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9日,在北京大興區一間出租屋裡,坐在輪椅上的女人拿着身邊抱枕朝客廳裡沉默的丈夫扔去。
女人激動開口:“你敢說你情人節那天去哪兒了嗎?我都看見你和一個女人摟在一起了!”
男人朝女子走了兩步:“老婆,你冷靜...”
女人伸出手,指着男子大喊:“你别靠近我,我嫌惡心!”
男人沉默半響後開口:“你不接受,那我們就離婚吧。”
“離婚?”女子氣極反笑,“當初我冒着生命危險給你生了個孩子!你現在卻要和我離婚?”
“你還記得當初是誰在産房前痛哭嗎!難道當初的恩愛你全部都是演戲給我看嗎!”
這對正在吵架的夫妻是誰?女人為何冒着生命危險給男子生下一個小孩?如今,被抛棄的女人又該何去何從?
“耽誤病情,患上脊髓瘤”
“我的丈夫離開了我。”
當坐在輪椅上的女人說出這句話後,台下一片嘩然。
曾經她和丈夫是飽受人贊譽的真愛,如今為何會落到如此田地?
坐在輪椅上的女人叫做譚伊玲,她1985年9月20日出生于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陸川縣。
譚伊玲其實并非剛出生就已經癱瘓,她是家裡的第一個孩子,父母對譚伊玲抱有厚望。
在家裡的弟弟妹妹生下來後,自己還是個小孩,但譚伊玲已經擔起了長姐的責任。
父母勞作時,譚伊玲就帶着弟弟妹妹在家裡幫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等譚伊玲上小學後,她還開始下地幫父母幹活。
一家人生活和睦,姐弟間關系友善,就當譚伊玲以為自己會像普通小孩一樣長大時,意外卻突然發生。
1992年秋季,七歲的譚伊玲突然開始忍不住地咳嗽,還伴有打噴嚏的情況。
父母最開始以為譚伊玲是換季不适應,感染了風寒。
于是父母帶着譚伊玲去鎮上的診所,開了一些治感冒的藥物。
然而吃了藥,譚伊玲的症狀并沒有好轉,相反有變本加厲的情況。
那時候鄉村醫療設施不發達,譚伊玲家在農村,父母沒錢把她帶到市裡的醫院看病。
加上譚伊玲的症狀隻有咳嗽感冒等,沒有引起父母很大的重視。
為了“止咳”,父母聽信了村裡老人的偏方,用土方法把譚伊玲的咳嗽強行壓了下去。
雖然咳嗽停止了,但譚伊玲夜晚躺在床上時,總感覺自己的胸口悶得慌。
譚伊玲年紀小,她覺得應該是自己白天和同學打鬧太兇導緻胸悶。
她不想讓父母擔心,便一直沒有把這個事情告訴父母。
使用偏方後,譚伊玲沒有再出現咳嗽不止的症狀,一家人也就把這件事情抛于腦後。
發現譚伊玲毛病的人,還是譚伊玲小學時的老師。
在譚伊玲九歲時,學校的老師安排班裡的學生在戶外開展活動。
這個老師是前不久從城裡新來的老師,之前沒有教過譚伊玲。
細心的老師發現譚伊玲在活動時不太對勁。
不像别的孩子奔跑那麼輕松,譚伊玲的四肢不太協調,運動時看起來很吃力。
見多識廣的老師感覺到了不對勁,在當天晚上就告訴譚伊玲的父母,最好帶譚伊玲去正規大醫院檢查一下。
譚伊玲的父母吓壞了,之後迅速帶着譚伊玲來到了市區裡的大醫院做檢查。
醫生告訴譚伊玲父母,幸好來得及時,要是再晚一些,譚伊玲就沒救了。
譚伊玲患的是脊髓瘤,因為沒有及時就醫,現在哪怕治療也無法全身康複。
在手術後,譚伊玲下半身會失去知覺,未來都隻能躺在床上度日了。
而且因為發現得太晚,譚伊玲未來每隔兩年,都需要進行一次手術,直到她完全康複為止。
得知女兒病況的父母感到痛心疾首,如果他們早關心女兒一點,女兒的病情就能減輕一些。
雖然家裡貧苦,但出于對女兒的愧疚心,譚伊玲父母沒有猶豫,就簽署了手術同意書。
