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甄嬛傳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甄嬛傳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6 13:52:13

甄嬛傳一個人最大的底氣?曾于裡編者按:這裡是一個懷舊劇場,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甄嬛傳一個人最大的底氣?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甄嬛傳一個人最大的底氣(想當年甄嬛傳)1

甄嬛傳一個人最大的底氣

曾于裡

編者按:這裡是一個懷舊劇場。

發現《後宮·甄嬛傳》(下文簡稱《甄嬛傳》)已經播出10周年了,還是愣了一下。既讓人感到時間飛逝,也是因為對于很多觀衆來說,《甄嬛傳》一點都不像是“老劇”,還挺記憶猶新的。

《甄嬛傳》海報

筆者幾乎每年都會把《甄嬛傳》拿出來重溫一遍。倒不是特别騰出時間從頭看到尾,而是吃午飯時點開看一點,斷斷續續三五個月總能把劇集再過一遍。像我這樣的觀衆應該不在少數,打開《甄嬛傳》的官方微博,雖然微博早就停更,仍有來自當下的觀衆在留言感慨。

《甄嬛傳》先是2011年在地面台播出,2012年在東方衛視和安徽衛視上星播出,很快就成為收視冠軍,熱度迅速席卷全國。在視頻網站的初始階段,《甄嬛傳》創下了當時電視劇最好的網播紀錄。《甄嬛傳》也是《還珠格格》之後少有的席卷華語地區的古裝劇,猶記得那個時候台灣的綜藝節目天天都在用《甄嬛傳》的梗。雖然《甄嬛傳》前後的宮鬥劇不在少數,但《甄嬛傳》稱得上是宮鬥劇的巅峰,豆瓣9.3分的是國産宮鬥劇的最高分。

豆瓣評分從去年的9.2分漲到9.3分。

下飯神劇

作為“下飯神劇”,《甄嬛傳》有一些顯而易見的優點。

它的劇情靠譜。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嚴絲合縫、扣人心弦,随便點開哪一集看下去,都不會覺得寡淡無聊。

它的制作靠譜。服裝發飾精緻考究,符合人物的身份與處境;道具美工華貴纖巧,充分體現出宮廷的高雅美學;禮儀制度尊重曆史,讓劇情落到曆史現場……劇集讓觀衆充分領略了宮廷奇觀,亦契合消費時代的文化想象。

《甄嬛傳》劇照

它的表演靠譜。劇中的演員都可以自豪地把《甄嬛傳》視為表演生涯的代表作,無論角色大小,這都是演員們的一個演技高峰。也很難找到像《甄嬛傳》這麼有慧眼、這麼捧女演員的劇本了。觀衆都是後知後覺才發現,不少這幾年才走紅的女演員,曾經在《甄嬛傳》裡演了“小角色”。

甄嬛(孫俪 飾)

它的細節靠譜。《甄嬛傳》多年後在互聯網演化出了所謂的“甄學”,就在于它細節、伏筆、留白實在太多、太精巧、太讓人細思極恐了。觀衆每一次看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自然是百看不厭。

它的配樂靠譜。該劇音樂制作邀請劉歡親自操刀。無論是經典的片頭曲《紅顔劫》、片尾曲《鳳凰于飛》,還是劇中的一些經典插曲,都由劉歡作曲,極好地烘托劇情,也為主題畫龍點睛。

歸結起來就是導演鄭曉龍靠譜,運籌帷幄,掌控全局。他大刀闊斧将《甄嬛傳》最初的89集删減成76集(而不是像現在變着法子“注水”),讓劇集沒有什麼多餘的鏡頭,哪怕是一閃而過的鏡頭裡,演員的微表情和動作都是那麼恰如其分,可以細細玩味。

人性悲歌

華語宮鬥劇有三大經典,2004年的《金枝欲孽》,2011年的《甄嬛傳》以及2018年的《如懿傳》。三部劇都有各自的死忠粉,也常常看到各自的劇粉踩一捧一。事實上,它們各美其美,聚焦的是宮鬥劇的不同面向,也将各自的主題闡釋得鞭辟入裡、淋漓盡緻。

于《甄嬛傳》而言,它是一曲人性的悲歌,吟哦的是封建皇權對人性的碾壓和異化;它也是一曲失敗者之歌,它以人性的抵抗失敗宣告着封建體制的完勝,也反襯出封建體制可怕的噬人本質。

雍正皇帝(陳建斌 飾)

宮鬥劇必然有“鬥”,鬥的目的是争寵,争寵的目的是權力、名分和地位。封建皇權其實就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帝是最高權威,也掌握着所有資源的處置權和分配權。

這必然會有兩個走向。一個是皇帝會不擇手段地維護他的權力,也不可能容忍任何人挑戰他的權力。這讓“聖心難測”,皇帝的手足可以随意鏟除,得了聖寵的妃嫔也得小心翼翼把握分寸——皇帝在“丈夫”的身份之前,更是至高無上的權威。

所以,年世蘭的悲劇從她是年羹堯的妹妹起,就注定了。皇帝需要年羹堯為他鞏固江山時,華妃獨得恩寵,她也不把皇後放在眼裡。但皇帝也不可能讓有年氏血脈的孩子誕生,他賜給華妃的歡宜香讓她永無懷孕的可能。而在年羹堯倒台後,皇帝自然不會再給多行不義的華妃太多的情分。

華妃(蔣欣 飾)

