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老子孔子孟子莊子關系

老子孔子孟子莊子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1 13:00:41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争鳴,百家蜂起,思想學術流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衆多學說豐富多彩,而儒家、墨家、道家更是其中的代表,這三家的創始人也被後世稱聖,為後世所敬仰,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三家創始人的隐秘關系。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栗邑(今河南夏邑),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稱為“文聖”,晚年修訂六經,去世後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被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古代的主流思想,曆朝曆代對孔子的加封的封号包括:褒成宣尼父、褒尊侯、大成至聖先師等。

老子孔子孟子莊子關系(一國三聖孔子墨子)1

孔子

墨子,墨姓,名翟,宋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因所著《墨經》包含了豐富的力學、光學、幾何學、工程技術知識和現代物理學、數學的基本要素等,也被後世稱為“科聖”,墨子也是我國曆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平民聖人。他創立的墨家與儒家并稱“顯學”。墨家崇尚俠義精神,組織嚴密,漢代大俠朱家、郭解據傳也是墨家子弟。

老子孔子孟子莊子關系(一國三聖孔子墨子)2

墨子

莊子,莊姓,名周,宋國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與老子并稱“老莊”,所著《莊子》想象力豐富,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崇尚自由。莊子提出的“内聖外王”更是成為儒家理想中帝王的治國之道。

老子孔子孟子莊子關系(一國三聖孔子墨子)3

莊子

那麼,有人可能會說:孔子、墨子、莊子除了都是宋國人之外,哪裡還有什麼關系?其實這三位聖人除了同屬一個國家,還是同一個祖先。孔子、墨子、莊子三人均為宋國公族後代,而宋國又是周朝所封八大公爵國之一,二王三恪之一,與周朝為賓不為臣。宋國開國之君微子就是著名的纣王的哥哥,當然這三人卻不是微子的後代,而是微子的弟弟微仲衍的後代(商朝奉行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宋國作為商朝後裔,子姓,春秋初仍奉行兄終弟及的傳位制度,不過微仲繼位後,基本實行父子相繼,後代宋國君主均為微仲之後)。

孔子是孔父嘉的六世孫,而孔父嘉(子姓孔氏的得氏始祖)是宋前湣公的五世孫,所以孔子也就是宋前湣公的十一世孫,到了孔子父親叔梁纥這一代,他為了逃避宋國的内亂逃到了魯國,從此在魯國定居下來;墨子号稱平民,其實也是他的祖先因故由貴族降為平民,墨子的直系祖先是目夷(魚姓的得姓始祖),而目夷是宋桓公的庶長子,但由于史料缺失,不知道墨子具體是目夷多少代後裔,而墨子也是後世墨姓的得姓始祖之一;莊子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宋國的第十一代國君宋戴公,而宋戴公也是莊姓的得姓始祖之一。從上可以看出,雖然孔子、墨子、莊子的氏不同,姓卻都是子姓,皆為商人之後。

孔子、墨子、莊子作為商人後代,都在中華文明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算上名家的創始人惠子,宋國共有四聖,占據了諸子百家的四分之一,不過這依然擋不住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對宋國的諷刺嘲弄,先秦古籍中不乏嘲諷宋人愚蠢的典故,譬如我們所熟知的守株待兔、拔苗助長、刻舟求劍等,可能這與宋國獨特的身份有關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