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一塵不染的浩然正氣?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麼谥他為‘文’?”孔子道:“他聰敏靈活,愛好學問,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涵養一塵不染的浩然正氣?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子貢問道:“孔文子憑什麼谥他為‘文’?”孔子道:“他聰敏靈活,愛好學問,又謙虛下問,不以為恥,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楊伯峻《論語譯注》
文 人
子貢是孔子的得意門生,以言語聞名,提出的問題都很有質量,但都沒有難住孔子。可想而知,他和孔子的談話,一定是高人之間的交流。
孔文子,本名圉,是衛國的大夫。作為一個臣子,他曾做過一些與禮不合的事情,但他死後,衛國國君仍然賜予他“文”的谥号,後人遂稱他為孔文子。谥号,是對一個人的“終評”,是蓋棺論定。文,在谥号裡是一個很雅緻的字眼,也是對一個人很高的評價。
對此,子貢可能不理解,也可能理解,但他仍然想聽聽孔子怎麼說。孔子何等聰明的人啊,他沒有說别的,隻從“學養”的角度給出了解釋。子貢雖能言善辯,也心服口服了。
在孔子的心目中,“敏而好學”可能不足為奇,但“不恥下問”一定難能可貴。他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其中就包含着這兩個方面。一般情況下,“敏”者很多都好為人師,所以“敏而好學”就是求知心切,就是永不知足。“下問”需要放下架子,“不恥”則說明本來就沒有端起架子。如果說這是謙虛的話,那麼謙虛就不僅僅是為了表明态度,而是為了追求真知。
文人者,其中也有個“文”字。所有自稱為“文人”的人,所有被稱為“文人”的人,都應該想想,是不是做到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呢?
(尚之)
八角茴香:
聚合果約由8個 (稀5~13個) 蓇葖果聚成,各分果近等大。每個蓇葖果含種子1粒,扁卵圓形,紅棕色或灰棕色,有光澤。氣芳香,味辛、甜。散寒、理氣、止痛。用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嘔吐、脘腹疼痛、寒濕腳氣。主産廣西、雲南等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