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的象形文字長什麼樣?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火的象形文字長什麼樣?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人喜歡稱自己為炎黃子孫,把遠古的炎帝和黃帝敬為先祖。那麼,炎帝和黃帝的名稱是從何而來的呢?今天我們來講講炎字。
甲骨文的炎是一個會意字,它由上下兩個火疊加在一起組成。火是個象形字,就像一團正在燃燒的火焰,兩個火疊加起來,當然燃燒得更為猛烈了,所以它的本義就是大火。《尚書》中說“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後面這句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已經是一個成語了,表示好壞不分,同歸于盡。前面這一句是什麼意思呢?“昆岡”就是昆侖山,傳說中中國古代生産玉的地方。火和炎連用,昆岡這座山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山裡的美玉和石頭一起都被焚燒殆盡了。
金文的炎字承續了甲骨文的字形,但是由于書寫工具和器物的原因,它的火苗形狀更加的飽滿。到了秦朝,小篆的炎已經抽象化,線條很規整,形體也更美觀。
隸書和楷書則進一步符号化,和今天的炎字沒有什麼區别。
火焰燃燒都會産生熱量,炎字由大火的本義又引申出了熱的意思,它用于天氣,表示天熱。比如我們現在經常說夏天裡烈日炎炎,這裡的炎就表示太陽光照的灼熱程度。夏天的太陽直射大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傳》裡有一首歌謠,“烈日炎炎把火燒,野田稻禾半枯焦,農夫心内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說的就是夏天太陽威力太大,把農田裡的稻禾都曬死了,農夫呢,急得心裡被熱水煮一樣,貴族富人們隻是搖着扇子來求清涼。可見對靠天吃飯的農民來說,炎熱的夏天給他們帶來的傷害可比每天待在房子裡的貴族要嚴重得多。
炎字用于人體就表示體熱,指人的體溫升高引起的炎症。我們經常說咽喉炎、肺炎、胃炎,都是身體受到有害的刺激而引起的一種局部的紅腫、發熱、疼痛。所以平時大家一有嗓子疼,就覺得是上火了,發炎了,要吃清熱消炎的藥來解除病症。
那麼炎黃的炎是不是也和火有關呢?傳說炎帝就是神農氏,以火為德,他的部下就稱他為炎;黃帝屬土德,土地是黃色的,他就被稱為黃了,炎黃二帝就這樣得名。後來漢代的陰陽五行學說盛行,五行家們用金木水火土來匹配各個朝代,他們說漢朝承繼了炎帝的火德,應該在秦朝之後獲得天下,所以後人也用炎漢來表示對漢帝國的敬稱,還有一個詞炎運,專門用來指因火德而興的帝王之業。
其實,炎帝和黃帝時期可能正處于原始社會從畜牧業向農業轉型的階段,原本人們獵取動物,采集野果用來填飽肚子,後來大家學會了栽培植物,就不用到處跑來跑去,開始定居了。他們把草、樹割掉砍掉,放一把火焚燒山林,燒得的灰燼用來做肥料,開始了原始的農業生活。這個炎字大概正好就體現了當時人們對火的崇拜和重視,所以把他們的部落首領命名為炎。黃帝大約是當時大力發展農業生産的部落首領,他非常注重農耕,他觀察天文,制定曆法,力求讓山川土地多産糧食,養活更多的人,最後就成為了農業社會的強者,甚至打敗了炎帝的部落,統一了周邊地區,成為華夏民族的始祖,人們就用土地的顔色來尊稱他為黃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炎帝和皇帝在華夏文明史上的重要作用,後世的人們就自稱為炎黃子孫了。
下期預告:
明天的節目中,武漢大學文學院講師陳練文将繼續為我們解讀跟夏季有關的漢字——暑字。在漢語中,暑和熱有什麼樣的聯系和區别?暑假是學生們的最愛,為什麼不叫夏假而叫暑假呢?漢字解密,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