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不遠》是一首借青海湖抒發詩人孤獨情懷的愛情詠歎調,表現了詩人在“七月”與初戀情人分手之後内心的孤獨和苦澀,透露出詩人自身孤獨症的頑固不化和有藥難治;為擺脫心靈孤獨,詩人請求青海湖熄滅自己身上那燃燒的愛情;為戰勝孤獨和痛苦,詩人自虐般骨瘦如柴,甚至渴望盡早結束生命。詩人一再反複詠歎愛情“不遠”,表明了其心中念念不忘的癡情深愛。借助藝術升華,海子為青海湖插上了詩歌的翅膀;青海湖也為海子建立起一座永恒的詩歌紀念碑。
詩人海子對中國西部情有獨鐘,他曾到達過聖潔的青海湖,并留下三首著名的詩歌——《七月不遠——給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以下簡稱《七月不遠》)、《青海湖》和《綠松石》。後兩首詩歌以描摹贊歎青海湖為主要内容,《七月不遠》則是以青海湖為抒情對象的一首愛情詩。
1,《七月不遠》
我們大都知道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卻很少有讀者知道他的這首《七月不遠》,今天咱們就來詳細解析下。
七月不遠,性别的誕生不遠,愛情不遠——馬鼻子下,湖泊含鹽。
因此青海不遠,湖畔一捆捆蜂箱,使我顯得凄凄迷人:青草開滿鮮花。
青海湖上,我的孤獨如天堂的馬匹(因此,天堂的馬匹不遠)。
我就是那個情種:詩中吟唱的野花,天堂的馬肚子裡唯一含毒的野花(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
野花青梗不遠,醫箱内古老姓氏不遠(其他的浪子,治好了疾病,已回原籍,我這就想去見你們)。
因此爬山涉水死亡不遠,骨骼挂遍我身體,如同藍色水上的樹枝。
啊!青海湖,暮色蒼茫的水面,一切如在眼前!
隻有五月生命的鳥群早已飛去,隻有飲我寶石的頭一隻鳥早已飛去,隻剩下青海湖,這寶石的屍體,暮色蒼茫的水面。
海子以青海湖為抒情對象而創作的這首著名詩歌,頗具閱讀難度。該詩的正标題“七月不遠”就比較令人費解,副标題“給青海湖,請熄滅我的愛情”雖然點明該詩是寫給青海湖的,可青海湖與“我的愛情”又有什麼聯系呢?依然令讀者心存疑惑。
仔細品讀,細心的讀者會留意到,這首詩歌中先後八次出現“不遠”二字。頻頻出現的“不遠”,也就成為解讀這首詩的關鍵所在,需要交代清楚。
2,與女友的初戀失敗
1985年,海子與其初戀女友陷入熱戀,兩人在這一年的“七月”曾去北戴河度假,并留影紀念。從當年在北戴河的照片看,海子身穿遊泳褲,手持氣墊床,精神十足地站在海灘上,像是要對整個世界大聲高喊:“我擁有世界上最純真的愛情!”作為北大畢業的驕子,那時候的海子擁有青春、愛情和理想——那個“七月”,的确是一段金子般的時光,永遠镌刻在詩人心中! 在《七月不遠》這首詩的創作中,海子把曾經的“北戴河”轉換為眼前的“青海湖”,而不變的時光則被定格在“七月”——它與詩人的初戀密切相關,與記憶中的女友如影随形!了解上述背景之後,那麼“七月”為何“不遠”這個問題也便不難解釋。
在《眺望北方》一詩中,海子寫道:“走遍一座座喧鬧的都市,我很難夢見什麼,除了那第一個七月,永遠的七月,七月是黃金的季節啊……我的七月萦繞着我,像那條愛我的孤單的蛇——它将在痛楚苦澀的海水裡度過一生”。《眺望北方》一詩的草稿寫于1987年7月,詩歌中多次深情地描述“七月”,足見這個月份對海子而言非同尋常,它已經成為海子的心結。《七月不遠》中的“不遠”,固然是就時間距離而言,但又何嘗不是指心理距離!海子反複念叨“不遠”,旨在強調“七月的愛情”已經内存于心,根本無法删除。所以,《七月不遠》這一詩歌題目本身就是為情而狂的表現,足見愛情在詩人海子心中所占的地位和分量,也可以想見初戀的失敗對海子形成多麼沉重的心理打擊!
