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1 02:58:24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賺足眼球的膠原蛋白)1

文 | 天下美商 十一

2022年,膠原蛋白賺足了中國醫美市場的眼球——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成為變美成分新寵兒,“再生”、“修複”等醫美新理念在各大社交媒體中大火,巨子生物、錦波生物、創爾生物憑借重組膠原蛋白産品紛紛沖擊上市……更有甚者認為“膠原蛋白将成為醫美界的下一個玻尿酸”。

但是,7月份美商研究院根據新氧平台的醫美項目用戶UV 量(用戶獨立訪客量)生成7月最受求美者歡迎的醫美項目榜單,其中膠原蛋白相關項目未進入前十名,這一結果似乎與膠原蛋白的行業火熱程度不成正比。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賺足眼球的膠原蛋白)2

天下美商分析認為,最直接的原因在于膠原蛋白産品以及項目價格過高,比起玻尿酸填充、補水等項目來說,目前來看性價比低,所以大部分消費者的注意力仍舊集中在玻尿酸産品和項目中。

新氧APP顯示,膠原蛋白相關醫美項目,在北京市的均價為8420元人民币,而玻尿酸項目在北京市的均價為3000元人民币,且品類更為豐富。

為何膠原蛋白實際的應用程度比不上它的關注度?

與玻尿酸賽跑十年 市場發展受阻

雖說膠原蛋白在今年才迎來了自己的高光時刻,但實際上,早在2009年,第一款膠原蛋白産品就已經進入了中國市場,并在醫療領域、醫美領域、護膚品領域及食品領域均有覆蓋。

更重要的是,由于膠原蛋白與玻尿酸的應用領域重疊,這兩類産品一上市便是競争對手,值得一提的是,二者之間賽跑進行了有十年之久,但膠原蛋白的市場發展卻遠遠落後于玻尿酸——

1981年,艾爾建旗下的全球第一款牛膠原蛋白植入産品Zyderm在美獲批,此後幾年,不斷有膠原蛋白填充産品上市,膠原蛋白占據軟組織填充劑市場約90%份額。

但在2004年,據ASPS數據,玻尿酸醫美産品正式上市後發展迅速,并于2006年占據了軟組織填充劑63.16%的市場份額,2020年更是增長到了76.81%,換句話說,今天的軟組織填充市場已是玻尿酸的天下。

玻尿酸的十年強勢擴張一度把膠原蛋白産品逼到無路可退,艾爾建因盈利問題在2011年取消了Zyderm的生産及銷售,強生也在推出膠原蛋白産品Evolence一年後便停産。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賺足眼球的膠原蛋白)3

深究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在于膠原蛋白産品研發以及應用有着極高的科研技術門檻。衆所周知一種生物原料如若想要實現大規模市場化,需要具備量産能力、低成本與安全性要素,能否實現這些,核心在于在該領域技術成熟度如何。

由于膠原蛋白生物安全風險高、提純困難以及成本過高的問題一直無法在技術上得到解決,膠原蛋白的市場化之路一度受阻。

此前,膠原蛋白産品的來源主要為動物,具有較高的緻敏率。天下美商查閱資料發現,大約3%的人群對牛膠原較為敏感,在1990年之前接受牛膠原蛋白産品(Zydermy或Zyplast)治療的患者中,約有0.04%的患者在注射部位出現囊腫。

并且,膠原蛋白産品在注射前需要經過兩輪的皮試,即使皮試結果呈陰性也無法完全避免過敏反應及其他更嚴重的副作用的出現。

此外,動物組織提取法生産技術下,膠原蛋白産品原料來源有限、分離純化工藝複雜、産品質量低、生産成本高、産能有限還會污染環境。

并且動物源性膠蛋白産品維持時間僅為三個月,價格也較為高昂,因此也不具備性價比優勢。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賺足眼球的膠原蛋白)4

不過,重組膠原蛋白技術的發展讓膠原蛋白“老樹開新花”,膠原蛋白再次被推到市場聚光燈之下。

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利用生物發酵技術,基于人體皮膚膠原蛋白的原始基因序列,優化選擇其中水溶性強、生物活性高的部分進行密碼子優化和拼接重組而得。

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膠原蛋白安全性以及維持時間的問題,并在産能上實現了提升。但是,重組膠原蛋白領域的技術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一方面,重組膠原蛋白的生産成本依舊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在極其依賴交聯技術,以達到較好塑性效果的針劑填充領域,重組膠原蛋白的交聯技術并不如玻尿酸成熟。也就是說,重組膠原蛋白的技術問題依舊是其市場化之路的最大絆腳石。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賺足眼球的膠原蛋白)5

重組Ⅲ型膠原蛋白結構

相比之下,有資深美業人士表示,“玻尿酸的技術成熟度已經非常高了,幾乎沒有改進的空間。未來的主要趨勢是複配技術和擴展适應症。”

并且,相關資料顯示,華熙生物利用微生物發酵法生産玻尿酸,通過鍊球菌和野生菌種誘變、篩選,得到玻尿酸産率最高的優質菌株,迅速在山東建立基地規模化生産,将每公斤玻尿酸的生産成本從上萬元降低到幾十元人民币,極大的降低了玻尿酸産品的生産成本。

