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餘額告急!新學期,而且是新學年,很快就要開始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都會帶着小半,一起整理一下各科學習重點,為開學做好準備。
而今年我覺得這個“工作”變得尤為重要,一是小半正式進入了高年級,學習任務又有了較大變化;與此同時,原本有“外包”給校外補習班的一部分輔導工作以後得在家搞定了,搞清楚孩子到底學些什麼,就真的成了必須。
小半開學就讀5年級了,他的語文,是我這幾年輔導精力花得最多,也最有心得的一門。四年的陪學經驗,總算讓我這個理工爸摸索出了語文學習的重點在哪裡。
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下我對小學語文做的梳理和總結。
全篇幹貨,建議收藏。
大語文時代,不得不說,孩子的語文學習,和我們當年完全不能同日而語,真難。
孩子難:字、詞、句基本功,要求高!學科綜合素質養成,難度大!閱讀内容涵蓋古今中外,寫作主題遍布星辰大海,這屆娃着實不容易。
老師難:課綱任務多、授課難度大、時間根本不夠用!一邊校内要減負,一邊又是大語文;課程中要邊啟發、邊關注;課後還得把握所有孩子的進度和反饋。哎,老師,您辛苦了……
還沒完,以上兩難,娃帶回家,就成了爹媽的第三難:預習、聽寫肯定跑不掉的;拿着教材挨着過一遍吧,重難點也分不清;想狠心不輔導、不檢查,讓笨鳥自己去飛吧,心裡着實沒底不說,我這個三好爸爸的責任心也不允許。心好累。
孩子不容易,家校兩頭難,語文怎麼辦?
要破題,其實我們就是要搞清楚一件事情——“語文到底學什麼,考什麼?這件事搞明白了,語文學習才能找到使勁兒的發力點。
小學6年的語文學習,主要分為4個方向——字詞、語法、閱讀、寫作。
今天我們先把每一個方向,到底都包含了哪些需要積累的内容理清楚。
❶ 字詞和語法屬于基礎知識,知識點和考點很多,但這兩個部分基本是校内學習可以覆蓋的。
❷ 閱讀和寫作則不同,屬于進階能力,光靠校内學習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生活和閱讀做更多的積累,這兩部分着重來看“考什麼”。
▲ 點擊查看大圖
要特别說明的一點是,在小學階段,輔導孩子語文,絕大多數家長的知識儲備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各位家長隻要掌握了方法和重點,撸起袖子自己上,孩子的語文學習也一定會有提高!
字詞,是語文學習的主場。它絕對是1、2、3年級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
偏旁、筆順、字音、字形……打好字詞的基本功,低年級的語文學習和考試基本就問題不大了。
但是,但是……
這麼重要的内容,因為新課改對語文教學節奏的現實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很難精講細講,大多數學校都要求學生,字詞的基礎部分要在家做好預習,課堂上直接進入主題。
這對低年級家長簡直是降維打擊。
如果親子閱讀開始的早,娃認字的能力也許還不賴。可一旦遇到拼音、筆順、組詞造句這些看似簡單,實則磨人的基礎知識,既要輔導到位,又要保持微笑,剛當上小學生家長的父母們不得不舉起白旗。
字與詞,小學語文路上第一隻攔路虎,到底要學什麼?難點在哪兒?
其實總結好了,就是怎麼讀、怎麼寫、怎麼理解三大塊……
聲
怎麼讀——拼音、認讀,同音字/多音字
形
怎麼寫——筆順、識記、形近/音近字
意聲
怎麼理解——字義(古/今/基本義/衍生義)、組詞、近義/反義詞
常見考點有什麼呢?
在考試中,要求孩子要會認、會寫、會用、去區分、會理解、有積累,我們來看看常見的題型——
◎會認
◎會寫
◎會用
◎會區分
◎會理解
◎有積累
平時孩子做練習的時候,家長應該有意識去了解,這6點是否在練習中都練到了,練完、練好這6點,孩子絕對能記得牢固,學得紮實!
多說一句,練習不是備考,在平時的練習中,一定要把不會的問題都解決了、徹底弄懂了,再move on。
小學語文基本功,一個字詞,另一個就是語法。
這兩部分的目标,非常明确,盡可能地拿滿分,就跟數學絕不能在計算上丢分一個道理。
語法的知識點很多很雜,歸納起來主要有這兩部分:
詞法
詞性、詞義(褒貶)、使用場景;
句法
修辭手法、句子關系、标點符号。
常見考點有什麼呢?
