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09:40:34

你會做飯炖湯、修理家電、種菜養禽嗎?

以後這些技能,每個孩子都要學……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将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标準(2022年版)》。今秋開學起,勞動課将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其中,勞動課程内容共設置十個任務群,每個任務群由若幹項目組成。日常生活勞動包括清潔與衛生、整理與收納、烹饪與營養、家用器具使用與維護四個任務群。生産勞動包括農業生産勞動、傳統工藝制作、工業生産勞動、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四個任務群。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1

此消息一出

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

引發網友熱議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2

不少網友表示支持

“這些技能受用終身”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3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4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5

不會做飯的網友

已經開始暢想未來有娃做飯的生活……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6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7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8

但也有網友

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9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10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11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12

對此,你怎麼看?

新聞延伸

油菜收割、播種超級水稻新品種、清潔公交車……“五一”節前夕,我市中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雙減”後,勞動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勞動教育到底如何開展?勞動教育的短闆在哪裡?短闆怎麼補?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給勞動教育做“加法”

“收割油菜好累!”4月29日,重慶兩江新區童心青禾小學校園裡,頭戴草帽的學生們手握鐮刀,正彎腰收割油菜。眼看收割的油菜越堆越高,孩子們開心不已,也感受到了勞動的樂趣。

朋友圈國外小朋友做飯(以後你家的娃有人教做飯了)13

永川區興龍湖小學,老師教學生學做日常家務勞動(重慶日報資料圖片)

前不久,在永川區興龍湖小學10餘畝育秧田裡,孩子們播下了袁隆平院士育成的超級水稻新品種,這是該校設置的“巧學種植課程”,旨在通過勞動讓學生們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道理。

其實早在2018年,重慶市教委就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通知》,明确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三到九年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勞動與技術教育課。

重慶日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目前我市中小學均因地制宜開展了形式新穎、各具特色的勞動教育,比如,重慶南坪中學校近日組織師生前往附近的公交車調度站開展公益勞動,和調度站的工作人員、公交車駕駛員一起清潔公交車、車站宣傳欄; 璧山中學成立“衣衣不舍”工作坊,指導學生利用舊衣物,縫紉漂亮的新衣服。

不少區縣還出台政策,統籌引領全區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給勞動教育做“加法”。江北區教委日前就發布了《江北區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全區中小學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确保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時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占比不少于50%,職業中學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

兩江新區還啟動了“智慧勞育”工程,該區科技企業、科技平台紛紛成為學校的校外勞動教育基地。星光學校師生可以在長安福特生産車間了解汽車生産的全過程;重光小學師生能在重慶零壹空間火箭産業園,感受航天科學給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

勞動教育存在三個短闆

資源不足、缺乏科學規範勞動教育課程、家長重視不夠

“最近,因為在勞動課上表現良好,孩子剛剛獲得了班裡的‘勞動小能手’稱号。”一名三年級學生的母親王女士坦言,但孩子在家卻從不主動做家務,連自己的被子都不疊。

記者調查發現,雖然各校開展了勞動教育課與實踐活動,然而,一些課程和活動卻存在重“形式”、輕“過程”,難以入腦入心等現象,并未達到引導學生養成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價值觀的效果。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勞動教育存在三大短闆,首先就是資源短闆。”一些受訪的教育行業從業者認為,個别學校存在勞動工具數量不足、場地有限等客觀因素,導緻學生缺乏足夠的勞動機會和時間;師資同樣不足,部分學校的勞動教師是由其他課任教師或者行政人員兼任,或是一人擔多職,影響了勞動教育的開展。

缺乏科學規範的勞動教育課程,是影響勞動教育的第二塊短闆。重慶市教育評估院專家梅永鮮說,有的學校課程設計過度重視“3D打印”“航模制作”等“高大上”的課程設計,而忽略學生通過課程究竟能掌握多少勞動技能,收獲哪些思考和感悟;有的學校課程缺乏系統性,未對課程内容進行整體規劃和提升。

“很多家長對勞動及勞動教育的重視度不夠,存在認知短闆。”一位不願意透露名字的教師說,部分家長隻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基本不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甚至有家長認為,學生平時學習已經夠辛苦了,沒有時間勞動,勞動教育沒有必要。

專家意見:

真正的勞動教育是潤物細無聲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将勞動從原來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完全獨立出來,并發布《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标準(2022年版)》。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勞動作為12門國家課程之一,單獨被列入科目設置中,将在一至九年級開設,每周不少于1課時。

學校該怎樣進一步開展好勞動教育?西南大學勞動教育研究院院長孫振東認為,相關單位應盡快進一步補齊勞動教育資源,配齊師資。同時,完善學校勞動教育課程與課内外實踐活動的設置,讓學生在掌握基本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的過程中,培養勞動情感,增強獲得感、成就感、榮譽感。

重慶兩江新區童心小學教育集團校長秦波認為,應從兒童的視角出發,将勞動課程的設置與德、智、體、美育以及孩子的生活相結合,依據兒童成長規律開設自然勞動、智慧種植、藝術創作、義工服務等系統多樣的勞動課程。

“勞動教育還應該延展到課堂之外。” 秦波說,真正的勞動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不僅僅是上一堂課,教孩子完成一個任務,而應該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讓孩子們真正發自内心地愛上勞動。

此外,梅永鮮建議,應打通家校一體化實施勞動教育渠道,如開設“自我服務”“家庭生活技能”等家校一體化勞動課程,讓家長做孩子勞動教育的指導者、協助者、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培養吃苦耐勞、愛勞動的優秀品格,家校“攜手”,共同為年輕一代把好這道“成長關”。

綜合财經網等微博、重慶日報客戶端

來源: 重慶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