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英國時間早晨11點,中國時間下午6點,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将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舉行。
圖源:英國王室網站
這是在丘吉爾之後,英國近60年裡首次舉行國葬,倫敦預計有超百萬人前來送别。
按照女王生前的決定,她的靈柩将被運往溫莎城堡,長眠于聖喬治禮拜堂中,那裡安葬着她的父母,以及去年離世的先生菲利普親王。
至此,人們将送别這位曆經半個多世紀,任命了15位英國首相的君主。
截圖自CNN,女王靈柩抵達白金漢宮
葬禮過後,英國人将面對新的現實: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以及,君主和首相在同一周更換帶來的不确定性……這在英國曆史上,并不多見。而同時,女王逝世當天,英聯邦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反對君主制的聲音已起,加上蘇格蘭獨立的聲音,對于即将前往英國和聯邦國家留學的孩子們,意味着什麼呢?
最近,我們也陸續看到家長和孩子們的一些問題,例如,對簽證會有什麼影響?未來留學和生活會發生什麼變化?
無論您的孩子已經身在英國,還是考慮到英國學習,面對未來的種種“不确定性“,該做哪些心理和生活的準備?這篇談談我們的一些觀點。
短期:留學大概率不受影響,
大學或擴招國際學生
在未來的12個月裡,并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留學将受到負面影響。
一些可能存在的影響,主要在存在于流程方面,由于女王離世,英國的靜默期及國定假期,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簽證的審理時間。但随着葬禮結束,公共服務将回歸日常。
而儀式過後,英國告别了一代人的精神凝聚力,加上經濟生活裡的種種嚴峻問題,在未來一段時間裡,人們将繼續面臨生活上的挑戰。
英國中短期内是什麼狀況呢?
英國目前的通脹是40年裡最高,上周雖然有短暫的回落,但經濟學家們仍然認為,英國在面臨衰退。
根據花旗銀行的預測,英國通脹率可能在2023年1月升到18.6%,而去年,全球通貨膨脹率約在4.3%。
不斷上漲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可能在短期内不會大幅回落。
有人說,今年将會是一個嚴冬,普通家庭快要開不起暖氣了……
對于已經來到英國,以及即将前往英國留學的家庭,建議持續關注未來幾個月裡,新任首相出台的一系列關于稅收、利率的措施。這一任首相的風格,不排除一些相對激進的措施,同時可能影響到彙率·。
而在經濟受到挑戰的時候,英國的學校已經先行一步,開始算經濟賬了。
根據《每日郵報》的報道,多所英國大學宣稱,計劃在未來招收更多國際學生,用以增加收入。
這些年,英國大學已經不斷擴招國際學生,來為學校增收。根據倫敦政經和倫敦大學學院公布的數字,在這兩所學校裡,已有超過半數的學生來自海外。
不過,擴招國際學生,是不是一個利好消息?目前還有待觀察。
一方面,學校增加了國際學生名額,對于準留學生來說,當然意味着機會;但另一方面,更多的國際學生到來,就業和實習的難度更大了。
尤其是,擴招國際學生,已經擠占了英國本地學生的名額。來自本地家庭的不滿,可能會給新政府施壓,收緊工作簽證,優先保證本地人就業。
近來一些家庭棄美投英,是因為2019年英國恢複了PSW (Post-Study Work) 簽證,這個簽證允許畢業生繼續在英國待2年,找工作和實習,提升知識和能力。但大家也許記得,在2012年,這個簽證曾經被取消。未來這個簽證是否會一直存在?新首相會不會有意識地出台不同于前任的措施?短期概率很低,長期尚不确定。
對于正在做規劃的家庭來說,建議把目光得更長遠和靈活一些,尤其關注孩子跨領域、持續學習的能力,無論政策如何變化,都可以找到鍛煉自己的機會。
而對于身在英國的留學生來說,女王離世,仿佛失去了一個“穩定器”,加上當地經濟的挑戰,這個冬天,優先要考慮的,依然是生活成本上漲多少的問題。
該如何應對呢?
