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有關京劇樣闆戲、傳統戲,争論的很熱鬧。本人喜歡聽京戲,也想來湊個熱鬧。
限于錄音技術,八十年代之前錄制的戲曲、包括樣闆戲、更早的京劇大師們的傳統戲,不是唱得不好聽,而是錄音的音質太差,作為音響愛好者,不值一聽。
八十年代之後,引進雙聲道錄音技術,錄制的盒式磁帶,音質大為提高。
磁帶為模拟信号。九十年代,模拟信号轉換為數字信号,CD。
喜歡聽京戲,買過不少京劇盒式磁帶、CD碟片。搬了幾次家,包括一張八十年代之後錄制的幾個樣闆戲主要唱段的CD,丢失了,隻剩下四張傳統戲。
盒式磁帶,CD碟片,已成為曆史。
網絡時代,從各音樂播放器軟件的曲庫裡,可以下載無損音質的京劇。不過,無損音質的京劇音源太少,數年來,隻下載收藏了200來首。無損音質的樣闆戲僅一首,《沙家浜》,智鬥,八十年代重新錄制的。
過去的普通CD,編碼格式為16bit/44.1khz。閑得無事,咪咕音樂,搜得杜鎮傑和張慧芳的14首唱段,24bit/48khz的無損音質,點擊“專輯”還有5首。24bit比16bit,更好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