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春秋時代政治人物的代表便是“春秋五霸”。不過“春秋五霸”的人選存在多種說法,其中《史記索隐》的說法(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流傳最廣。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幾乎是毫無争議的春秋霸主,秦穆公雖然沒有稱霸天下,但也稱霸西戎。但很多人奇怪的是,實行愚蠢的仁義、最終一事無成的宋襄公為什麼也被列為“春秋五霸”之一呢?
首先,宋襄公确實也召集天下諸侯舉行會盟并在鹿地之會上被推舉為諸侯之首。雖然宋襄公在鹿地之會上被推舉為“霸主”是宋國狐假虎威和齊楚博弈的結果,但名義上宋襄公算是當過霸主。
其次,宋襄公“蠢豬式的仁義”算是“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的罕見現象,非常符合唯道德論的豎儒們的胃口。《史記》作者司馬遷就是一個重視個人道德勝過天下福祉的人,自然要高擡宋襄公。
在司馬遷的影響下,後世大批學者都對宋襄公的“愚蠢仁義”給予了高度評價。于是在成書于唐朝的《史記索隐》中正式将宋襄公列為“春秋五霸”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