“跟着妹妹到北京,開啟北漂之路”在譚伊玲手術後,她果然和醫生所說的一樣,每天隻能癱瘓在床,連基本的生活都無法自理。
最開始的那段時間,譚伊玲感覺自己是全家人的拖累,她每天都郁郁寡歡。
察覺到了譚伊玲的不對勁,家裡的父母弟弟妹妹輪番上陣,大家都在開導譚伊玲,讓她樂觀面對生活。
譚伊玲的父母為了能讓譚伊玲開朗起來,給她買了輪椅。
坐在輪椅上的譚伊玲終于不再被困在小小的一張床上了。
可譚伊玲還是無法再去學校裡讀書。
為了能夠識字,譚伊玲便拜托上學的妹妹和弟弟,每天晚上都給她“開小竈”。
譚伊玲奢求的不多,她不期望自己能夠考入大學,她隻希望自己能夠多認幾個字,以後不要成為一個文盲。
家裡的父母都要賺錢,弟弟和妹妹還有上學,家裡沒有人能夠時時刻刻照顧譚伊玲。
譚伊玲便學着在輪椅上照顧自己,她學會了在輪椅上洗菜、做飯,甚至包攬了全部的家務活。
2008年9月,譚伊玲的妹妹要前往北京讀書。
這時候的譚伊玲已經23歲了,可她還沒有出過遠門,一直靠父母養着。
譚伊玲也想要見識一下大城市,她想要去北京打拼。
好不容易勸動了擔心的父母,譚伊玲跟着妹妹一起來到了北京。
但北漂之路并不像譚伊玲想得那麼簡單。
她沒有學曆,甚至連一副健康的軀體都沒有,譚伊玲四處碰壁,連在北京守大門的工作都找不到。
但譚伊玲都能夠走出癱瘓,又怎麼會被職場上的碰壁打敗呢?
她四處廣投簡曆,還在路邊上開始擺起了攤。
在聽說譚伊玲的事情後,有節目組想要深入了解譚伊玲的生活,這檔節目是專門記錄殘障人士生活的艱辛。
節目組聯系上了譚伊玲,他們給出的薪資十分優渥。
但譚伊玲不相信,她覺得節目組是為了騙錢。
在節目組多次自證後,譚伊玲才同意對方拍攝自己的日常生活。
譚伊玲四處碰壁的求職路、殘疾卻能把自己的生活整理得井井有條...她生活的一切都被記錄到了視頻中。
“找茬中的愛情”當譚伊玲的紀錄片出來後,有不少觀衆都被譚伊玲頑強不屈的精神所感動。
然而也有小部分人,堅信譚伊玲的生活,隻是為了走紅在作秀。
未來成為譚伊玲老公的高淵也是小部分人群中的一員。
高淵當時在南京做銷售,為了能夠“打假”,他請了假,專程跑到北京來尋找譚伊玲。
跟随着節目裡譚伊玲留下的住址,高淵不請自來,敲開了譚伊玲的家門。
雖然知道對方是來找茬的,但譚伊玲還是熱情接待了高淵。
譚伊玲将高淵帶到了自己在北京租的房子裡,她拖着殘疾的身軀,為高淵準備了豪華的大餐。
目睹譚伊玲所作所為的高淵這才明白,原來譚伊玲并非作秀,而是真的有這麼堅強。
想到自己身體健全,每天卻吃着泡面度日,高淵當時感覺自己的臉都已經紅透了。
他感覺很羞愧,譚伊玲隻是身體上的殘疾,而自己卻無故質疑她,就是精神上的殘疾了。
高淵在北京待了一段時間,他和譚伊玲相處過程中,逐漸被這個樂觀善良的女孩吸引了。
高淵還陪着譚伊玲去路邊擺攤,他向譚伊玲表達了自己的心意。
但譚伊玲卻被高淵喜歡自己這件事吓得不輕。
高淵身體健康,還是家裡的獨生子,他的父母都是技術工人,家庭條件優渥。
而且高淵讀過大學,和沒有學曆的自己完全是兩個世界的人。
譚伊玲果斷拒絕了高淵,她還對高淵冷臉,希望高淵能知難而退。
但高淵一直锲而不舍,他為了追求譚伊玲,還辭去了南京的工作,在北京找了一份新工作。
高淵稱自己不嫌棄譚伊玲的殘疾,對他而言,譚伊玲有着全世界最美麗的心靈。
譚伊玲被高淵的堅持感動,她在高淵的苦苦追求下,同意了兩人交往的請求。
高淵的父母聽說兒子找了個殘疾老婆時很生氣,當即就要飛到北京來拆散這對情侶。
然而當時高淵的愛正濃烈,他在父母到來前,帶着譚伊玲去領了證。
生米一下子煮成熟飯,連高淵的父母都無法再說些什麼。
