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高用什麼方法降低血脂?高脂血症是導緻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其中,血脂中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數值越高,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越高降低血脂,可以減少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危險但是,降脂究竟到什麼程度合适?是不是越低越好呢?,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血脂高用什麼方法降低血脂?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高脂血症是導緻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其中,血脂中的總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數值越高,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也越高。降低血脂,可以減少患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危險。但是,降脂究竟到什麼程度合适?是不是越低越好呢?
血脂主要指血漿内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雖僅占全身脂類的極小部分,但因其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故備受公衆關注。當血漿總膽固醇>5.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64mmol/L,或甘油三酯>1.7mmol/L時,即稱為“高脂血症”或“高脂蛋白血症”。然而,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症(<0.91mmol/L)在導緻動脈粥樣硬化方面與“高脂血症”具有同樣的危險性。
有研究指出,盡管很多人都聽說過高脂血症,但在血脂異常者中能堅持治療,并治療達标者僅占10%;特别是冠心病人中達到治療目标值的更低,隻有5%。可見公衆對血脂異常危害性的認識還很不夠。
水平過低危險大于水平高
血脂是人體内的中性脂肪,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和類脂,是人體不可缺少和生理物質。它不僅參與能量的産生和貯存,還是合成腎上腺皮質激素、雄激素、雌激素的原料。如果血脂水平過低,機體的一些生理活動必将受到影響。研究顯示,對老年人來說,膽固醇低并非都好,年齡超過70歲的老年人,膽固醇水平低于4.16毫摩爾/升時,其危險性與膽固醇水平高于6.24毫摩爾/升相當。盡管腦出血發病率随血清膽固醇水平下降而降低,但血清膽固醇低于3.64毫摩爾/升時,腦出血發生率反而更高,而且縮短壽命。
血脂保持在何種水平适宜
對于沒有冠心病和其他部位動脈粥樣硬化,又不存在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及家族史,其血脂總膽固醇最佳範圍在5.2~5.6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要小于3.6毫摩爾/升。如果存在冠心病危險因素,但無冠心病史和動脈粥樣硬化,血清總膽固醇就要小于5.2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要小于3.12毫摩爾/升。已患冠心病的人總膽固醇就要小于4.68毫摩爾/升,低密度脂蛋白應小于2.6毫摩爾/升。糖尿病患者不僅糖代謝異常,而且脂代謝異常,高血糖常與血脂、血壓和肥胖等多種危險因素共存。專家指出,糖尿病實質上也是心髒病,糖尿病患者如果單純控制血糖,隻能減少眼睛、腎髒等并發症的發生,并沒有減少危及生命的血管疾病。因此,隻有同時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才能阻止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發展。故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應與冠心病患者一樣。
血脂代謝異常,其最重要、最突出的危害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後者造成相應器官或組織供血不足,導緻冠心病,腦缺血性發作或腦梗死及周圍血管病變。對已患冠心病者,高脂血症可促進冠心病事件(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的發生。調整血脂水平則有助于改善冠心病進程,并降低冠心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為此,在美國、歐洲和我國,均開展了針對專業人員、病人和公衆的防治血脂異常的教育活動。其目的是提高公衆對血脂異常及其危害性的知曉率;建議減少飲食脂肪的攝入量以降低人群血脂平均水平;在危險人群中積極推行長期、合理的降脂治療,并力求通過指導,合理選擇用藥而達到降脂治療的目标水平。
血脂升高時,人們往往沒有任何感覺,但是危害極大。因此,一般人每年應至少檢查一次;而已知血脂高的人,應3~6個月檢查一次。在用藥物降脂過程中,不要盲目追求低膽固醇。低膽固醇并非是老年人健康的必需因素,而極低的膽固醇水平反而可能與冠心病有關。高齡老人降脂治療要多加小心,降到一定水平即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