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2-21 00:48:37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川媽

昨晚,又給二寶讀繪本讀到11點,N本無限循環了N遍。

困得不行,還是爬起來修改文章。邊修改邊感歎,唉,又來一個愛看書的孩子。

但轉念想到大寶最近的語文測驗,心情變複雜,大寶這麼愛看書,為啥組詞、寫作文時,詞彙量有時還是很單薄?

就拿前陣子小測驗來說,他前後兩次因為組詞扣分,而且錯誤非常相似。

題目要求用“挂”和“戴”組詞,大寶毫不猶豫寫了“挂上”“戴上”,老師說這些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詞。

講真,從我的角度看,“挂上、戴上”其實真的還好。

但老師的高要求也沒錯,嚴格意義上,這些算詞确實有些勉強,或者說沒有應對這道題目的考點。

我還特意跟團隊的一個小夥伴交流過這個問題。她,是一名“光榮”的海澱媽媽。我們常常在一起“探讨”孩子的學習。因為學校所在位置不同,我們常常發現相互之間的“差别”,然後抱着“求同存異”的态度,相互尊重。

這一次,我們卻迅速達成共識,一緻認為:從大量的閱讀到下筆如有神,真不是水到渠成那麼簡單。中間還有很多關要過,很多功夫要下。

其中,刻意的字詞學習就是必須的,甚至可以說是,小學低年級甚至是整個小學階段的重中之重。

因為看起來簡單的字和詞,背後卻藏着非常多的門道,想要學好,除了下苦工,還要下巧工。

為什麼要重視字詞學習?

估計有人會問,大語文時代,區區字詞有那麼重要嗎?

我的答案是:重要,而且比你我想象的要重要一百倍!

這點其實從孩子平時的考試,就可以看出來。小學一二年級,字詞題幾乎占了半壁江山。

小學低年級語文試卷

放眼一看全是字詞▼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1

如果我們把小學語文6年的學習,拉一個清單出來,再按照内容分類,就會發現字詞始終是第一位的:

字詞、常識、古詩、閱讀、寫作。

畢竟,作為語文學習的起點,字詞是其他四部分的基礎。字詞學不好,古詩、閱讀和寫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其實,不管是低年級的筆畫筆順問題、誤讀問題、錯别字問題,還是高年級的閱讀慢、寫作難,歸根打底都是因為字詞學得不夠紮實。

所以,雖然大語文時代強調“廣”,但我們也不能隻顧着一味追求“難”,而忽視了最重要的基礎學習。

因為要想學好語文,既得“頂天”,強調學習得廣度和深度;還得“立地”,還得落實到一個個細碎的知識點上。

雖然,孩子的字詞大規模學習,主要集中在三年級之前,但并不是說三年級之後,字詞就不再重要了。

事實上,在整個小學階段,字詞都是根基、是命脈。

這點我們從最新版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就可以窺見一二:

  • 整個小學階段對識字、寫字的要求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2

學會常用漢字2500個左右,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正确書寫(筆畫、筆順、偏旁部首、架構等)。

關于書寫,可以看這篇▶陪娃寫作業,這次最尴尬

重視正字、正音,分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多義字。

  • 閱讀中對于字詞的要求:

正确讀、寫學過的詞語;懂得詞語的含義;熟練運用于口頭和書面表達。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3

所以,對于字詞,如果隻做到認識、會讀,那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必須将字的音、形、義結合在一起進行系統的學習;同時,對于詞彙的含義,比如本義、引申義、比喻義、近義、反義等,都要弄清楚。

因為,如果字詞學不好,不僅影響小學,甚至還會影響初中、高中,更重要的是,影響孩子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這其實是最最最重要的。

試想孩子如果對某個學科打心底裡排斥、厭煩,甚至一提起來,就潛意識裡覺得自己學不好,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所以,我們必須在孩子小時候,尤其是打基礎的一二年級,格外重視字詞的學習。

字詞學習的難點有哪些?

那麼,學習字詞要從哪裡入手呢?

我覺得最有效的切入點就是疑難點。

畢竟,孩子字詞學習的難點,就是他們經常會犯錯的地方。雖然每個孩子在細微處各有不同,但大方向上是會有重合的。

為了搞清楚字詞學習的難點,我不僅去查了最新版的《語文課程标準》,還結合大寶日常的問題,特意咨詢了他姑姑(十幾年的老教師)。

這才總結出了下面這幾點:

1. 漢字的誤讀與誤寫

初學漢字,所有孩子都逃不開的魔咒,就是漢字的“誤讀”。比如,把“堆”讀成“推”;把“滄”讀成“淪”等。

誤讀還可能造成“誤寫”,形成錯别字。

比如,把“流年”寫成“留年”,“照相機”寫成“照像機”、“暖烘烘”寫成“暖哄哄”。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4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誤讀、誤寫呢?

