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父親
文/周緒維
有一種愛,是無言的,無私的,它溫馨而又牽腸挂肚,沒有半點雜質,讓人無法割舍;有一種愛,是純粹的,純潔的,它熱烈而晶瑩剔透,讓人癡情着迷。這種與日俱長的愛,往往無法細訴,無法描摹,無法衡量,無法抗拒,也看不見、摸不着。然而,它卻無時無刻不在肆意地洶湧澎湃,它卻能讓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無窮的力量,無窮的厚度,無窮的堅韌,使你越體會越有分量和厚道,一生一世離不了,它就是寬廣無邊的父愛。—題記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驅使,長久以來一直想寫一篇有關父愛題材的文章,以此好好地回報天下浩蕩無邊的父愛,因了諸多原因和藉由,一直未能随筆。總覺得父親為了我們受了一輩子的操勞,而他們卻從未好好享受過生活賦予的甜蜜與美好,甚至為自己渴求過一點什麼。隐隐然地,心中感覺老是好像缺少點什麼似的,也一直存有一種莫名的空虛。歲月悠長,父愛綿綿。有一句話剖析地很透徹、刻骨銘心:子欲孝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随着父親年齡與日俱長,這句話語好像刀子一樣,不經意間輕輕地刺痛了心房,越發地催我慌張和忐忑不安。時間在清淺的日子裡從指間悄悄流逝,端午節剛過,晚飯後閑逛中突然看到超市裡張貼的大版面溫馨海報,上面配着萌态可掬的卡通圖形和幾行短小優美的文字注釋,文字我記不太清,字義大意是:父親是一座山,父愛恩重如山,他用高山般的巍峨胸懷為我們遮風擋雨;父親是一座橋,父愛敦厚結實,是他用大橋鋼鐵般的堅韌身姿為我們擎起重擔,負重前行……,歲月沉澱了星光,時間催老了歲月,如今父輩們正在慢慢變老,最是需要兒女情長話短的陪伴和孝敬,又到父親節,買上禮物回家看看,您需要的一切,店小二(我們)都給您準備好了!乍看這則廣告,我不禁眼前一亮,且不說這則創意獨特、意境新穎的廣告從文案設計上抓住和吸引了顧客的眼球,極力遊說顧客的購物欲望,單是那獨具匠心駕馭父愛感召顧客的宣傳噱頭,就深深感召并打動了我,讓對父愛的崇敬、感懷在心底開始泛濫,使得我不由心頭一顫。于是乎,匆匆給父親買上節日禮物,然後就有了下面的文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可過得真快啊!女兒轉眼間也上初中了。自從女兒上學後,為了方便照顧我們的工作、生活,父親從老家義無反顧地搬到城裡,雖然内心舍不得老家,但是還是毫無怨言地與我們住在一起,無論嚴寒酷暑還是刮風下雨,風雨無阻地替我們接送孩子上下學。幾十年風的雨搖曳已随春夏秋冬的輪換湮滅在成長記憶河床的深處,雖然與父親是那麼近距離地相處生活,但是我卻從未以旁觀者的身份從另外的角度和視角去端詳、觀察和仔細審視過父親,用心去感恩父親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總覺得這是父母的應盡職責。父親有早睡早起的習慣,一日清晨,我還徜徉在睡夢裡,朦胧中隐隐地聽着有種輕微摩擦地闆踢踏、踢踏、……踢踏的聲音。什麼聲音?我心裡正納悶着,恍然間我醒悟過來這不是父親蹒跚着走路的腳步聲嘛。哎!父親年齡大了,走路的腳步再也沒有以前那樣矯健和輕盈。這樣想着,我心中莫名地有點獨怆然而涕下的感受。蓦然間,突然發覺父親蒼老了些許,眼睛花了,兩鬓泛白,牙齒也磨光了,似乎個子也變矮了些許……,作為子女以前我卻渾然未察覺得那麼仔細,内心隻是感覺父親老了。盡管父親總是說,我的體力還行,身子骨硬朗的很,覺得他自己還很年輕,當然這是父親的一種樂觀面對生活的态度和豁達向上的積極心态,他隻是不想讓我們兒女過多的為他擔心。他說隻要你們好好地努力工作,美滿幸福得過好自己的日子,我和你母親也就放心了。天下父母心,多麼簡單、質樸、無華的語言,像一把無形的鞭子時刻鞭策激勵着我去努力工作,盤點好自己的生活。