考點一:修辭手法。
考法舉例:“頑皮的雨滴最愛在雨傘上盡情的舞蹈。”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有什麼好處?
考點二:句式轉換。
考法舉例:在不變句意的前提下,把“你不說,難道我就不知道了嗎?”轉換成陳述句。
考點三:擴寫縮寫。
考法舉例:縮寫句子“一輛黃色的汽車在寬闊的道路上飛馳。”
考點四:修改病句。
考法舉例:這句話是否正确,如果錯誤,請修改——“小林和小劉在談話,他告訴他,他的作業已經完成了。”
考點五:關聯詞語。
填空,“爸爸答應我了,( )我能提前完成作業,周末( )去海洋館玩。”
這裡需要做的一個重要工作是,歸納出每個考點,主要從哪幾方面來考察,再進行專項訓練,高分就穩了。
比如,修改病句,總共就8種考法:
成分殘缺、用詞不當、搭配錯誤、語序混亂、重複啰嗦、指代不明、前後矛盾、不符常識、标點錯誤。
關聯詞語,也就6種關系:
并列、遞進、轉折、因果、假設、條件
說完了小學語文的基礎,字詞、語法,下面進入進階的學習重點,也是語文成績拉開差距的難點部分,閱讀與寫作。
我們首先要明确一點,閱讀,不等同于閱讀理解。
閱讀是輸入的過程,強調長期的、大量的積累;而閱讀理解,這裡專指語文學科常考的“閱讀理解題”,要攻克的就是答題,得分。
既然是答題、得分,自然也自有出題的套路可以捋捋。
今天重點說說閱讀理解常考題型!
比如,小半常做的閱讀理解題,主要考以下四種題型:
No.1
細節題:解釋詞語
常見問法:
❶ 說說這個詞在文章的意思;
❷ 聯系上下文解釋這個詞;
❸ xxx在文中指的是。
解題思路:
❶ 寫出詞語本意:用近義詞替換,或詞語拆解,如“見解”,見,眼睛看見的;解,解答解釋;合起來,對看見的實物,自己的解釋、觀點。
❷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No.2
細節題:原因理解
常見問法:
關鍵詞是“為什麼”。
解題思路:
❶ 定位到原文中,找到原因、結果;
❷ 就近原則,這個内容附近,一定有答案。
No.3
全局題:概括主要内容
常見問法:
❶ 這篇文章/自然段主要講了什麼;
❷ 這篇文章/自然段的大意是;
❸ 請概括這篇文章/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解題思路:
❶ 找中心句:開頭、結尾、段首尾;
❷ 把中心句加起來,就是文章大意了。
❸ 具體來看:
寫人/寫事:什麼人做了什麼事,結果如何。
寫景/狀物:什麼景/物的哪些方面,有什麼特點。
No.4
全局題:找中心思想
常見問法:
❶ 寫事:說明了什麼道理;
❷ 寫人/景/物:表達了對人/景/物的什麼感情。
提取中心思想的方法:
❶ 标題中提取;
❷ 中心句中提取;
❸ 文章内容中提取。
主旨深奧、長篇大論的閱讀理解題,把題型總結出來了,再照着解題思路、方法,多刷刷題,自然就找到感覺了。
閱讀≠閱讀理解,同理,寫作≠作文。
就算沒有寫作天賦,也不代表不能寫好作文。知道考察的重點,把握好套路,再各個擊破,絕對差不了!
一篇好作文,靠什麼吸引眼球,拿下高分?
No.1
要素1:先思而後行
❶ 審題:千萬别提筆就寫,多花幾分鐘看清題意,思考清楚文章的主題,自己要寫的内容,以免偏題。
❷ 結構:結構決定了作文呈現出來的思路是否清晰。如果選擇總-分-總,那前後一定要記得呼應;如果分-分-總結構,那前面兩段,一定是并列關系。
❸ 提綱:想清楚開頭、結尾寫什麼,每一個段落分别寫什麼。這個環節,平時練習也不能省,可以幫助孩子下筆前思路更流暢。
No.2
要素2:強化得分項
❶ 标題:吸引眼球的标題是得分的第一步!
