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魏蜀吳各有一個活化石

魏蜀吳各有一個活化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5 22:10:48

老骥伏枥 志在千裡

——永初先生研究吳文化的學術成就

沈祖方

魏蜀吳各有一個活化石(老骥伏枥志在千裡)1

張永初先生是我上無錫縣實驗小學時的校長,他辦學認真,教育有方,要求同學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用人オ,将來為祖國建設做出成績。至今每每想起,心中總有一種難以表達的欽佩之情。

張先生退休之後,“退而不休”,為社會義務講課,繼續關心下一代之外,緻力于刻苦研究吳泰伯、吳國史和吳文化。他治學嚴謹,注重實地考察,訪古問老,對照古籍,運用唯物史觀與辯證法,獨立思考,分析比較,又廣泛聽取意見,因而在吳文化研究上開創了文獻學、考古學與民俗學三結合的研究方法,常有獨到的見解,學術性強,在先秦史學界頗有影響。他的治學精神,真可謂“老骥伏枥,志在千裡”。就此談他兩主要成就。

魏蜀吳各有一個活化石(老骥伏枥志在千裡)2

ー、構成了吳文化的理論體系。

張先生研究吳文化由來已久。研究方法獨特,注重深入民訪,尋蹤到泰伯在梅裡(今梅村地區)的遺址、遺迹三十來處,其中泰伯率衆春秋緻祭的“文台”,作為商末遺址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泰伯立國梅裡的重要佐證。在獲取大量曆史事實材料的基礎上,加以理論研究,得出不少科學的結論。如他提出的泰伯奔吳的“西東兩吳說”,即從岐山奔今映西的吳山,父親病逝發喪後,又東棄無錫梅裡。200年8月20日新華日報上發表了多位記者的采訪稿,影響甚廣,先秦史學界認同他觀點的人愈來愈多,吳氏修譜大多采用此說。

張先生為深人研究吳文化,不管年老多病,勤奮寫作,筆耕不辍,自改革開放以來,已出版著作二十多部,重要的有《泰伯與梅裡》《至德泰伯》、《勾吳史集》、《無錫野史》、《梅裡藏珍》、《吳都阖間城考釋》等等。尤其是張先生推出的具有重大學術價值的專著《吳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一書,把吳文化的來龍去脈,即吳文化的起源與形成、地域界定、基本特征、發展序列、曆史地位、内外交融、内在含義,以及造就吳地的文明發展等,論述得凊清楚楚,有根有據,有條有例,和他的其他著作一起,構成了吳文化的理論體系,也開創了一門新的學科一吳文化學。正如著名考古學家張敏先生在該書“序”中所說:“對吳文化的含義與區域、起源與發展、特征與曆史地位、交融與傳播、科技與文化、環境與資源和吳文化的精神等進行了詳盡的闡述,并進行了獨到的分析,立一家之說,成家之言,可喜可賀!”可以這樣說,在研究吳文化方面,像張先生這樣,著作數量之多,研究之深,貢獻之大的人,是不多見的。

二、開創了研究古史的“三結合證法。

張先生為了解讀《史記・吳太伯世家第一》,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就認真研讀這篇經典文獻,曆經二十載寫成《張永初讀吳太伯世家》一書,熱情之高,用力之勤,釋義之新,令人敬佩。曆史上對司馬遷巨著作過注釋、寫過文章、作出成績的确實不少。本書就附有千年傳承下的“三家注”。張先生别創一格,把司馬遷那篇三千七百餘字、四十一個自然段落的俣太伯世家第一》一文逐段分析,解讀了72個問題。對有出的“注”逐一校正,對未涉及到的有關問題補充考釋,結合蘇錫、常等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實際,逐題展開論述,引經據典,文物考釋有理有據,分析得透徹、清晰,令人信服。

魏蜀吳各有一個活化石(老骥伏枥志在千裡)3

張永初讀吳太伯世家》一書,總括說來,有三大特色:

一是創造了一種新的解讀方式。張先生認為,讀史書的重點是“看成敗、鑒是非、知興替”,也就是把曆史作為一面鏡子。基于這種觀點,他撰寫讀吳太伯世家》,突出宏觀研究,以“講疏”形式解讀。凡是原文及“三家注”講清了的詞面意義不再注釋,把傳統微觀研究必須解說的地方化入解讀中,以拟題和答題的形式疏講。每一自然段,由原文、“三家注”、釋讀個部分有機組成,凸現了義理内涵,時代氣息,使人耳目一新。

二是考辨非常精細。古書記載簡約,留下許多疑窦,注講必不可少的内容釋疑解惑,這是考證和辨析的主要工作。張先生考辨,注重從時代背景上去立論。他認為太伯在政見上與古亶父不合,太王要翦商,大伯不從,所以軍政大權由同識的三子季曆掌管,且季曆多立戰功,故“賢”。太伯不忘故國也不争王位,思想一貫。且太伯為人敦厚、誠樸,有孝心,知父愛,在這種情況下,借父病托詞外出采藥以讓位于季曆,而季曆卻以大王臨終最後遺命推太伯繼位,“泰伯堅辭不受,季曆不依”,兄弟互讓,太伯迫不得已偕二弟仲雍再東奔。應該說太伯之讓既是真讓,也有迫讓,但并非逃命。兄弟相讓,有作秀的成分,但無“刀光劍影”之事。在春秋禮崩樂壞、争王奪位、父子相殺、兄弟相殘這樣的時代,太伯讓王以避内亂的精神,孔子稱其為“至德”,恰如其分。張先生立于時代背景綜合多種資料,提出的辨析,有考有論,見解獨深,推斷合理,令人信服。

三是注重多重實證。張先生發揚王國維先生考證古史“重證據法”的治史精神,重視實地考察與文物考古資料的并重運用。太伯棄吳有多種說法,吳在哪裡?有西吳、北吳、東吳等說。張先生為了證實太伯奔吳的史實,不顧年邁多病,兩度遠涉映西太伯故裡岐山,多次尋迹無錫梅裡,留心地方史書,尋訪遺迹和民間傳說。更證之于考古文物的發現,吸收郭沫若、陳夢家、岑仲勉、譚戒甫、李學勤等名家對“宜侯大簋”的研究成果,綜合排比,分析對照,理出太伯奔吳的線路。最初,太伯讓位,采藥于今陝西吳山,最終遠離周原來到東吳梅裡,創建勾吳國。這絕不是調停西吳與東吳說,而是依據翔實的史料,引證文獻,尋迹遺址、口碑,證之以出土實物,即運用文獻學、考古學、民俗學等多學科的結合比較分析得出的結論,這是科學的多重實證方法。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先生經過數十年辛勤努力,終于撰寫出了《讀吳太伯世家》這部研究吳太伯、吳國史、吳文化、具有很高價值的學術著作。連同《張永初講吳文化》以及之前的多部研究吳文化的著作一起,使他研究吳文化的思想得到了新的升華,開創研究古史的一種新方法,即文獻學、考古學與民俗學三結合的考證方法,其功史不可抹。

以上拙見,願與學界商讨、交流。

本文作者系江蘇省原糧食廳紀委書記、吳學研究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