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取光束t(原創)
到了中秋節那天,媽媽是早早地,就将準備好的芝麻炒熟、碾碎,再拌了鮮甜的紅糖,存在盆裡。待到天将黑之時,揪下一團團已和好的面團,裏上一撮芝麻紅糖,抿上,在桌上,用手掌壓成一個個扁圓狀,再一塊塊挨個貼到柴火竈的大鐵鍋裡,直烤至兩面焦黃,甜香氣四溢時方可。
天幕漸漸降下,我們都守在屋外的小方桌邊,仰頭凝視明亮的圓月,從東空冉冉升起。若是在湖邊,可見一輪紅彤彤的臉盆般大的圓月,于陡湖的東方,以奪目的赤色之光,洇紅了半邊的鱗鱗湖波,那種陣勢真是震撼心靈,眩人眼目的。
一家人,邊吃圓糖餅,邊賞月,是極有意思的。大家談月,賞月,有人說看見嫦娥了,正倚樹撫弄一隻玉兔呢。我睜大了兩眼,也期望着能瞧見那美麗的嫦娥姐姐,可是總覺得有個人影,或模糊,或又隐約浮現,我極力地捕捉着,眼前便似真的立了一位婷婷少女,肩頭倚了樹,向人間癡望呢。
少時的中秋節,除了吃圓糖餅賞月之外,對于貪玩的那時的我來說,還有一件極刺激有趣的事,就是與小夥伴們去野外玩火把了。
中秋節晚上玩的火把,我是早就纏着父親紮好了的。大約距中秋節還有一個多月,我就開始讓父親替我收集幹枯細長的蘆葦制作火把了。
制作火把,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不了解的人以為,不就是将一把葦杆捆紮起來嗎?但在懂行的人看來,并不是這一點制作法就可以的。父親做的火把,很好使,也很經用。父親是挑選那些幹硬結實,又細長的葦杆,中間還包裹了幾根細長筆直的幹燥的竹杆,用結實的細麻條,捆成幾段,又不可捆得太緊,要松緊适度,太緊,則火易熄滅。火把要提前做好,豎放在院裡陽光下暴曬數日,直至被陽光吸幹最後一滴水分為止。中秋還未到,我就天天跑去,捏一捏靠在院邊的火把,生怕被誰淋上一滴水,或是擔心小狗尿上一泡騷尿,又要多曬幾日。
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中秋節晚上玩火把時的刺激與瘋野。
我們早早地吃了圓糖餅,也賞完了月,便大呼小叫地,顫顫微微地高擎了兩米來長的火把,踏上逼仄又彎曲的田埂,沖向空曠的田野裡。野外到處是移動的火球,有的似一條長長的火龍,有的像一簇簇盛開的火焰花。或聚,或散,或明,或滅。
往往不同村莊的孩子,忽而會聚在一處鬥火把。一時間,如揮刀劍,撞落的火星,點點散落,我們便不停地閃躲着,不讓火星落到身上。
玩完火把,就到偷秋的時候了。偷秋,當然不能偷自家地裡的莊稼。我們都是撥别家地裡的花生。其時,花生也可以吃了,但我們也并不撥多,隻偷撥一叢,就一哄而散,各回各家了。
現在的孩子過中秋,沒有我少時那般的期待了。即便你迫她吃一塊月餅,也還要挑一挑合口的才吃。中秋之于現今的孩子,不過是一個休息日罷了。正上學的孩子,恐怕還要寫一篇關于中秋的作文。中秋節的晚上,也許正在苦思,怎樣才能了卻這份老師布置的差使呢。玩火把,就更是癡想了。試問,都市裡的孩子,有見幾人玩弄過火把的呢?
幾年前的一個中秋,我攜家小,在老家的親戚處度過。親戚住在鎮上,那日,一到晚上,大人領着孩子,手裡挑起一盞點燃的油燈,在夜路上搖晃。點點燈火便似條條遊動的火龍,由近及遠,在夜空裡閃爍不熄。親戚也臨時制作了一個,我和小女兒同握了小木棍,挑了點燃的油盞燈,也随了孩子們瘋野了一回。小女兒少有的玩得那麼開心,燃完了一盞,還吵鬧着要再玩。無奈,親戚又做了一個。妻則在一旁忙着錄像,一家人仿佛又回到了我少時玩火把的時光。
現在,過中秋節,也愈加淡了。有時,忙起來,連月餅也忘了吃。在物質和娛樂豐富的同時,過節的那份熱鬧,也消逝的不見了蹤迹。真的是懷念少時的中秋節啊!雖然物質很貧乏,精神的娛悅,卻是無論怎樣也無法忘卻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