❷ 開頭、結尾:這是批改老師關注最多的地方,開頭要精彩亮眼,結尾要升華主題。
❸ 好詞好句:平時多看多記憶,做好讀書筆記。
❹ 細節:字數、标點、書寫、分段,一個都不能馬虎!
No.3
要素3:突破加分項
❶ 豐富的素材
❷ 恰當的引用
從前面“得分項”裡的好詞好句,到這裡“加分項”的素材和引用,就要靠平時讀書筆記的積累了。
另外需要特别說明的是,孩子一開始寫作文找不到“感覺”的話,掌握幾種固定的寫作套路是很重要的!
優秀的文章,讀完後一定要吸收!吸收它好的寫法,好的修辭,總結成自己的寫作套路,再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
小半現在寫作文主要就是人、物、景、事。就這4種主題,被古今中外的文人們寫了無數厲害的文章,咱們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娃找到最實用的參考,像這種表明了“為什麼好”的範文就比較值得參考。
◎寫人
◎狀物
◎寫景
◎叙事
EASTWEST
總的來說,語文學習,既要長期積累,也要刷題練習。
兩者缺一不可。
該積累的字詞、語法知識、好詞好句、閱讀、朗讀、聽讀……一個也不能少,潤物無聲,漲内力;
該刷題的練習,比着考點的技巧、方法、套路總結練習,也不可怠慢,有的放矢,練招式。
當然了,刷題有時會有些枯燥,需要孩子更多的堅持和耐心。但那是必須的,說白了,不靠刷題走不動,光靠刷題走不遠。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段話:
任何沒有計劃的學習
任何沒有方向的努力
都容易淪為收效甚微的自我感動
新的學期,一起加油吧!
—
Q&A
Q: 小學語文,一定要刷題嗎?
A:
學語文,關鍵靠積累;
考語文,一定要刷題!
套路總是驚人的相似,是考題,就有題型;有題型,就一定有解題的套路。任何學科都如此。刷題是拿分、拿高分的最直接有效方式。
而且,通過刷題來提高成績,會比你想象地更快、更穩。
但我不建議大量地、重複地刷題。小學階段的語文,最重要地是要不漏知識點、不出現知識短闆。推薦的做法是:
❶ 刷題的面要廣,知識點考點都要覆蓋到。
❷ 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精準定位薄弱環節,有選擇地刷,有針對性地練。
Q: 小學生學語文,應該養成什麼樣的學習習慣?
A:
預習-複習-拓展三步曲。
這仨,既是每天的學習環節,又得成為孩子自己的學習套路,最後轉化成一以貫之的學習習慣。
“三步曲”應該成為所有學科學習的步驟和習慣,但就小學語文來說,可以這樣做——
課前預習:
學習字詞,理解用法
背景資料延展閱讀
提出課文中不懂的問題
在書上标注重點、難點,提示課堂注意聽
課中及課後複習:
精解課文(逐步過渡到獨立複習課文)
字詞語法的專項練習
根據練習結果,查漏補缺
課後拓展:
與課文相關的主題閱讀
練習閱讀理解方法
主動搜集寫作素材
評價、鑒賞、表達觀點
Q: 孩子日常閱讀圖書,應該怎麼指導?
A:
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側重,在精力時間的分配上,也有不同。
1、2年級:在閱讀中積累字詞。這個階段的讀物大都帶注音的,因此閱讀的過程,也是漸漸擺脫拼音的拐杖,開始嘗試獨立閱讀的過程。
這時,要幫助孩子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字詞,逐步加快閱讀的速度和量,逐步鍊接到課外閱讀。
3、4年級:閱讀策略 建立知識庫。三年級、四年級主要的閱讀策略,就是預測、提問和批注。在閱讀的時候,孩子可以反複的利用這三大策略來進行練習,而且要比較同類的文章整合分析,建立起自己的語文背景知識的主題庫。
5、6年級:閱讀技巧 讀後感。五六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從讀名著的精彩節選,到閱讀整本書的過程。這時需要孩子提高閱讀速度了,最主要的原因是,接下來的考試題量都不小。
結合教材要求和考題趨勢看,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需要在評價、鑒賞和表達觀點有提高,這時候也需要用大量的、不用類型的閱讀素材進行練手了。
也就是說,除了人文類主題的閱讀,科學類的閱讀素材,也得有;除了記叙文,說明文、議論文也得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