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0:20:09

一,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簡注:

巴山,東川一帶的山。東川古屬巴國。何當,何時能夠,盼望之詞。卻,還,再。

散繹:

你若問我何時歸,暫時還沒準日期。

巴山今夜又下雨,門前積水漲秋池。

幾時相會西窗下,共剪紅燭慰相思。

向你細說巴山夜,聽雨思家在此時。

品讀:

這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說它是寄給妻子的詩,有兩條證據:

一,詩題又作《夜雨寄内》;

二,“共剪西窗燭”這一生活場景,似乎隻能發生在夫妻之間。

首句包含一問一答,仿佛深夜燈前,向遠方的妻子遙吐歸期無日的心曲,在黯然神傷中透露感情的深摯,為三四句伏根。

次句推開,寫想象夜雨漲滿秋池的情景。巴山,夜雨,秋池這一系列包含着寂寥,凄清,蕭瑟意味的物象,用一漲字绾結,構成極富包蘊的抒情氛圍,把客居異地的孤寂凄寒,對親人的深長思念以及郁積心底的種種愁思,都表達出來了。

三四句緊扣夜雨,從愁思中突生異想,轉出新境,遙想他日重逢,在西窗下剪燭夜談情景。在重逢歡愉中回首凄清往事,不但使重逢顯得更加珍貴而富于詩意,而且那遙想中的重逢也會給眼前凄冷的雨夜帶來一絲絲溫暖,給寂寞的心靈帶來一絲慰藉。“西窗剪燭”這個典型細節,更加強了重逢時的親切溫暖和今宵遙想時的悠然神往之情。

小詩語淺情深,曲折含蓄而不失清新流暢,極富風調美。

清屈複《詩意》評曰:即景見情,清空微妙。《玉溪集》中第一流也。”

清紀昀評曰:探過一步作收,不言當下如何,而當下可想。作不盡語每不免有做作态。此詩含蓄不露,卻隻一氣說完,故為高唱。”

他們都指出了這首詩寫得含蓄而又自然,深情流露,格調很高的特色。

二,李商隐《過楚宮》

巫峽迢迢近楚宮,至今雲雨暗丹楓。

微生盡戀人間樂,隻有襄王憶夢中。

簡注:

巫峽,長江三峽之一,在今重慶巫山東。楚宮,楚國國都郢,今湖北江陵。雲雨,宋玉《高唐賦》中載神女自謂:旦為朝雲,暮為行雨。微生,指一般的人,凡人。襄王,楚襄王。襄王與宋玉遊雲夢,王夢中與巫山神女相遇,乃命宋玉作《高唐賦》。

散繹:

巫峽綿長而高峻,靠近當年故楚宮。

巫山雲雨到如今,依然遮暗丹楓林。

世上芸芸衆生們,隻貪人間之歡樂,

隻有襄王永難忘,神女缥缈夢境中。

品讀:

李商隐對妻子王氏的感情十分真摯。大中五年(851)王氏去世後,他寫了不少悼亡詩,抒發他追思迷離,沉哀欲絕的心情。本詩當為作者赴東川柳仲郢幕,途經巫峽時作。悼亡念舊,感喟無窮,不能自已。

前兩句追述楚宮舊事,說明男女間的至情是古今長在的。

末二句以“微生”與“襄王”對照,暗示自己現在已經無複人間之樂,舊日歡愉,有如一夢,令自己終生思憶不止。

這兩首七絕,都顯出李商隐詩善于寫情,也充分顯示了他與夫人王氏之間的夫妻情深。

附圖八幅,李商隐詩意圖:巴山夜雨,巫峽丹楓,夫妻相會。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巴山夜雨憶夢中)1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巴山夜雨憶夢中)2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巴山夜雨憶夢中)3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巴山夜雨憶夢中)4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巴山夜雨憶夢中)5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巴山夜雨憶夢中)6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巴山夜雨憶夢中)7

李商隐的情詩好在哪裡(巴山夜雨憶夢中)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