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炒饹馇

清炒饹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10 17:07:28

1980年以前出生的人,胳膊上都會有一個梅花印記,如指甲蓋大小,那是為預防天花病毒而接種的“牛痘”。而黃豆大小的印記,則是兒童期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留下的,1980年代後出生的人也都有。接種這兩種疫苗都會引發手臂局部皮膚的發炎、潰爛所以會留下痕迹。

不知道是不是那時的醫生技術水平不夠,還是藥的問題,反正打預防針是真的很疼。一個村子裡也挑不出幾個真正勇敢的孩子,打預防針的時候,真的可以稱之為“哀鴻遍野”,哭喊聲此起彼伏,把家長的心都哭碎了。

清炒饹馇(卷耳饹馇)1

大人們便千方百計地制作各種美食來撫慰孩子們的疼痛,還研究出了一種名字叫做“饹馇”的美食。其實,醫生們也有手段,他們會在孩子們打完針之後,拿出一種白色的糖球,美其名曰獎勵,分發給孩子們。就是下圖這種東西:

清炒饹馇(卷耳饹馇)2

當時物質匮乏,糖塊都少得可憐,我們也天真的以為這真的是醫生們的“愧疚”,對我們的肉體傷害的一種補償和安撫,哪知道我們走過的最長的路,就是醫生們的套路,這個确實也很甜的糖球,它的全名叫: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是用來防治小兒麻痹症的。害得我們總是以為醫生們很小氣,隻分發一顆,死氣白劣的要半天,人家隻是不給。

但是饹馇這種美食,就貨真價實了,是媽媽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晶,更是我們美美的期待和守候,撅着小屁股、舉着受創的小胳膊,一個勁的催問:“好了沒有?熟了沒有?”還不忘威脅恫吓呢:“吃不到饹馇,我這傷口疼得實在厲害,一剜一剜的疼。”一剜一剜的疼,指的是拿刀子在身上剜肉,我們認為是疼痛裡的最高境界。種花到了十二天左右,傷口開始發癢,結疤定痂,這個時候才是吃嘎渣的時候,但是孩子們等待不了這麼長的時間,每天都纏着媽媽給自己做嘎渣吃,還振振有詞:早點吃,傷口好得更快!

清炒饹馇(卷耳饹馇)3

記憶中的饹馇,是白白的,但是找不到類似的圖片。

但饹馇真的不是容易吃到的。需要和硬硬的面,撒上芝麻,在案闆上用力地擀成薄如蟬翼的面片,再放到鐵鍋裡慢慢地烙熟。烙饹馇還隻能使用麥子稭稈(滑稭)燒火,火勢綿軟,循序漸進,小火慢攻,才能完美成就饹馇的酥脆爽口。

饹馇我覺得也可以寫成嘎渣。嘎,嘎嘣脆的意思;渣,則指的是一吃掉渣。老家有很多詞彙,都需要仔細揣摩究竟是哪個字。再比如說烙餅需要用到玉米面或者高粱面的搏面,我覺得就是搏鬥的搏。因為它們要和立場不堅定的面團搏鬥,防止他們粘附在案闆或者箅簾上,其實,人家應該是薄面,薄薄的撒上一層面的意思。

清炒饹馇(卷耳饹馇)4

饹馇裡都會放一些鹽,這就有了滋味。糅合着芝麻的芳香,麥子面的麥香,以及街道上槐花、棗花的清香,一點點、一塊塊、一口口,選擇一種自己認為很是優雅的方式,享用屬于自己的美食。

打預防針有一個很美的名字,叫做種花。花朵形狀也不盡相同,橢圓形的,三角形的,菱形的,方形的,等等。有時媽媽會故意分散你的注意力,詢問你種花的形狀,然後随之制作出相同形狀的饹馇。

作為特定的時代、特定的曆史背景下的産物,饹馇早就淡出了我們的記憶。也許是是太費力的緣故,也許是生活條件好了,能夠買到的美食太多了,那種樸實的吃食也就不受青睐了。曾經和别人提到饹馇這種美食,有人不無傷感的說道:“主要是會嘗試做各種古老傳統面食的人老了,他們不再做,我們也就沒得吃了。”看完,覺得難過極了。

清炒饹馇(卷耳饹馇)5

前一段時間,曾經去唐縣、曲陽等地旅遊,發現當地有一種叫做缸爐燒餅的食物,居然和兒時的饹馇特别相像,而且味道仿佛。雖然不再是白白的顔色,而是一律呈淺黃色,但是更誘人。趁熱咬上一口,中空處的熱氣和香氣同時冒出來,脆中帶酥,咀嚼有聲,兒時的感覺刹那間在腦海裡回歸,當時竟然是癡了。

或者,我們懷念的,隻是為我們做嘎渣的那個人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