學費和食物方面的開銷,比較難以節省。但找到一個好房子,卻可以節省相當一部分的能源開銷。
英國無論租房,還是買房,都有一個叫做EPC的文件,建議積極跟中介索取。這個EPC (Energy Performance Certificate),是房屋能源消耗效率經過評估後出具的證書。通俗講,它可以告訴你,這個房子有多保暖。
EPC 評級模闆
在英國,房子會經過嚴格的節能與消防安全等等評估。其中,能源評級為A,說明房子很節能,保溫效果好,暖氣并不需要全天開,屋裡依然可以保持溫暖。而很多老房子,雖然是維多利亞時代建造的,由于做過保暖改造,能源評級也可以達到A。
這裡多說一句,老房子也是英國文化的象征之一。一些維多利亞時期的住宅,你可以從一進門起,便感受到曆史的延續。比如,進門處标注的年代、客廳裡的壁爐,陽台的裝飾花邊……而同時,住宅内部往往做了現代化的改造,有舒适的席夢思、現代化的廚具(英國要求房東配置好)等等。那些房子就像走過近百年時光的女王一樣,傳承又發展着。當孩子在那裡上學,體驗既有傳承,也有創新的生活,也是擴充人生經曆的一種方式。
長期:女王不是“吉祥物”,
英式秩序體面依然延續
女王離開,對英國和英聯邦國家,會帶來什麼長期影響,這些影響,對留學生家庭意味着什麼?
要探究這個問題,我想,有必要談談,女王是不是一個“象征意義“的存在?
在一些公衆号裡,有留言形容女王是一個“吉祥物“,仿佛某種漂亮的存在,給人們一個精神上的寄托。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
英女王擁有九項重要的權力:開啟議會(英國最高立法機關)、簽署通過法案、任命首相、赦免罪犯、簽發護照、統領陸海空三軍(女王二戰時曾在軍隊服役)、對外宣戰(英國唯一有權宣戰的人)、解散議會、授予榮譽稱号。
但大家似乎沒有看到她在權力面前的“存在感”。在君主立憲的體系裡,你如果分析她70年裡所做的,可以看到,她兢兢業業的表達了一種智慧:不過度、不自我;有秩序、有責任;有妥協,也有堅持。
在1991年的電視直播聖誕緻辭中,女王說:“我們不要把自己看得過高,誰都無法壟斷智慧”。
如果你曾在英國的學校裡學習,你會看到,教授們也體現着這樣的理念,他們大部分人對于知識和傳統的尊重,授課時的嚴謹,遠高于針對個人的誇誇其談。
而這種英國式的謹慎與理性,在英女王身上得到了放大。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說:“盡管她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女性之一,但人們對她的個人觀點,幾乎一無所知。“ 她把個人的觀點,包裹在了謹慎行事,以及留有餘地的政治智慧裡面。在長達70年的公衆生涯中,她把自我,遠遠讓位于理性、責任與傳統。
《金融時報》說:“她證明了責任、尊嚴和服務不是一句空話。”
在英國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也可以感受到這種“回避過度表達自我”和“顧及他人感受“的文化。
很多準留學生的家庭,會把英美放在一起考量比較,而它們也确有不同。
在美國式的社交裡,你會發現人們第一次見面,可以很自然的交換名字,然後喋喋不休的從各自的工作,聊到今日趣事,以及各自的娃和狗。在美國文化裡,表達自我,是很自然,也是受到鼓勵的。
但對于英國人來說,在公共場合表達自我,是一件讓人尴尬的事情。于是,英國式的社交會常常圍繞天氣展開,因為天氣不涉及種族、信仰、個人生活境況等等,最為中立,不容易讓人尴尬。在雙方還不熟悉的時候,聊天氣,不容易冒犯到對方。
英國人類學家福克斯,曾在書裡“自嘲“地說:兩個典型的英國人,會在聊了半天天氣之後,都還不知道對方叫什麼。
美國的學校在選人時,會特别重視孩子的自我表達和社交能力;而英國學校選擇學生,可能會出一些思辨題,考察孩子知識的深度、推理和邏輯能力。英國學校裡,也常看到一些好像《哈利波特》裡的赫敏那樣,喜歡鑽研問題,在曆史書裡尋找線索,不一定擅長體育和演講,有點nerdy(書呆子)的男生女生。他們喜歡用證據、線索、推理,而不是個人的喜好,來解釋問題。
在文化多元融合中,即便這種“英國氣質“不再是人人皆有的。但是,它依然是英國非常典型的一種特質,即使沒有了女王,英國式的體面和嚴謹,也已深入到了很多人的骨髓裡,尤其是,英國教育機構的DNA裡面。
再說秩序。在追思女王的10天裡,從英格蘭到蘇格蘭,數以萬計的民衆前來悼唁,數以千計的鮮花,瞻仰靈柩的隊伍要排隊長達30多小時。但這一切以一種安靜、有序、有儀式感的方式進行着。