甄嬛被廢黜出宮,最直接的導火索是甄嬛掉入皇後的陷阱,誤穿純元舊衣。但實際上,是當時沉浸在愛情裡的甄嬛,屢屢有将皇帝視為“夫君”而非“皇帝”的舉動,尤其是置喙朝政。甄嬛以為她可以是皇帝的“例外”,但這在皇帝看來,甄嬛這是僭越、是逾矩、是野心勃勃。一個戀權且多疑的皇帝,是不可能将情愛置于權力之上的。

甄嬛失寵

皇帝隻有一個,而後宮佳麗萬千,為了分得多一點的寵愛,為了個人的地位和榮寵、為了家族的興衰與成敗,必然有另一個走向:女性内鬥。

相互的傾軋變得不可避免,女人之間相互猜忌、背叛、構陷、嫁禍、鬥争,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結黨拉派、心狠手辣……《甄嬛傳》繁複細緻呈現女性之間的殘酷互害,令人觸目驚心。

譬如一出場看似識大體顧大局的皇後,實際上是皇帝諸多妃嫔裡最狠辣、最有手段的一個。她害死純元,戕害妃嫔,皇帝多個未能順利出生的孩子也都是遭到她的算計。她敗在她一直對皇帝有情,“狠心亦是有心”,否則甄嬛不見得是她的對手。

皇後(蔡少芬 飾)

細看《甄嬛傳》裡每一個可恨之人,她們的确也有可憐之處。她們都是封建皇權/男權的犧牲品。她們豆蔻年華入宮,無不對愛情抱有期待和想象,但皇帝從來不是獨屬于任何人的夫君,她們在宮中的地位、家族的權勢,又與她們從皇帝那裡分來的恩寵息息相關。争寵之路就是你死我活的叢林社會,适者生存、優勝劣汰。她們會不惜一切鞏固所擁有的,她們會消滅任何可能威脅到她們的競争對手。

但所謂的恩寵又多麼虛妄,在“無心”的皇帝面前,她們都是“以色侍人”,免不了“隻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命運。是非成敗轉頭空,她們都是失敗者,都是可憐人。

徹底否定封建皇權

《金枝欲孽》《如懿傳》試圖為宮鬥提供不同的結局,讓主人公從這場零和遊戲中掙脫。《甄嬛傳》裡亦有“甯可枝頭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風中”的沈眉莊。

沈眉莊(斓曦 飾)

但實際上,這些是過于理想化的結局(本身也足夠凄冷)。更多時候,封建皇權就像深深宮闱将這些女性困住,她們逃無可逃,要麼異化地活着,要麼枯萎死去。

甄嬛從甘露寺回宮,這是她徹底黑化的開始。有些觀衆會惋惜甄嬛的選擇。但此時允禮生死未蔔,父親在甯古塔罹患重病,她還有肚中的孩子需要負責……回宮是甄嬛沒有選擇的選擇。

熹貴妃回宮

回宮後成為熹貴妃的甄嬛開始大殺四方,這是逆襲的開始,這是表面上的“爽劇”。它的内核是深深的悲哀。甄嬛終于變成了她最讨厭的人,她知道怎麼僞裝、怎麼赢得皇帝的寵愛、怎麼利用皇帝的寵愛。

在此過程中,她人性中原本的溫良、恻隐、同理心也在慢慢消失。她利用胧月的“撒謊”,她促成了瑛貴人的悲劇,她的添油加醋導緻同為可憐女人的妃子被五馬分屍,她也縱容甯嫔毒害皇帝并在最後關頭氣死皇帝……

甄嬛赢了

鈕祜祿·甄嬛赢了,但入宮時那個純真善良的甄嬛,幾乎失去了她曾珍視的一切。劇集結尾,她的确擁有後宮女子所無法挑戰的權力,但她仍得小心翼翼揣度新王的心意,她得為自己的親生兒子籌謀。就像烏拉那拉氏太後看似擁有至高的榮耀,但老年也要毒死昔日的戀人,死前見不到自己最愛的兒子一面。

《甄嬛傳》熱播後,固然贊譽聲很多,但一直也有批評的聲音,認為它将那種“你死我活”的厚黑學和陰謀論發揮到極緻,那種“以惡制惡”的方法論會對觀衆的價值觀産生錯誤的引導。

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有一定的道理,因為的确有些不理智的人會效仿電視劇裡的“謀略”。也是出于類似的考量,在政策限制下,近年來的宮鬥劇創作已經陷入萎靡。當然,另一方面是《甄嬛傳》已經把宮鬥劇的這一面向拍到極緻了,後繼者都是在相互重複、邯鄲學步,觀衆也興味索然。

但說《甄嬛傳》在鼓吹人性惡,也是對它主題的嚴重誤讀。《甄嬛傳》的骨子是徹底的寒冷,人性悲歌背後是對封建皇權/男權體制的徹底批判和否定。正如鄭曉龍當時在采訪中說道的:“我拍了一部悲劇,一部把美毀滅的悲劇……如果把皇宮拍得陽光燦爛,讓皇帝風流潇灑,後宮佳麗美豔安逸;如果把封妃當嫔作為一件光榮而幸福的事,将宮廷戲全部偶像化,實際上是違背曆史、違背人倫,也違背了人性最基本的準則。”

皇帝死不瞑目是對皇權最大的反諷。

《甄嬛傳》雖然把戲劇性放到最大,但它拍出的的确是曆史的橫截面。擔憂宮鬥劇會否荼毒人們思維、虛無曆史也許不是杞人憂天,但更應檢讨的是:封建男權那一套價值體系和倫理,是否餘孽未了?厚黑學的土壤到底是怎麼來的?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把宮鬥劇都消滅了,現實中依然有“宮鬥”的幽靈在遊蕩,卻鮮有“赢”到最後的“甄嬛”。

來源: 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