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暑假已然餘額不足,但酷熱的天氣恐怕還會再持續一個多月,想要報班給娃學遊泳的家長們依然不在少數。關于遊泳,想必不少家長都會有一連串的問題要問——
該先學那種泳姿,幾歲開始學得最快?
該報大班還是私教一對一?
一周一次和每天都學,哪個效果更好?
今年學了明年又忘了,怎麼整?
平時酷愛玩水,可一上遊泳班就嚎啕大哭,怎麼破?
……
今天常爸就邀請到了國家中級教練員、北京海澱外國語實驗學校的遊泳教師蘇怡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蘇怡:
國家一級遊泳運動員 國家中級教練員
畢業于首都體育學院運動系遊泳專業
現任北京市海澱外國語實驗學校遊泳教師
從事遊泳教學17年,向專業隊輸送若幹專業遊泳運動員
常青藤爸爸:現在很多家長在孩子五六歲,甚至四五歲的時候就送孩子去培訓班學遊泳,覺得年齡越小孩子越不怕水、學的越快,是這樣嗎?
蘇怡:四五歲的話還是偏小,學起來會比較慢。一般大概在七八歲左右,這個年齡段學起來是最快的。
年齡小的優勢是身體韌帶很軟,柔韌性特别好;缺點是注意力時間短,理解力有偏差,比如訓練中的一些術語,像是蛙泳的“收翻蹬夾”,年齡太小的話理解不了,而且比較難專注訓練學習,學起來反而會比較慢。
如果年齡太大的話,比如像青春期發育或者是成人,可能他的理解能力非常好,而且他專注力的時間很長,但是他的韌帶、骨骼都已經定型了,有一些動作他知道,但是做不出來。
所以,四五歲尚早,七八歲比較合适,這個年齡正好處于孩子的柔韌性、協調性都是最佳的年齡段,而且孩子的注意力能夠集中起來,理解能力也跟得上。
常青藤爸爸:遊泳、騎自行車都是屬于肌肉記憶,按說隻要學會了,動作應該一輩子都忘不了,但是很多孩子都會遇到一個問題:暑期一期學完了,到第二年夏天就忘了,還得從頭學,這是為什麼?
蘇怡:如果暑期班是那種大班、速成班的話,有時候一個教練帶的孩子比較多,針對性并不是很強。而且一般學齡前的孩子,一期大概是15節課左右,這就要求在很短期的時間内,必須把所有的技術動作安排得特别滿,也就是說上了15節課,孩子可能剛剛達到學會的标準,但是并沒有一個鞏固和複習的過程。說白了,他遊的時間還是太短,太少。如果他能夠遊20次、30次,那麼他基本上就能形成一種肌肉記憶。到第二年,就不會忘了。
所以,即使一期學完畢業了,家長起碼一周要帶孩子再去遊一次或者兩次,這樣大概再遊一兩個月,讓他再多熟悉熟悉,完全讓他自己消化吸收掉。明年再來看,就不會那麼容易忘了。
常青藤爸爸:報班的話,是大班好,還是一對一的好?
蘇怡:我覺得這兩種班型都是各有利弊。如果是大班,在北京的暑期班通常一個班是15個孩子,我覺得太多了。如果一節課一個半小時,教練要針對15個小朋友,那麼教練在一個孩子身上花費的時間畢竟是少的。
如果是一對一的話,肯定是針對性很強,但缺點就是可能會比較枯燥,孩子遊一會兒就覺得沒意思了。大班雖然針對性弱一點,但是和小朋友一起有個伴。
所以,對于初學、年齡小的孩子來說,我個人覺得一對三是最好的,既有興趣,針對性還比較強。互相有一個競争,你比我快了,我要追上你;或者你比我勇敢,我要向你學習。
常青藤爸爸:據說,國外孩子都先學自由泳,因為相對容易,最後學蛙泳。但是國内的孩子都是先學蛙泳,再學其他泳姿。哪一種方式更合理、更科學?
蘇怡:其實德國也是先學蛙泳,但是像英國、澳大利亞那些國家,是先學自由泳。中國都是先從蛙泳開始學。先學什麼泳姿也是各有利弊。
其實蛙泳腿的動作是四種泳姿當中最難、最複雜的。它有四個分解動作,就是收、翻、蹬、夾。像自由泳、仰泳、蝶泳的腿部動作都是非常簡單的,就是自然彎曲、向下打水就可以了。
但是蛙泳的換氣簡單,蛙泳的換氣就是擡頭低頭,正面往前換氣,而自由泳的換氣是最難的。
其實國外上遊泳課的時候并不是像我們國内一樣,上來就教你基礎動作,他們會特别注重孩子水感和興趣的培養。
因為有的孩子剛來的時候很抵觸,他緊張,不敢下水。你上來教他基礎動作,他還是挺害怕的。而國外的教法是,可能剛來前一期都不教動作,就讓孩子在水裡泡着玩,培養水感,讓孩子不怕水、喜歡水。後面再開始慢慢教基礎動作。
教動作的話,先學自由泳。自由泳的腿的動作是最簡單的,就是上下打水。可能一次就做會了。然後慢慢再往前走的話,他可能才會涉及到換氣,這個時候換氣雖然很難,但是他前期鋪墊的水性的培養,基礎打得比較牢,所以對于他來講,換氣在這個時候學就會相對來講容易一些。
常青藤爸爸:咱們國内的家長都比較着急,希望報一個班,就能盡快看到成效,不一定有這耐心慢慢等。
蘇怡:對,國内更習慣搞速成。新學員一來,從換氣到漂,到基礎動作,到脫闆脫漂,可能一共隻有10到15天,而這裡面涵蓋的信息量特别多。我并不鼓勵這種教學方法。有的小孩要是膽大一點,協調性好一點,可能能完成。但對于孩子年齡小,或者膽子小的,壓力就會很大,很害怕,繼而一提起上遊泳課就會哇哇大哭。
