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4 23:39:06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1

概述

量本利分析是研究企業在一定期間内的成本、業務量和利潤三者之間的内在聯系,揭示變量之間的内在規律性,為企業預測、決策、規劃和業績考評提供必要的财務信息的一種定量分析方法。

量本利分析的假設

(1)總成本由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組成;

(2)銷售收入與業務量呈完全線性關系;

(3)産銷平衡;

(4)産品産銷結構穩定。

一、量本利分析的基本關系式

息稅前利潤=銷售收入-總成本

=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銷售量×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二、邊際貢獻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邊際貢獻總額=銷售收入-變動成本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等是兩邊同時除以單價)

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單位變動成本/單價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2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3

例子

某企業生産某一産品,年銷售收入為100 萬元,變動成本總額為60 萬元,固定成本總額為16 萬元,則該産品的邊際貢獻率為( )。

A.40%

B.76%

C.24%

D.60%

【答案】A

【解析】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總額/銷售收入=(100-60)/100=40%,選項A

【知識點二】單一産品量本利分析

一、保本分析

利潤=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銷售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

1.保本點

保本狀态下,利潤為零,于是存在如下等式:

0=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保本銷售量=固定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

=固定成本/單位邊際貢獻

保本銷售額=保本銷售量×單價

【結論】

降低保本銷售量:一是降低固定成本總額;二是降低單位變動成本;三是提高銷售單價。

2.保本作業率

保本作業率=保本點銷售量(額)/正常經營銷售量(額)

例子:

根據量本利分析基本原理,保本點越高企業經營越安全。

【答案】×

【解析】保本點越高企業經營風險越大。

二、量本利分析圖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4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5

三、安全邊際分析

1.安全邊際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6

安全邊際量=實際或預計銷售量-保本點銷售量

安全邊際額=實際或預計銷售額-保本點銷售額

安全邊際量×單價

安全邊際率=安全邊際量/實際或預計銷售量

=安全邊際額/實際或預計銷售額

【提示】安全邊際或安全邊際率越大,反映出該企業經營風險越小。

西方國家企業經營安全程度評價标準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7

2.保本作業率與安全邊際率的關系

保本銷售量+安全邊際量=銷售量

保本作業率+安全邊際率=1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6

利潤=安全邊際額×邊際貢獻率

銷售利潤率=安全邊際率×邊際貢獻率

【提示】提高銷售利潤率的途徑:

一是擴大現有銷售水平,提高安全邊際率

二是降低變動成本水平,提高邊際貢獻率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9

例子:

某産品實際銷售量為8000 件,單價為30 元,單位變動成本為12 元,固定成本總額為36000 元,則該産品的安全邊際率為( )。

A.25%

B.60%

C.40%

D.75%

【答案】D

【解析】保本銷售量=36000/(30-12)=2000(件)安全銷售量=8000-2000=6000(件)所以安全邊際率=6000/8000=75%。

【知識點三】多種産品量本利分析

一、加權平均法

在各種産品邊際貢獻的基礎上,以各種産品的預計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權數,确定企業加權平均的邊際貢獻率,進而分析多品種條件下保本點銷售額的一種方法。

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Σ (某種産品銷售額-某種産品變動成本)/Σ各種産品銷售額×100%

綜合保本點銷售額×加權平均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總額=0

二、聯合單位法

所謂聯合單位,是指固定實物比例構成的一組産品

例如,企業同時生産甲、乙、丙三種産品,且三種産品之間的銷量長期保持固定的比例關系,産銷量比為1:2:3。那麼,1件甲産品、2件乙産品和3件丙産品就構成一組産品,簡稱聯合單位。

三、分算法

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準在各種産品之間進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種産品應補償的固定成本數額,然後再對每一種産品按單一品種條件下的情況分别進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在分配固定成本時,對于專屬于某種産品的固定成本應直接計入産品成本

對于應由多種産品共同負擔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則應選擇适當的分配标準(如銷售額、邊際貢獻、工時、産品重量、長度、體積等)在各産品之間進行分配。

鑒于固定成本需要由邊際貢獻來補償,故按照各種産品的邊際貢獻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為常見

四、順序法

按照事先确定的各品種産品銷售順序,依次用各種産品的邊際貢獻補償整個企業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産品的邊際貢獻補償完為止,從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種方法。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10

五、主要産品法

在企業産品品種較多的情況下,如果存在一種産品是主要産品,它提供的邊際貢獻占企業邊際貢獻總額的比重較大,代表了企業産品的主導方向,則可以按該主要品種的有關資料進行量本利分析,視同單一品種

【提示】

①确定主要産品應以邊際貢獻為标志,并隻能選擇一種主要産品。

②主要産品法計算方法與單一品種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知識點四】目标利潤分析及應用

一、目标利潤分析

(一)分析

目标利潤=銷售量×(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提示】目标利潤銷售量公式隻能用于單種産品的目标利潤控制;而目标利潤銷售額既可用于單種産品的目标利潤控制,又可用于多種産品的目标利潤控制。

【拓展】如果企業預測的目标利潤是稅後利潤

稅後目标利潤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利息] ×(1-所得稅稅率)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11

(二)措施

目标利潤=(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固定成本

通常情況下企業要實現目标利潤,在其他因素不變時,銷售數量或銷售價格應當提高,而固定成本或單位變動成本則應下降。

二、量本利分析在經營決策中的應用

(一)生産工藝設備的選擇

利潤=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二)新産品投産的選擇

【知識點五】利潤敏感性分析

一、各因素對利潤的影響程度

利潤=銷售量×單價-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

成本管理十大方法(成本管理-量本利分析)12

【結論1】某一因素的敏感系數為負号,表明該因素的變動與利潤的變動為反向關系;反之亦然。

【結論2】判斷敏感性因素的依據是敏感系數的絕對值絕對值越大,分析指标對該因素越敏感。

例子:

某公司生産和銷售單一産品,該産品單位邊際貢獻為2 元,2014 年銷售量為40 萬件,利潤為50 萬元。假設成本性态保持不變,則銷售量的利潤敏感系數是( )。

A.0.60

B.0.80

C.1.25

D.1.60

【答案】D

【解析】銷售量的利潤敏感系數即經營杠杆系數,經營杠杆系數=基期邊際貢獻/基期息稅前利潤=(40×2)/50=1.6。所以,選項D 正确。

二、允許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1.各因素變動率

2.利潤變動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