“七月的青海”是迷人的,青海湖畔的青草叢中開滿了野花,蜜蜂在野花中嗡嗡作響,青海湖自然顯得凄凄迷人。詩人寫“湖畔一捆捆蜂箱,使我顯得凄凄迷人”,其中的“我”既指詩人自己,又指青海湖——“我”就是“青海湖”,“青海湖”就是“我”。面對浩淼的湖水及其岸邊野花叢中翩然翻飛的蜜蜂,詩人物我兩忘,人景合一,頗有莊周夢蝶的意蘊。然而,眼前的美景和暫時的陶醉并不能解除詩人内心的孤獨和失意,畢竟,海子正在品嘗失戀後的那杯苦酒。
3,愛情與死亡
“孤獨”與“愛情”之間的關系是微妙的,這為衆多詩人提供了創作靈感。在這首詩中,海子似乎在告訴讀者,盡管醫生的藥箱内有各種藥方,“我”的“孤獨症”卻是有藥難治!“我”本想嘗試用“野花青梗”(愛情)治療自己的“孤獨症”,不料卻反而加重了自己的病情——如今,愛情的毒汁正在加速“我”的死亡!浪子回歸“原籍”,意味着他們“來于塵土,歸于塵土”的最終生命歸宿。括号内的詩句表明:曆史上那些愛情的浪子治好了情感“疾病”,他們最終“已回原籍”,“我”如今卻病入膏肓,再也沒治愈的希望,“我”——這就抱病去天堂投奔他們!
那些熾情的人在遇到愛情時,往往不是生,就是死,因為他們愛的太過熱烈,一旦失敗就會燃燒自己。
在詩中,由于詩人痛苦萬分,也想到了死。“我”甚至願意“跋山涉水”加速走向死亡。“跋山涉水”除指行程艱辛之外,也蘊含兼程趕路之意。在奔向死亡的路途,愛情之痛和相思之苦,已經使“我”形銷骨立,骨瘦如柴。“骨骼挂遍身體”是詩人極言身體之瘦弱,而“藍色水上的樹枝”則是“骨瘦如柴”的形象寫照。海子的一些詩句拙樸無華,看似信手拈來,其實藏有大巧,顯示詩人出神入化的筆力,其文字深邃凝練而又鮮活靈動。
4,生命的鳥群已然飛走
“生命的鳥群”飛去,詩人為何把時間設定在“五月”而非其他月份?“飲我寶石的頭一隻鳥”比喻什麼?“寶石”和“寶石的屍體”分别形容什麼?
在創作這首詩歌時,海子對其筆下的青海湖已經非常熟悉,對青海湖上的飛鳥習性也當比較了解。“五月”的青海,大地剛剛複蘇,封凍了幾個月的青海湖,此時已是碧波蕩漾,“五月”的青海湖成了鳥的天堂。著名的青海湖鳥島,在青海湖的西面,俗稱“海西”。每年從四月底開始,有上百種候鳥飛到這裡來,待上兩個多月又飛到别處去——所以,遊人們有“五月青海美,最是觀鳥時”這樣的印象總結。在《青海湖》一詩中,海子把青海湖比作荒涼高原上“一隻驕傲的酒杯”,比作寶石般“藍色的公主”;在《綠松石》一詩中,他則把青海湖比作“綠色小公主”一樣的珍貴的寶石,把讀者帶進一個美麗而純潔的仙境聖地。海子把青海湖比作“寶石”,那麼,“飲我寶石”也即“飲我湖水”。“飲我湖水”的“頭一隻鳥”,是不是“飲我愛情”的那隻“初戀小鳥”呢?詩人奇妙的比喻,很容易激發讀者的無限的遐思。
如果說“寶石”形容的是青海湖,那“寶石”的“屍體”怎樣理解呢?暮色中的青海湖,那蒼茫暗淡的水面,恰如失去愛情後詩人的暗淡無光,原來的“寶石”也就随之變成眼前的“屍體”。初戀那隻“愛情鳥”,她吸幹“我”的骨髓和心血,然後展翅高飛,而“我”隻剩寶石的“屍體”——這眼前的黃昏中的湖水!這一詩段中,兩個“隻有”和一個“隻剩”,都是強調初戀那隻“愛情鳥”“飛去”之後,我眼前的空虛和心中的失落。“隻有”“隻剩”後面的空虛,挾帶着無限的落寞與惆怅。
結語——
《七月不遠》是一首借青海湖抒發詩人孤獨情懷的愛情詠歎調。詩歌表現了詩人在“七月”與初戀情人分手之後,内心的孤獨和湖水般的苦澀;寫出了詩人自身孤獨症的頑固不化和有藥難治;為擺脫心靈孤獨,詩人請求青海湖熄滅如火的愛情;為戰勝孤獨和痛苦,詩人自虐般骨瘦如柴,甚至渴望盡早結束生命。詩人一再反複詠歎愛情“不遠”,見證了詩人内心的癡情深愛;正是借此癡情,詩人完成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愛情之歌。
海子的每一首愛情詩都是一滴孤獨的眼淚,那不可名狀的憂傷是海子緻命的傷口,花朵一樣美麗,鮮血一樣驚心!海子的偉大在于,他能夠把失戀的痛苦升華為凄美的詩歌,藉此藝術升華,海子為青海湖插上了詩歌的翅膀;而青海湖也為海子建立起一座永恒的詩歌紀念碑——在此意義上,“七月”不遠,“青海湖”不遠,海子的詩歌離我們更不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