濟條件不好的人沒辦法學藝術。” 在顧傑瑞的生活圈子裡,有不少家庭條件一般,但是對藝術十分堅持的人,他們的堅持讓顧傑瑞很感動。 曾經,顧傑瑞在朋友的工廠裡接觸過一個“小候鳥”。“他是學竹笛的,自學已經有三四年的時間。”顧傑瑞說,“這個孩子很有潛力,家庭條件不好,家長無法支持他沒有去考級,但是這個孩子依舊堅持自學竹笛。” 從此,顧傑瑞想幫助“小候鳥”去完成他們藝術夢想的願望越來越強烈。隻可惜,他一直沒有找到合适的方式,“與其說,我幫他們實現夢想,不如說他們幫我完成了一個心願。” “他們中不少人都非常有潛力,第一天學習了‘哆、瑞、咪、發、嗦’,臨結束的時候,他們都能吹出一首簡單的曲子了。”顧傑瑞說,“真的很棒。三天的課程結束了,希望他們回家勤加練習,明年再來的時候,能給我們一個驚喜。” 責任編輯:馬晶晶
新浪微博
QQ空間
百度搜藏
開心網
Google書簽
人人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