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
【知識點的認識】所謂固體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
就是用縱坐标表示溶解度(用字母S表示,單位為克/g),橫坐标表示溫度(用字母t表示,單位為℃),根據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不同,畫出的物質溶解度随溫度變化的曲線.
固體溶解度曲線的作用可從點、線、面和交點四方面來理解.具體如下:
1.點,溶解度曲線上的每個點(即飽和點)表示的是某溫度下某種物質的溶解度.即曲線上的任意一點都對應有相應的溫度和溶解度.溫度在橫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縱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線上的點有三個方面的作用:(1)根據已知的溫度可以查出有關物質的溶解度;(2)根據物質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對應的溫度;(3)可以判斷或比較相同溫度下,不同物質溶解度的大小(或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
2.線,溶解度曲線表示某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溫度的變化情況.曲線的坡度越大,說明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越大;反之,說明受溫度影響較小.溶解度曲線也有三個方面的應用:(1)根據溶解度曲線,可以看出物質的溶解度随着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情況.一般規律是:大部分固體随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鉀;隻有少數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食鹽(氯化鈉);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随溫度升高反而減小,如熟石灰.(2)根據溶解度曲線,判斷或比較某一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據溶解度曲線,選擇分離、提純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選用蒸發結晶還是降溫結晶);并且,還可以判斷或比較析出晶體的質量大小(即曲線越陡,析出的晶體就越多).
3.面,對于曲線下部面積上的任何點,依其數據配制的溶液為對應溫度時的不飽和溶液;曲線上部面積上的點,依其數據配制的溶液為對應溫度時的飽和溶液,且溶質有剩餘.如果要使不飽和溶液(曲線下部的一點)變成對應溫度下的飽和溶液,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向該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質使之到達曲線上;第二種方法是蒸發掉過量的溶劑.
4.交點,兩條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點所示的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時兩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相關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固體溶解度的溶概念和意義、固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等相關問題的分析、推斷、表達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并且,經常将其與“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特點及其相互轉變方法”、“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和意義”、“溶質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物質的溶解和結晶方法”等關聯起來考查.凸顯了命題的能力立意.由于這類題目的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識點多,所以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是重要的中考考點,并且還是中考化學的熱點.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别是,對查找某種物質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解度,比較不同物質在相同溫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判斷溫度對物質溶解度的影響,判斷結晶方法及析出晶體的多少,溶質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以及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轉變方法的綜合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題方法點撥】解答這類題目時,首先,要熟記和理解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使用,固體溶解度的概念和意義,溶質質量分數及其有關計算,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轉變方法,以及物質的溶解和結晶的方法等相關知識;然後,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緻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着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後,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
愛心提示:做這方面的題時,還要特别注意以下兩點:
1.掌握好溶解度曲線的畫法、意義、作用,善于從溶解度曲線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例如,要弄清曲線的橫、縱坐标分别表示什麼意義,明确曲線的趨勢、陡度及其含義,理解曲線上的點和其它位置的點所表示的意義.
2.歸納、整合好溶液的相關知識,并能結合溶解度曲線及設置的問題情景來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2.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
【知識點的認識】如圖所示:
結晶是分離可溶性固體和水(或者兩種可溶性且溶解度變化差别大的固體)的一種混合物分離的方法;它是根據固體物質從溶液裡析出晶體的原理,通過蒸發或者降溫的方法将其中的固體物質分離出來;因此,結晶方法分為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兩種.蒸發結晶是指蒸發溶劑,使溶液由不飽和變為飽和,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它使用于分離可溶性固體和水的混合物.而降溫結晶是指先加熱溶液,蒸發溶劑成飽和溶液,再降低熱飽和溶液的溫度,溶解度随溫度變化較大的溶質就會呈晶體析出;它使用于分離兩種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溫度變化差别大(即一種是溶解度随溫度變化大,另一種是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小)的固體混合物.此時,需要注意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随溫度變化的規律.其具體内容有如下三條:
1.大多數物質的溶解度随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鉀等.
