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學習】訴衷情,詞牌名,又名“桃花水”“訴衷情令”“漁父家風”等。以溫庭筠《訴衷情·莺語》為正體,該詞為單調三十三字,十一句五仄韻六平韻。
訴衷情·花前月下暫相逢
【宋】張先
花前月下暫相逢。
苦恨阻從容。
何況酒醒夢斷,花謝月朦胧。
花不盡,月無窮。兩心同。
此時願作,楊柳千絲,絆惹春風。
【注釋】
【譯文】
晚上戀人相會在花前月下,可很快就結束了,痛恨那些阻止我們的理由。酒醒之後,美夢斷了,花兒謝了,月亮也有些黯然失色。
花開不敗,月亮也會升起,我們的心思也會永遠一樣。這個時候,多希望我是楊柳的枝葉,這樣就可以一直和春風相伴随了。
【賞析】
詞表現了不甘屈服于邪惡勢力的美好愛情,表現出不幸命運中心靈的高貴、聖潔,表現出苦難人生中一對情侶的至愛情深,堪稱愛情詞中的千古絕唱。
詞中用“花”、“月”的形象貫穿而成,既寫了“花前月下”的相戀,也寫了“花謝月朦胧”的愛情受阻,還寫了“花”不盡,月無窮的美好祝願。随着花月意象所呈示的象征意義的流轉,詞人情感精神所經曆的曲折變化也凸現出來。
花不盡,是期願青春長;月無窮,是期願永遠團圓,“兩心同”,則是堅信情人與自己一樣對愛情忠貞不渝。由此可見戀人之間的離别,決非出于心甘情願,實有難以明言的隐痛,則愛情實為橫遭外來勢力之摧殘可知。衰謝了的春花再度爛漫,而且永遠盛開;黯淡了的月亮再度光明,而且永遠團圓。這是美麗的幻境,也是美好的期願,這些要升現詞人破碎痛苦的心中,需要的正是“兩心同”這種極大的力量。如果沒有對情人無比的愛和最大的信任,是決不可能産生這種精神力量的。
綜上,此詞通過叙寫一段橫遭挫折的愛情,表現了詞人對于愛情的忠貞不渝,同時也表現出一種美好期望不斷升華的向上精神。
【作者】
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天聖八年(公元1030)進士。曆任宿州掾、吳江知縣、嘉禾(今浙江嘉興)判官。皇祐二年(1050),晏殊知永興軍(今陝西西安),辟為通判。後以屯田員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嘗知安陸,故人稱“張安陸”。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緻仕,元豐元年病逝,年八十八歲。
張先“能詩及樂府,至老不衰”(《石林詩話》卷下)。其詞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語言工巧。
【學寫詩詞】
《訴衷情·賞荷》/庚子年閏四月廿二
一窗煙雨眺荷塘,碧浪漾清香。
鴛鴦葉底嬉水,仙子舞霓裳。
花競豔,葉流芳,鬓添霜。
晚晴霞耀,七彩人生,幾度斜陽?
歡迎關注@澤光書院 ,讓思想充實生活。閱讀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正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