極高的科研門檻,除了限制着膠原蛋白的安全應用和量産,也“勸退”了大批想參賽的上遊廠商玩家。這意味着,目前膠原蛋白賽道的競争并不激烈。

有時候,較為“寬松”的市場環境讓營銷無的放矢,而營銷的盲目缺失,某種程度上,會導緻市場滲透率低以及消費者對産品認知和關注度的不足。

當下,中國膠原蛋白賽道頭部玩家隻有巨子生物、錦波生物以及創爾生物。

這三家廠商各自專注自己的主打産品,頗有互不打擾、和諧相處的态勢——巨子生物專注于I型人源膠原研究,瞄準功能性護膚品賽道,尤其敏感肌修複和光電醫美術後修複兩大暴漲的市場需求,憑着“可複美”系列産品一舉赴港上市;

錦波生物則專注重組Ⅲ型膠原蛋白注射類産品的推進,憑借前國内唯一獲批的可注射重組Ⅲ型人源化膠原蛋白産品薇旖美,榮獲“國家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号,并付北交所IPO;

創爾生物則專注于活性膠原蛋白的提取與利用,自主研發的産品“膠原貼敷料”和“膠原蛋白海綿”是廣東省自主創新産品……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賺足眼球的膠原蛋白)6

此外,膠原蛋白産品的銷售也主要依賴廠商與機構之間搭建的渠道,而并非針對C端的廣告營銷。

例如巨子生物旗下“可複美”品牌的可觀銷量,便依賴于巨子生物與機構之間建立的強大銷售網絡。巨子生物招股書顯示,作為實驗室出身的專業護膚品牌,醫院是可複美最早瞄準的渠道,其産品銷售和經銷至1000多家公立醫院、1700家私立醫院和診所以及約300個連鎖藥房品牌。

畢竟,膠原蛋白市場當下還屬于産品服務并不充沛的“賣方市場”時代,産品定價權主要還在廠商手中,機構和求美者缺少選擇權,求美者一方更是信息稀缺,同時,也有更多的需求沒有被挖掘和滿足。

此時各大廠商的首要目标并非是通過價格戰、營銷戰殺個你死我活,而是專注于研發産品,擴大市場份額,把膠原蛋白市場的蛋糕做大做強。

因此,在以用戶獨立訪客量為主要标準的美商榜中,膠原蛋白榜上無名也在情理之中。

相比之下,玻尿酸的市場則已厮殺成一片紅海,并走到了營銷驅動市場的時刻。

一方面,各大廠商的價格戰打得不可開交——華熙生物通過發酵技術降本成功後,迅速占領了國内低端玻尿酸市場,利用極高性價比收獲了一大批求美者的青睐,而後續進入中國市場的進口玻尿酸品牌,尤其是韓系玻尿酸,在價格戰壓力下紛紛“自降身價”,以搶奪市場份額。

另一方面,玻尿酸廠商尤其重視描繪用戶畫像以及滿足市場細分需求,并以此對産品的适應症、價格進行精準定位,利用“長尾效應”來占據一部分市場。

更重要的是,玻尿酸廠商除了要做好與B端的合作,給機構讓出足夠誘人的利潤外,還要做好C端教育,與求美者建立情感連接,增強消費者粘性。因此,國内求美者的主要注意力仍在玻尿酸産品與項目上。

膠原蛋白即将上演逆境突圍

盡管膠原蛋白市場落後于玻尿酸,但如今,膠原蛋白已經迎來了大規模商業化拐點——

巨子生物、錦波生物等廠商紛紛加大研發投入,逐步走上産業化發展軌道。據悉,2019年,巨子生物二期工廠已投入生産,進一步擴大了産能;錦波生物在“生物發酵制備重組人源膠原蛋白技術”上迎來突破,即将實現量産。

膠原蛋白人群市場分析(賺足眼球的膠原蛋白)7

錦波生物技術優勢

此外,醫美市場的發展和變化也是膠原蛋白被重新重視的原因。輕醫美時代到來,消費者越來越重視注射類項目的功效,并且随着填充市場的不斷發展,求美者對于改善内源性衰老、喚醒自我再生能力有了更大的需求。

在這種趨勢下,與玻尿酸相比,膠原蛋白的功效優勢逐漸顯現。

天下美商查閱資料後發現,在注射後,膠原蛋白的三螺旋結構會與彈力纖維合力構成網狀支撐體,為真皮層提供有力支撐,從而增強皮膚彈性、增加組織容量,因而具備即刻填充與促進組織再生的效果,且不易發生遊離。而這一功能,玻尿酸并不具備。

另外,對于眼周淚溝這樣的軟組織少的精細部位而言,膠原蛋白因其不位移、不變形、腫脹性低等特性而具有更優的填充效果,但玻尿酸注射于淚溝和眼周等部位則容易出現丁達爾現象。

不可否認,膠原蛋白原料、再生概念激發了醫美市場的無限遐想。

嗅到市場風向的上遊廠商們也紛紛在膠原蛋白領域加碼下注,更推動了膠原蛋白市場化的進程——

華熙生物宣布收購膠原蛋白企業益爾康51%股權,正式進軍膠原蛋白産業;資生堂中國宣布領投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企業創健醫療,入局膠原蛋白賽道;江蘇吳中也早已開展重組膠原蛋白産品的研發……

站在拐點口的膠原蛋白,或将迎來市場高速發展的時期,甚至在未來幾年搶占玻尿酸市場份額,極有可能成為醫美領域的下一個占據“統治地位”的生物材料。

聲明:文中的信息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天下美商不對因采納本文信息而産生的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版權:搜揚天下美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