2.少數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不大,如氯化鈉等.
3.極少數的物質的溶解度随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如氫氧化鈣等.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是通過設置相關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晶體和結晶現象等相關問題的分析、推斷、表達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并且,經常它與“物質的溶解性及影響溶解性的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關聯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和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别是,對結晶方法及其選用和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結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相關知識;然後,結合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聯系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根據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緻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着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後,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
3.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
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
【知識點的認識】晶體是指具有規則的幾何外形的固體.結晶是指把固态溶質的水溶液加熱蒸發(或慢慢揮發),溶液達到飽和後,如果繼續蒸發,過剩的溶質就以晶體的形式而析出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析出晶體的現象就稱為結晶現象.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相關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對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等相關問題的分析、推斷、表達的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并且,經常将其與“物質的溶解性及影響溶解性的因素”、“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關聯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結晶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和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别是,對結晶的概念、現象、方法及其選用和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的綜合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結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相關知識;然後,結合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聯系溶解度曲線及其變化的規律等,根據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緻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着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推理,最後,按照題目的要求,認真地進行選擇或解答即可.
4.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知識點的認識】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主要是指金剛石、石墨和C60;當然,碳單質不止這些,還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以及1991年日本的科學家合成、發現的布基管(即碳納米管)和1992年瑞士科學家合成、發現的布基洋蔥等一些新發現的科學前沿物質.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的名稱、性質及其用途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将其與物質的組成和構成、分類和類别辨析、物質的多樣性及其原因、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空氣的污染、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的名稱、性質及其用途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分析、解答相關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别是,對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的名稱和化學式的書寫、金剛石的硬和奪目光澤及相應的用途,石墨的軟、潤滑和導電及相應的用途,物理性質差别大的原因、活性炭的吸附性及用作吸附劑、碳的不充分燃燒與空氣污染、焦炭的還原性與冶金、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反應現象和化學方程式及有關的實驗操作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
【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的名稱、性質及其用途,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然後,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以及從生産、生活、電視、網絡中了解到的有關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的信息,特别是一些有關化學的科技前沿知識等,細緻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後,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書寫碳元素組成的單質的名稱時,一定要規範,不可寫錯别字.特别是,碳與炭不可弄混了.其中,“碳”是元素名稱,是核電荷數(即核内質子數)為6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它用來描述元素、原子或由碳元素組成的物質的名稱(但并不具體指某種物質),如碳元素、碳原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鈣、碳水化合物等.而“炭”是用來專指由碳元素組成的部分單質(即沒有固定形狀的碳單質),主要有木炭、焦炭、活性炭、炭黑等.
2.解答這類題目時,要特别聯系着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及用途等相關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解答.
5.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
【知識點的認識】所謂溶解現象是指構成溶質的分子(或離子),不斷地、均勻地分散到溶劑分子(多數是水分子,因為最常用的溶劑是水)間隔中去的現象.溶解的本質是溶質在溶劑裡以分子(或離子)級别的均勻混合.
而溶解原理分為兩種:一種是溶質分子的擴散,一種是溶質被電離,以離子形式擴散(例如,糖溶于水是第一種情況,氫氧化鈉溶于水屬于第二種).第一種情況是由于水的親合力,分子極性與水相似的在水中擴散的就容易些,宏觀上表現出來就是可溶解了,這就是相似相溶原理.第二種情況是由于水分子的結構,水的構成原子H、O都是極活躍的原子,因為核外電子少,電子層數少,于是各種作用力很強.在水中由于水分子的強極化性,氧原子的電子被氫原子奪去導緻氧原子的原子核暴露,這對其它離子化合物中的親核性強的離子有很大的攻擊性,促進了溶解的進行.