而且很多家長也是那種比較心切的,他不太了解規律應該是怎樣的,就隻想孩子盡快去掌握,所以常常會問“我們多久能學會呀”或者“我們一期能學多少種泳姿啊”,這種貌似問詢,實則要求的口氣,無論對教練還是孩子,都會造成無形的壓力。
所以家長首先應該調整一下對遊泳的認識和期待,不要給孩子壓力,也不要給教練壓力。讓孩子先喜歡水,先帶着他在水裡面玩,洗澡的時候多接觸水,不用着急報班。讓他自己喜歡,主動把頭放在水裡去吐泡泡啊,或者戴着眼鏡去看水裡的東西。等水感基本上形成了,再給孩子報班學動作,反倒會收獲更好的效果。
常青藤爸爸:所以先學哪個泳姿不是那麼重要,先要讓孩子喜歡水才更重要。
蘇怡:對,先讓孩子喜歡水、親近水,自願的、主動的敢把頭放在水下面,這個基礎打牢了,再學什麼都容易。
其實在中國也有先學仰泳的,主要針對年齡過小,比如四五歲,對水特别恐懼不敢低頭的小朋友。因為仰泳需要身體平躺于水面,不用低頭,可以随時換氣,而且仰泳的手臂及腿部動作也相對簡單易掌握,可以嘗試先學起來。
常青藤爸爸:暑期的遊泳班一般都是連着上的,比如15天課都是連着去,這樣安排合理嗎?
蘇怡:如果報的是大班,集中15天,應該是連續天天去。因為教練每天都有新的教學内容和安排,如果中間有缺課的話,到後期可能就跟不上進度了,會比較吃力。
一對一的話,沒有關系,甚至一周上一次都可以。因為學習初期天天遊的話,可能他前一節課的動作還沒有完全消化吸收變為己有,然後第二天又去學習新的内容,初學者會有些吃;二是初學者初期心理比較緊張,容易造成肌肉僵硬,使蠻力,不放松,一節課下來會覺得特别累,天天上課不利于恢複,等到技術動作全部學完,後期處于鞏固複習熟練階段時再可以天天堅持,直到形成肌肉記憶完全學會!
常青藤爸爸:現在有的遊泳機構有長訓班,這種長訓班設置的目的是什麼?什麼樣的孩子适合上這種長訓班?
蘇怡:長訓班是兩個方面的選擇,一個是教練從暑期班速成班選出來遊得比較好,條件好有潛力的孩子,想要特别培養,孩子将來考學時也可作為特長生,或者進專業隊參加比賽。還有一種是家長想要讓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保持一個長期的體能和耐力,目的不是為了出成績,就是去鍛煉身體,因為長訓班從強度和難度來說,還是比初學班,提高班大不少的。
常青藤爸爸:那對于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在裡面遊泳一次多長時間比較合适?
蘇怡:其實一個小時到一個半小時就足夠了。稍微大一點,像七八歲以後,一個半小時就沒有問題。
常青藤爸爸:對于遊泳教練的資質,有什麼要求嗎?
蘇怡:遊泳教練肯定是要持證上崗,有教練資格證。教練資格證分三級,高級、中級、初級。每年都要年審。最高的是高級教練,培養專業的運動員,可能是在國家隊任教,這是資質最高的。下面就是中級和初級。
現在在遊泳館裡面,我也見過很多教練根本就沒有證,或者我感覺他像是半路出家的那種,可能經驗比較豐富,教得多。但是我覺得對于家長來講,還是先看一下教練員的資質,有教練員證,會更靠譜、更放心一些。
常青藤爸爸:什麼季節學遊泳适合呢?大家可能都覺得夏天比較合适。
蘇怡:一到夏天,學遊泳的人就特别多,因為夏天熱了,可能大家都會去遊泳池裡泡一泡,這個時候不會遊的就着急了,會特别激發他自己或者想讓孩子學遊泳的念頭。然後到冬天了,冷了,穿的也厚了,誰也不想去遊泳館。但是從學遊泳的角度來講,我更傾向于冬天。
第一,夏天遊泳館裡的人特别多,效果不好。
第二,往往就是暑期學完了,後面天氣冷了很難堅持,沒有鞏固,等到第二年,他可能就又忘了。
而我建議九十月份以後去學,這個時候遊泳池人特别少,而且天漸漸冷了,他學完以後,就到冬天了,孩子也不會覺得冷天遊泳有多麼不适應,适合鞏固下去,可能整個冬天就連過來了,效果反而會非常好。
當然,遊完泳出門前一定要把頭發吹幹,帶上帽子,注意保暖别着涼。
常青藤爸爸:都說遊泳是非常好的運動,幾乎适合所有人,那具體是怎麼個好法呢?
蘇怡:遊泳好處很多。先從形體上來講,經常遊泳的人身形會很勻稱,流線型,很好看。
其次對于孩子的心肺功能、肺活量,也是一個特别好的鍛煉。尤其對于哮喘的孩子,練遊泳對治療的效果是有幫助的。
同時,對于孩子的意志力、耐力的增強也是有好處的。這種磨煉,我覺得對他将來工作和生活當中都是受益匪淺的。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輕易就放棄,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收獲。
更不要說,遊泳本身就是一種生存技能,能自救也可以救人。
常青藤爸爸:謝謝蘇老師的分享!
蘇怡:不客氣,也希望大家都能愛上遊泳這項運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