本質上就是對于單個字的音、形、義的理解,沒有達到要求。具體來看,我覺得有3個具體、的原因:

①形近字

對于孩子們來說,形近字是最容易搞混的。因為這些字本身長得像,加上孩子對字形記憶模糊,不管是讀還是寫,都很容易“張冠李戴”。

比如,搞VS稿,據VS劇。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5

②多音字

多音字,也是常常被誤讀的,因為一個漢字有多種讀音,孩子如果沒有特别區分過每種讀音的含義和使用場景,就會出現錯用。

比如,“創”就可以讀chuang(一聲)和chuang(四聲)。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6

③同音字

同音字,往往是比較容易寫錯的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錯别字”。究其原因,還是對字的含義不清晰造成的。

比如“遞名片”的名片,有的孩子會寫成“遞明片”,這就是因為沒有搞清楚,名片的含義(寫有名字信息的卡片)。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7

再比如,“一張一弛”,孩子會寫成“一張一馳”,這就是沒搞清楚,“弛”與“馳”的字義區别。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8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9

2. 詞語的誤用

詞語的誤用,主要集中在造句、寫作上。誤用的主要原因有:

①近義詞的混淆

近義詞往往都是一字之差,但意思、用法卻會産生很大的差異。

比如,愛護VS愛戴

兩者的使用對象不同。

愛護是喜歡、維護之意,可對人、也可對物;愛戴則側重表達喜歡、擁護之意,是對比自己年長的人或領導使用的。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10

比如,赢得VS博得

兩者的詞性色彩不同(褒義、貶義、中性,使用時要看準語境)。

赢得的重點在“赢”,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後面多跟褒義詞——赢得信任;博得的重點在一個“博”字,有刻意為之的含義,帶有些許貶義——博得同情。

試卷中經常會有近義詞辨析題目▼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11

②成語的錯誤使用

對于成語的誤用,往往來自“對字面意思”的直接解釋。

比如,萬人空巷,從字面意思看就是沒人了。但它真實的含義卻是,大家都從家裡、巷口走出來,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12

如何學習字詞更有效?

知道了難點所在,日常學習時,就要想辦法攻克它們。

1. 對于“形近字”

形近字的差異,主要集中在筆畫和偏旁部首上。

孩子對于筆畫的區分,直接影響形近字的辨認。比如,“未”和“末”,就是筆畫中兩橫長短的區别。

如果孩子識字、寫字時,注意到筆畫的細節,就不會出現錯誤。

對于更多的形近字,區别主要在于偏旁部首。

比如,這面幾個字,不僅發音相似,字形也很接近。

盯 叮

但其實很好區分,隻要幫助孩子了解偏旁部首的含義就OK了。

  • 金字旁的“釘”,跟金屬有關系,所以是“釘子”;
  • 言字旁的“訂”,跟說話有關系,可以是約定之意,所以用于“訂婚”;
  • 目字旁的“盯”,跟眼睛有關系,所以是在“看”,用于“盯梢”;
  • 口字旁的“叮”,跟嘴巴有關系,因此是“叮咬”。

看到了吧,區别形近字,關鍵在于偏旁部首。所以,在孩子識字之初,家長要有意識地多給孩子灌輸偏旁部首的含義,比如:

月字旁,大多與“身體”有關

單人旁,多與“人”有關

三點水,多與“水”有關

絞絲旁,多與“絲線”有關

……

網上有一些偏旁部首名稱和含義的總結,大家如果覺得有必要,可以買一些專門講偏旁部首的書看一看。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自己多觀察、多總結。

可以将帶有相同部首的字放在一起,讓孩子來推導偏旁部首的含義。比如:

憐 悔 憂 懷 慌

通過觀察分析,孩子可以很自然地推導出,豎心旁與“心”有關。

這樣一來,他對偏旁部首的印象會更深刻,以後遇到相似的字、詞,也會産生聯想。

2. 對于“多音字”

多音字的學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找到這個字的所有發音,學習每一種讀音下,字的不同意義。

比如,漢字“參”包含3個發音:

  • 參(讀can·一聲):包含多種參加、夾雜等多種含義,但都是作為動詞在使用。
  • 參(shen·一聲):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中藥名,人參。
  • 參(cen·一聲):表示長短不同,用于“參差”。

所以,家長可以多引導孩子多留心多音字,并将多音字的發音、含義以及常見詞總結在一起,對比分析後,發現不同讀音之間的區别。

這樣可以系統地學習一個字的發音,同時也利于孩子加深記憶。

3. 對于“同音字”

同音字的問題,其實主要集中在錯别字。所以,可以幫孩子建一個錯字本,把寫錯的同音字,都記錄下來。

這樣做的目的和錯題本相似,把孩子最容易混淆、出錯的字一網打盡,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方式。

當然,孩子還要勤查字典。

①通過查字典,将容易混淆的字、詞含義搞明白。

比如,樹立VS豎立

樹立是建立的意思,後面跟抽象的事物(樹立榜樣)

豎立是把……豎起來,後面一般接一些具體的實物(豎立雕像)