具體溶解的過程也分為兩個過程,并且還伴随着吸熱和放熱現象.一個過程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向水中擴散,該過程吸收熱量;另一個過程是溶質的分子(或離子)和水分子相互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離子),該過程放出熱量.不同的溶質,在這兩個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熱量不同,這就使溶液的溫度發生變化.如圖所示:
有的溶質溶解時,擴散過程吸收的熱量小于水合過程放出的熱量,表現為溶液的溫度升高(如氫氧化鈉、濃硫酸等;另外,氧化鈣放在水中發生反應放熱,也會使溫度升高);反之則溶液的溫度降低(如硝酸铵等).不過,絕大多數的溶質溶解時,溶液的溫度是不變的(如氯化鈉等).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區分乳化現象或乳化作用和對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的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這類題目常與物質的溶解、乳化現象與乳化作用等聯系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别是,利用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來靈活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知識的遷移能力等.
【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和理解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以及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和相關知識等;然後,根據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細緻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着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識記或解答有關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的問題時,最好使用排除法,即一般情況下,溶解時升溫的主要是氫氧化鈉、濃硫酸(另外,氧化鈣放在水中發生反應放熱,也會使溫度升高),降溫的主要是硝酸铵,其它的就可以認為是溫度不變的了.
6.乳化現象與乳化作用
乳化現象與乳化作用
【知識點的認識】乳化現象與乳化作用如圖所示:
具體地說,乳化現象就是當兩種不相溶的液體混合時,其中一種在表面活性劑(即乳化劑﹣﹣具有乳化作用,能使乳濁液穩定的物質;如洗滌劑、洗發精等)的作用下,以極小的液滴均勻懸浮在另一種液體中形成乳濁液的現象.其中的乳化劑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設置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乳化現象或乳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區分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的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等.這類題目常與“物質的溶解”、“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等聯系起來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對乳化現象或乳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特别是,對它與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的區分方法和技巧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的重中之重.
【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熟記和理解乳化現象或乳化作用,以及溶解現象、原理和溶解過程等相關知識;然後,根據所給的實驗、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細緻地閱讀、分析題意等,聯系着生活實際,細心地進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經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濁液,雖然穩定,且不再分層,但不是溶液.
7.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知識點的認識】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就是指利用分子與原子的“質量小,體積小,總是在不停的運動,彼此之間有間隔;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的性質,以及它們的概念和本質區别等,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命題方向】該考點的命題方向主要是通過創設相關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來考查學生對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閱讀、分析、推斷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并且,經常将其與物質的組成和構成、物質的分類和類别辨析、物質的性質和變化、分子與原子的概念和本質區别、溶解現象與溶解的原理等相關知識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考查.當然,有時也單獨考查之.題型有選擇題、填空題.中考的重點是考查學生閱讀、分析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的能力,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當然,有時還會根據所給的有關的表達,進行科學地評價、判斷正誤等.特别是,對分子與原子的彼此之間有間隔,總是在不停的運動;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以及它們的概念和本質區别等相關問題的考查,以及對有關知識的遷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幾年中考命題的熱點,并且還是中考考查這塊知識的重中之重.
【解題方法點撥】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分子與原子的概念和本質區别等相關的知識.然後,根據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産或生活經驗所得,細緻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後,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同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八個字.在利用它們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時,要先看看與哪種粒子(即分子還是原子)有關,然後再聯系着該粒子的有關性質進行分析解答之.
2.在解釋有關物質的性質或變化等問題時,一定要聯系着分子與原子的概念和本質區别來進行思考、分析.但是,不能認為“分子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原子不能”.當然由分子構成的物質的化學性質确實是該分子保持的,而構成該分子的原子是不能保持該物質的化學性質的.可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中是沒有分子存在的,此時該物質的化學性質就是由構成它的原子所保持的.例如,水的化學性質就是由構成它的水分子保持的,構成水分子的氫原子和氧原子是不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而對金屬(如鐵、銅等)、固态非金屬(如碳、硫)、稀有氣體(如氦氣、氖氣等)這三類物質來說,它們都是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其中是不含分子的,所以它們的化學性質也就不是由分子保持的了,而是由構成它的原子保持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