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導讀:
2022年的重陽節是新曆的10月4日,剛好在國慶節假日中間,對于很多的年輕人來說,可能不太了解這個節日,但是在農村,它是一年當中無數不多的重要日子,如今這個節日,被解釋成為是敬老感恩,那這個敬老感恩到底是怎麼來的呢?重陽節在民間傳統節日當中,又扮演着什麼樣的重要角色呢?
在和73歲奶奶聊家常的時候,我才終于明白,這個敬老感恩意義有多重要。在她們那一輩,都是掙工分,而且真正是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國家,修水庫、修路、納糧等等,最為關鍵的是,那個時候人們壓根就吃不飽,但是為祖國的建設,默默付出。因為當時全國都處于一窮二白的階段,對于這些傳統節日,會更加的重視。
九九重陽節,是無數不多,可以好好吃一頓的重要日子,在奶奶年輕的時候,重陽節一般吃5樣食物,她們講遵循傳統,日子會過的越來越旺,那到底是一些什麼樣的食物呢?
第一樣,【糍粑】
那時候重陽節的時候,家家戶戶會按照戶口分糯稻,拿回家以後,人們就會把它浸泡一下,然後第二天開始蒸,蒸好以後,會把它放入到石臼中,開始搗爛,最後制作成糍粑,有的會直接那麼吃,有的則是把它烤着吃,因為當時白糖都是比較少的,一般都是蘸着一點芝麻鹽吃。
第二樣,【雞蛋】
在四五十年前,雞蛋可以說是最好的補品了,平時的話壓根也吃不到,到了重陽節,很多家庭會開始煮幾個雞蛋吃,直接洗幹淨,就放入鍋中,清水煮出來,雖然比較的清淡,但是這卻是在那時候,最為難得的美食。
第三樣,【糯米圓】
糯米圓是我們當地的一種叫法,也有的直接叫糯米丸子,糯稻分到手裡以後,有的還會把它制作成糯米圓,因為當時還沒有機子,所以這個糯米,都是提前浸泡,浸泡好以後碾成粉,然後過篩,接着放入熱水或者是冷水都行,搓成圓形,那麼這個便是糯米圓了,裡面有時候也會包上一點芝麻鹽。
第四樣,【雞肉】
九九重陽節,相對比較的特殊,所以在這天,家庭稍微好一些的,會忍痛割愛,把家裡的雞殺一隻,然後炖起來和家人一起分享,擁有雞吃的話,還是那些家裡本身條件稍微好一些的,而且得自己養的有。
第五樣,【豬肉】
豬肉在掙工分的那個年代,也是分的,據奶奶講,一個戶口的話是分3兩肉,像當時我們家一共是3個戶口,會分到9兩肉,一斤肉還不到,拿回來炖成湯,然後會給老祖兩碗,剩下的才是奶奶她們吃,其實到最後,基本上就沒剩東西了。
九九重陽節,73歲的奶奶告訴我,5樣食物要吃,遵循傳統,日子更旺。奶奶之所以說要吃5樣食物,是告訴我們年輕人,現在的生活是來自不易的,尤其是像她們拿一輩,基本上都是為國家建設付出了,所以現在的人更要懂得感恩,不僅是感恩家裡人,也是感恩那些為國家做出貢獻的人。
因為有了她們默默地付出,才有我們今天這樣繁榮昌盛的國家。重陽節,敬老感恩,想必它的意義在于,讓我們懂得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珍惜。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