時光蹉跎了歲月,日子沉澱了親情。父愛俨然點點滴滴的生活調味品,将日子烹調地有滋有味。父親是一名老教育,年輕時寄宿幾十公裡的外地工作,那個年代物資極度匮乏,父親一心顧着教書,長期不規律的飲食生活,加上當時生活條件差,便慢慢落下了慢性胃炎的病根。此後幾十年來時好時壞,為此父親也吃了不少西藥和草藥調理,母親也費盡心思鼓弄了一些民間偏方,可見效甚微,父親的胃疼依然如故。有時,看到父親因胃疼備受煎熬的情景,而自己卻不能為他減輕痛苦,總是感覺内心很慚愧,我想作為子女這也許是最大的遺憾。後經多方打探尋得一個知名老中醫,開了一些藥方。另外,老中醫闡釋中醫辯證理論說吃啥補啥,囑托我們在服用中藥的同時,可以用砂鍋焙制豬肚煲薏仁米能滋養保健并治療慢性胃炎。于是,我到超市專門買了一個砂鍋,差不多每次回家我們子們幾個都會買上豬肚帶回家,但父親老是說不要亂花錢,說想吃的時候我可以自己買,而父親舍不得錢,很少見到他自己買過。但是,父親卻沒有因為胃疼耽誤過一刻工作。記得小時候,家裡存放照片的相框都是父親獲得的教育先進工作者或教學先進個人獎勵的鏡框。父親工作業績突出,每年都會受到上級教委或主管教育部門表彰或獎勵,我們都能為有一個這樣的父親而自豪。
以前聽奶奶多次說,父親每次從學校休息回家,返校臨行前奶奶總會用花生油炒上一壇子鹹菜讓父親捎上,這一壇子鹹菜可是父親一個禮拜的菜肴。簡素清淺的日子雖苦,但是生活總會讓人感恩、感謝不經意間遇到的一切美好。看到父親這樣努力工作,并用心地給孩子們備課、講課,父親寄宿學校附近有好心的村民總是隔三差五的送一些青菜、稀飯,甚至有時候送一些剛出鍋的熱水餃,這對父親而言那就是一頓奢侈豐盛的可口大餐。現在,偶爾提起那些逝去的歲月,父親總是感慨萬千,言語間不由得洋溢出感謝那些曾經幫助過他的村民。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星光不負趕路人。不久後,父親因教學成績突出和教務業務能力強,被教委推薦擔任我們那個鄉鎮小學教育負責人,全面負責全鄉鎮教師、教學與教務管理工作,這是父親兢兢業業用汗水換來的政績,這是後來的事情暫且不提。
東漢文學家王符說過,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父親的生活很簡樸,也許是過慣了以前的苦日子,從來不舍得亂花錢買東西,特别是為自己買東西,這也是幾十年來養成的習慣,也許這就是他們那一輩人骨子裡純樸、務實、節儉的秉性。父親從不注重衣着孬好,但很講究和注重衣服穿着,衣服即使再舊也洗得幹幹淨淨。這讓我們有時候也很不理解,但父親卻怡然自得,讓我們也勉為其難。平素裡,偶爾姐姐們或妻子給父親買件衣服,父親總是先問花了多少錢,了解了父親的脾性,我們就往價格低處說,但有時也會失算。假如他認為價格不菲,就總是西挑毛病東挑刺地說不太合适之類的話語,并極力勸說我們退回去。
父愛是一種大愛無疆的人間真情,像故鄉石橋旁小溪裡潺潺的清流,汩汩而出,一頭繞着深深父愛,另一頭牽着兒女情深。至今猶記,中學語文課本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作者以白描手法,用豐沛、飽滿、細膩的情感,通過先後四次細緻入微描寫車站月台與父親送别時的背影,瞬間讓無私的拳拳父愛、高尚的父子情深镌刻地淋漓盡緻,讓父愛的種子在作者心間播下、發芽,随風化雨,跌落世間,随春光秋月一起瘋長。最令我動容和記憶猶新的是那段描摹父親蹒跚着身子爬過鐵栅欄買桔子時的情形: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隻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
上學那會兒,每每讀到這段感人肺腑的句子,特别是那一連串惟妙惟肖的動詞:蹒跚、探、穿、爬、攀、縮、傾恰如其分地運用,刻畫了父親雖模糊卻清晰的魁梧身影。引起了讀者強烈的共鳴,父親那偉岸慈愛的高大形象,在每一個讀者腦海裡萦繞和盤桓。那是一種源自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地呵護,有時一颦一舉甚至于一個眼神就足以讓我們為之動容、感懷和潸然落淚,是它讓天地間的父愛變得那樣地純潔、自然、質樸而又扣人心弦;讓父愛升華為一種無私奉獻、責無旁貸的責任、任勞任怨、不求回報的寬闊胸襟和對兒女的綿綿挂念;使父愛彙集成每個兒女心底間涓涓流淌地溪流,緩緩落在浩瀚無邊父愛的海洋裡……