“冒着生命危險生子”
譚伊玲和高淵結婚後,她總是感覺内心很愧疚,她覺得高淵娶自己這樣的老婆是受委屈了。
當時在高淵的幫助下,譚伊玲也成為了銷售公司的一名員工。
她的口才很好,為人熱情,每個月的工資加提成能有快一萬五的樣子。
可譚伊玲還是覺得應該補償高淵。
高淵平時很喜歡小孩,思來想去,譚伊玲決定給高淵生一個孩子。
高淵最開始很不同意譚伊玲的想法,但譚伊玲固執己見,高淵隻能帶着她來到醫院做檢查。
醫生告訴夫妻倆,譚伊玲的情況很特殊,她無法順産,隻能選擇剖腹産。
而且由于譚伊玲脊髓有問題,在生産過程中,譚伊玲還必須忍受疼痛,無法打麻藥。
因為手術太過危險,高淵讓譚伊玲不要生子,但譚伊玲還是冒着危險選擇了懷孕。
2012年5月17日,譚伊玲被推進了手術室。
譚伊玲的情況很特殊,醫院裡的專家都出動了好幾個。
然而譚伊玲生産過程依舊持續了很久。
聽着手術室内女人痛苦的喊聲,高淵在走廊外跪地痛哭。
他哭着說道:“當初都叫你不要生了!你要是出意外走了,我也不活了啊!”
好在譚伊玲挺了過去,她為高淵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兒子。
在兒子出生後,譚伊玲辭職做了兩年的全職太太。
之後她又回到了公司原本的銷售崗位。
懷孕并沒有降低譚伊玲的業務能力,複崗後,譚伊玲仍然是公司裡連續霸榜的銷量冠軍。
“離婚後簽約主播”2019年,兩人的愛情終究沒有熬過七年之癢。
丈夫高淵婚内出軌,奔向了别的女人柔情蜜意的懷抱,而譚伊玲在失望後,選擇與丈夫離婚。
高淵不願意撫養兩人的兒子,選擇把兒子留給了譚伊玲。
愛情遭遇不幸,事業也沒有眷顧譚伊玲。
她原本在的銷售公司,因為結構優化進行裁員,而殘疾的譚伊玲是第一批在裁員名單上的員工。
原本撫養孩子的譚伊玲生活就比較艱難,在被裁員後,她連孩子都撫養不起了。
因為沒錢,譚伊玲隻能将好不容易生下來的孩子,交給了高淵的父母撫養。
譚伊玲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疏遠。
獨身的譚伊玲住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費住房裡,她沒有被一系列打擊打倒,她又開始重新尋找工作。
譚伊玲最大的願望就是,找到工作,掙錢後把孩子接回來。
2021年11月3日,譚伊玲參加了山東衛視熱播綜藝《求職高手》。
當天的嘉賓有天音互動董事長,他被譚伊玲的真誠打動。
譚伊玲雖然沒有文憑,但她性格樂觀,為人獨立,之前還有着豐富的銷售經驗。
董事長邀請譚伊玲來到天音互動,成為旗下的主播。
加入天音互動後,譚伊玲開始跟随着公司人員,進行入崗前培訓。
雖然學習進度不像年輕人那麼快,但譚伊玲還是一步步學習着直播、剪輯等技能。
公司預計,如果一切順利,在2022年3月份,就會讓譚伊玲開始正式進行直播。
如今,譚伊玲的孩子還在爺爺奶奶家裡住着。
但譚伊玲已經和孩子約定好,今年暑假過後,等譚伊玲的工作穩定下來,就把孩子接到自己身邊。
譚伊玲将自己形容成烏龜,她殘缺的肢體,就像是壓在烏龜身上的重殼。
可殘疾并不能阻擋她前進的步伐,哪怕譚伊玲走得很慢,她也要一步步朝着未來前進。
譚伊玲的“烏龜”精神适用于我們每一個人。
哪怕生活再不容易,背上的重擔再大,生活總要前行!
祝願每一個和譚伊玲一樣有着烏龜精神的人,未來都會越來越好!
——END——
文 | 火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