再比如,“不假思索”,很多孩子都常常寫成“不加思索”。

如果孩子查了字典,就會知道“假”是借助的意思,不假思索的意思,就是用不着思考。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13

如此一來,孩子明白了意思,就不會再把“假”寫成“加”了。

②通過查字典,了解字、詞的用法。

比較典型的就是“的”“地”“得”。

  • “的”是定語的标志,跟在詞、詞組後面表形容詞性——好看的
  • “地”是用來修飾後面的謂語的,是狀語的标志——慢慢地走
  • “得”用在動詞、形容詞後的連接補語——跑得快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14

4. 對于“近義詞”

近義詞的辨析,也是讓孩子和家長很頭疼的。那麼,怎麼學才更有效呢?我的方法是“找不同”。

讓孩子學會在近義詞之間,迅速找到不同的那個字,然後按圖索骥,根據不同點,進行區分。

①詞義上的不同

比如,大義VS大意

它們的詞義區别就藏在兩個詞的不同點中,也就是“義”和“意”。

如果翻查字典,就會發現“義”最主要的意思是:公正合宜的道理或舉動;“意”則為意思。

所以,很容易就可以區分出“大義”(大道理)和“大意”(大概的意思)。

②程度上的不同

比如,慚愧和羞愧

兩個詞都含有愧疚的含義,但區别則在于程度不同。慚愧是因為自責而愧疚,羞愧是因為羞恥而愧疚。羞愧的愧疚程度要高于慚愧。

5. 對于“成語”

成語的學習,可以說是娃的重中之重,直接影響閱讀和寫作。

因為中國的成語,大多來源于典故,所以,想要真正搞懂成語的含義,最好是在學成語的時候,也一起學習其背後的典故。

這也是為什麼,我特别喜歡買成語故事書的原因,也推薦了不少給大家。确實,在學習成語方面,典故有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差強人意”,很多人總覺得它的含義是“不太滿意”。

但事實上,這個成語的意思确實“還不錯,大體讓人滿意”,屬于中性詞。

很多人覺得怎麼會是這個意思?其實,如果你知道這個成語的出處,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

它出自《後漢書·吳漢傳》的“吳公差強人意”

故事如下:

吳漢是東漢皇帝劉秀的部下,幫着劉秀打了不少。不過有一次,劉秀打仗輸了,心情不好,看到周圍的将士也都低着頭、毫無鬥志,唯有吳漢沒有洩氣,依舊在幫着檢查兵馬。劉秀知道後,大贊一聲“總算還有吳漢讓人滿意” 

大語文兒童要不要學(大語文到底學什麼)15

大語文時代,很多家長都想在這個母語學科上更進一步,所以,總是急匆匆地趕進度,不僅要求快,還要求難。

但其實,大語文并非是“高精尖”,我們的小升初、中高考,也并非隻考最難的知識。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教學大綱、考試大綱,就會發現,大語文更多講求的是一種全面的、系統的學習,強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

因此,大語文時代,不管是日常學習還是考試,對基礎的要求不降反升了。

畢竟,不管是古詩、古文、閱讀、寫作,哪一樣都離不開字詞,更離不開對字詞的理解力。

這下大家應該明白了,孩子語文成績上不去,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沒有提前學這學那,而是沒有學好字詞、沒有打牢基礎。

所以,看似簡單的字詞,其實才是語文學習的“王者”。搞定它,才能讓孩子真正地學好、學透語文。

參考資料:

1. 《小學語文課程标準》2019年版

2.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最新修訂版

2. 《新華字典》《漢語大辭典》

注: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川媽說說

昨天,川爸和閱讀專家、《教育》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張梅霞老師一起直播時,也提到這個問題。

喜歡閱讀、閱讀量大的孩子,語文并不一定就會好。閱讀隻是學好語文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從輸入到輸出,中間還有很多基礎工作要做。

在寫作文上,張梅霞老師提供了一個特别實用的橋梁方法——“說寫”,幫助孩子從“讀”經過“說”再到“寫”。大概的做法是,一個題目讓孩子寫作文,先不讓他寫,先讓他說,并記錄他說的内容;幫助他對“說”的内容多次進行調整、修改;最後,形成一篇内容完整、邏輯清晰、表達準确的一篇作文。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強力的成就感之後會萌生繼續寫作文的興趣和自我效能感。随後,逐漸減少說的比例,增加寫的比例,慢慢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

類似的觀念和實用方法,張老師還分享了不少。昨天的直播安排的時間有點晚,很多童靴都說沒能看到。我讓小夥伴盡快完成後期處理的工作,後面再分享給大家~

拓展閱讀

孩子握筆姿勢不對,糾正了也不聽,我們該怎麼辦?

mom看世界:跟着二胎博士媽媽一起學育兒、看世界;這兒既有我所崇尚的自然生活分享,還有獨家的科學課程、閱讀課程;來吧,養娃路上永遠缺個好朋友!對啦,目前我在“頭條号、公衆号”兩個平台發布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