随着年齡漸長,偶去車站送别,也經常看到在離别站台的栅欄邊或鐵道旁,父子依依惜别而又彼此放心不下的那種無法言語的情景和催人淚下的畫面,父子彼此不斷地回望對方,直到列車啟動的汽笛聲戛然響起,兒子将頭從車窗探出,不斷地揮手示意讓父親回去,可父親随着徐徐開動的列車奔跑,直到漸行的列車遊離出模糊的視野……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我想,這可能就是天底下笃厚、木讷的父愛吧,隻不過父親将它默默地裹藏于内心而已。
生活是一本厚重的苦難史,打開它總是催人勵志奮進。但是,生活的苦難,在父親眼中卻是有滋有味的。爺爺奶奶生育有五個子女,父親排行老三,但大伯叔叔姑姑都不在身邊。因此,照顧年邁爺爺奶奶的重擔自然也落到了父親肩上,但在我的記憶中從未聽父親抱怨過什麼,也從未計較過什麼。後來得知,還是在農村實行集體合作化道路期間,為了維持一家七口人的生計,奶奶沒白沒黑的幹活,因過度的不懈勞作和長期的營養不良,患上了氣管炎的毛病。此後,奶奶便不能再去隊裡出工掙得工分,隻能拖着羸弱的身體在家照看年幼的我們和拾掇家務。當時,父親依然在離家三十多裡路的外地執教,雖然不能在家可父親心裡一直惦念着奶奶的氣管炎,依舊放心不下奶奶。有時候父親挂念奶奶,常常在學校上完下午課後又急匆匆地趕回家看望奶奶,父親舍不得吃,總是把媽媽給父親補貼生活的錢變換成我們孩子喜歡的點心和奶奶的小藥箱,這個秘密是直到奶奶去世後母親才從父親口中得知,這是後來母親告訴我們的。奶奶看到父親因趕路而累得疲憊的模樣,每次總是心疼地數落父親,可父親仍然樂此不疲。當時生活條件差,沒有交通工具,隻有靠腳趕路,父親每次披星戴月的回來,然後第二天天不亮借着微弱的星光在晨曦中返回學校。
父親是一個名詞,但在我眼裡,他更像是一個動詞,其愛濯濯,其情濤濤,嚴肅、堅毅、不苟言笑的背後,給予兒女的卻是深情凝望、語重心長、關懷備至。從教四十多年的時光一晃而過,退休居家的父親總是閑不下,這可能與他勤勉的性格有關。别人都說兒女都成家立業了,該好好地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了,可每次父親總是戲谑地自圓其說,六十歲以後是自己想幹自由事情的年齡了,退休了壓力小了。退休後父親從村裡承包了三畝多地,與母親侍弄着一塊果園,他對土地的眷戀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把果園打理的井井有條,土地整饬的成垅成畦,種些稀罕的瓜果和日常蔬菜。還美其名曰地對我們說:“果園裡的果子除了供你們姊妹兄弟三個犒賞外,剩餘的果實我可以賣掉兌換點零用錢花”。聽到這些,我總是感到很無奈地愧疚于父親,說實話鄰居們都很羨,在農村憑父親的退休工資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剛結婚時的前幾年,為了幫助我買房子,父親掏空了所有積蓄,還按揭了十幾萬的貸款,父親内心也有壓力,隻是不說罷了,他也是在竭盡所能地想辦法掙錢幫襯着我。
時間像極了一把刷子,盡管可以慢慢抹去歲月的一切印痕。但父愛的種子一直深埋在博愛的土壤裡,經得住曆史的風蝕和歲月的沉澱。父愛是一個永遠不過時的百科全書,翻開它細細品讀,字字珠玑,句句傳情,感人肺腑,催人動容。父愛是一首意境凝練的優美古韻詩詞,它飽滿、押韻、含蓄;父愛是一首情濃隽永的散文詩,它奔放、熱烈、淋漓,父愛是一篇镌刻着兒女情深的生活随筆,它質樸、粗犷、坦率。總之,父愛的百科全書裡囊括了世間所有關于父愛的題眼和字眼,将父愛诠釋和雕刻地淋漓盡緻、洋洋灑灑,字裡行間緩緩流淌着醇厚的偉大父愛。