女王的葬禮,早在多年前,就已做過多次的預演,确保這一天到來時,一切可以有序的進行,而女王本人也參與并給予意見。一個人對于死亡的回避與恐懼,不再是“個人化的“,而是讓位于公共的秩序與理性。
在英國的超市裡,盡管面臨着物價飛漲,但你很難看到人們為了減價商品,争搶吵鬧;相反,人們依然會主動謙讓于别人,排隊結賬時仍然有序。
我的一位英國朋友,在英國新冠最厲害,出門風險很高時,依然拒絕囤貨,理由是,如果自己超量購買了,别人就可能買不到了。
所有這一切,與其說是一種教養,不如說是對于“秩序性”的一種遵從。這種秩序性體現在,在風平浪靜時,便預知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盡可能提前周密的安排;而當問題出現時,盡可能遵從秩序,顧及他人,避免雪上加霜。
當孩子進入英國的學校和公司裡,往往會有更深的體會。無論執政者如何更叠,英國的商業與學校機構等,已經通過繁複而嚴謹的規章條例,将“秩序性“貫徹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未成年孩子入學時,可能會填寫很長的表格,涵蓋了各類信息,包括過敏信息等;如果孩子有閱讀障礙等特殊情況,學校會根據這個孩子,做特别的安排;到英國辦理銀行開戶,也同樣會有一套複雜的程序,确保銀行和客戶本人的安全,卡片不會當天拿到;而孩子落地後,要注冊NHS(英國國民醫療系統),在就近診所,指定一位家庭醫生,未來會先到她那裡問診,她會保存和追溯孩子的身體情況……盡管在執行過程中,有人會抱怨效率,也會遇到專業度差異的問題,但這一套秩序,從機構層面,讓行事有曆史或事實依據,盡量保證“嚴謹、穩定”。
而女王,正是這一套規則的體現者。那麼,如何保證秩序,不會變成僵硬和教條?這要說到,以女王為代表的,英國式的“妥協和堅持”。
在70年的曆史風雲裡,女王在社會變革中,采取了既延續傳統,又做出革新的做法。無論是利用新的媒體形式與民衆互動,還是戴安娜離世後,女王體察民衆情緒後做出的反應,或者倫敦奧運會上,她與邦德合作完成的“幽默跳傘”……這些大家能夠看到的細節,都讓她的形象既有王室尊嚴,又不失親切。
而在公衆看不到的層面,她同樣發揮着不同尋常的影響力。
女王一直保持着每周與首相面對面例會的慣例,這些會議,是完全私密的,不做任何記錄,确保首相可以暢所欲言,而女王可以給與“建議”,卻并不留存任何做事的記錄,書寫個人的功過。
就像澳大利亞創辦的獨立新聞與研究刊物The Conversation說的:“就像最好的魔術師一樣,女王的魔法是讓真實的動作不被公衆看到,同時保持無所事事的樣子。”
根據前首相布萊爾的回憶,女王每周二與他的例會,是他可以放心交談的時光。女王有時會提出另一個見解,由于她曆盡政壇和社會變革,會有不同的思路,帶來啟發。
而《衛報》評論說,女王代表了一種軟實力,她知道何時該展現帝王的尊嚴,而何時會像一個慈祥的祖母。
這一系列的動作,公衆往往看不到,卻對于當事人,以及曆史的進程,發揮着作用。
在英國生活的人,也會熟悉這樣一套既妥協、又堅持,且不過度彰顯個人的做法。比如,在英國曆經百年的公司裡,往往有着各種Committee (委員會),成員是來自多個部門的高管。每當一項變革需要讨論,或者新的制度推出,需要經過委員會的成員讨論。這些成員好像女王一樣,對公司治理提出“建議”,但并不直接幹預變革者的決策。最終,很多政策是“妥協”的結果。變革發起者,以及委員會成員,都會聽取對方,做出一定程度的折中。
在英國曆史進程中,女王與首相之間,是否也有類似的折中和妥協?不得而知。但我所經曆的英國式治理,人們往往不會直截了當的、全盤否定對方,而是會聽取個中原因,尋求一個相對中立的解決方案。
一方面,對于那些亟需變革的事情,這會影響到效率和創新;但另一方面,它極大程度避免了因為某一個人的想法,而把機構帶往極端,以及,創新是有所依據的,不是盲目和主觀的。
今天,數以萬計的民衆聚集在倫敦,送别遠行的女王。與其說是送别一國君主,不如說,這份尊敬與懷念,來自于對于“理性、責任、傳承、不誇誇其他,且顧及他人”的文明的尊重。
女王,就像她所尊崇的,把個人的高位,放在了智慧之下。而她所代表的“秩序性、穩定性”,在英國幾個世紀的發展中,也已通過法律、制度、教育和文化,融彙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對于孩子來說,這份智慧,相信也會幫助她駕馭人生的風風雨雨。無論世界如何變遷,智慧和理性永遠不會過期,且曆久彌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