父親頭腦靈活,做事有韌性,幹任何事情都比較認真、執着,也頗有經營小生意的天賦。有次,跟父親閑聊我半開玩笑的說,你是被教育耽誤的生意人,父親總是呵呵一笑置之。退休後閑賦在家的父親,每年年底,進入臘月父親跟母親便開始張羅賣春聯的生意,剛開始父親聯合堂兄自己制版印刷春聯,後來因印刷工作量太大,且是份耗體力的苦差事活,有時忙得一天吃一頓飯,父親畢竟年歲也大了,後來經不住我們勸說放棄了自己印刷。開始從臨沂、高密、煙台、膠州等地方對聯經銷商那裡批發一些對聯,晚上便挑燈夜戰到夜闌人靜,需要将對聯捋順、整理、配好幅對,然後第二天到集市上出售。過了臘月初十,人們逐漸開始忙活采購各種年貨,這時候也往往是兜售春聯最佳的時機,父親需要每天在不同的集市間奔波。為此,每天天不亮就須早早起床,匆匆吃完早飯,就去集市占地方,找好最好的位置,在集市上人前需要提前把樣品對聯懸挂起來,供大家觀賞、挑選,剩餘的春聯也得分類規規整整地疊放起來,等候顧客的光臨。賣春聯是件很辛苦的工作,進入臘月,北方的天氣異常寒冷,基本天天北風肆虐,且變化無常,有時候甚至風雪交加,站在集市上有時候會凍得瑟瑟發抖,還得伸出手來不停地招攬顧客,生怕被别人搶走了生意,批發的對聯到時候賣不完,甚至有時候舍不得點時間去吃午飯。有時我們穿着厚厚的羽絨服偶爾到室外還嫌冷,想着這些我已體會到父親的多麼不容易,我的眼眶開始濕潤,為了讓我們的生活過得寬松點,父親可謂煞費心機。畢業後,因工作關系久居縣城,家裡的事情幾乎幫不上什麼忙,全靠父母親操勞,但他們從不埋怨我,想起這些有時候夜裡睡不着覺,心裡暗自落淚,我常常想父親太辛苦了,人活着一輩子究竟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不停地為兒女付出嗎?!父親的愛是一種無處不在的關愛、溫馨、惦念,她伴兒女的一生。父親孜孜不倦地付出,從不索求什麼。我雖不能做一些感天動地的事情讓他高興,我暗想,在他後續餘生的歲月裡,我要用親情加倍地回報予他,讓他快快樂樂度過生命旅程裡的每一天。
父愛是一條寬闊的歲月長河,歲月漫漫,長河迢迢,父愛的河流從古逶迤騰挪,蜿蜒流轉至今。穿越唐宗宋祖的袅袅書香,攜一縷清風明月,夢回繁花似錦的大唐,父愛在詩聖眺望故鄉吟哦父子情深的韻腳裡騰挪跌宕,将舐犢情深的會意填滿每個仄仄平平的字眼,在抑揚頓挫的對酒當歌裡把粗犷的父愛編織成一首脍炙人口的詩詞,也讓我們有幸領略詩人語重心長的諄諄父愛教誨: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覓句新知律,攤書解滿床。
試吟青玉案,莫羨紫羅囊。
假日從時飲,明年共我長。
應須飽經術,已似愛文章。
十五男兒志,三千弟子行。
曾參與遊夏,達者得升堂。
透過作者詩詞寬厚、靈韻的慈父胸懷,那種镌刻在靈魂裡拳拳、醇厚父對子的關懷與教誨,鼓勵與鞭策,嚴肅與慈愛,敦促與啟蒙,将情深意濃的父愛自然熨帖成一句句朗朗上口的千古詩詞,讓我們在沐浴浩蕩父愛的同時,一覽無餘地飽賞唐詩人獨領風騷的浪漫詩詞情懷。
父愛,總是藏在不易被窺見的角落裡,在年輕時父親挺拔如山的脊梁上,在中年時任勞任怨如黃牛的肩膀上,在老年時舐犢情深的渾濁眼眸裡……。父愛的情感往往比較特殊,堅強與固執封存了真情的流露,窖藏的感動化作蒲公英的輕舞,随風揚出點點滴滴沉澱的拳拳情愫。父愛其實很簡單。它像一樽白酒,辛辣而熱烈,讓人醉在其中,獨享其樂;它像一杯咖啡,苦澀而醇香,其愛袅袅,讓人為之振奮;它像一壺老茶,醇厚而濃酽,讓人愈品愈純,受用一生。
作者簡介:周緒維,筆名小荷、雨荷。現為中國作家網會員、中國青年作家網簽約作家、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日照市、莒縣作家協會會員。作品曾獲山東散文學會舉辦2005-2008年“魯藝杯”散文大賽入圍獎、入選2009年全國“華夏情”詩文書畫征文大賽金爵獎,作品入選山東省《山東文學》六十周年國慶專輯珍藏版、入選《2022年膠東散文年選》,在中國原創散文網、意林網、《莒州文學》、《莒州通訊》、日照市黨刊《工作與研究》、《山東文學》、《大衆日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等媒體及企業内刊《華泰人》等報刊雜志上刊發百餘篇散文、雜文。
編輯:馬學民
壹點号青未了菏澤創作基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