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浏覽器中輸入 URL 之後,它會執行以下幾個流程:
在網絡中定位是依靠 IP 進行身份定位的,所以 URL 訪問的第一步便是先要得到服務器端的 IP 地址。而得到服務器的 IP 地址需要使用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統)域名解析,DNS 域名解析就是通過 URL 找到與之相對應的 IP 地址。
PS:為什麼不直接訪問 IP 地址來請求服務器?因為 IP 地址很長,不方便記憶,而 URL 地址好記很多,所以會使用 URL 來替代 IP 地址,而 URL 就像 IP 地址的别名一樣,用它可以定位到相應的 IP 地址。
DNS 域名解析的大緻流程如下:
- 先檢查浏覽器中的 DNS 緩存,如果浏覽器中有對應的記錄會直接使用,并完成解析;
- 如果浏覽器沒有緩存,那就去查詢操作系統的緩存,如果查詢到記錄就可以直接返回 IP 地址,完成解析;
- 如果操作系統沒有 DNS 緩存,就會去查看本地 host 文件,Windows 操作系統下,host 文件一般位于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如果 host 文件有記錄則直接使用;
- 如果本地 host 文件沒有相應的記錄,會請求本地 DNS 服務器,本地 DNS 服務器一般是由本地網絡服務商如移動、電信提供。通常情況下可通過 DHCP 自動分配,當然你也可以自己手動配置。目前用的比較多的是谷歌提供的公用 DNS 是 8.8.8.8 和國内的公用 DNS 是 114.114.114.114。
- 如果本地 DNS 服務器沒有相應的記錄,就會去根域名服務器查詢了,目前全球一共有 13 組根域名服務器(這裡并不是指 13 台服務器,是指 13 個 ip 地址,按字母 a-m 編号),為了能更高效完成全球所有域名的解析請求,根域名服務器本身并不會直接去解析域名,而是會把不同的解析請求分配給下面的其他服務器去完成,下面是 DNS 域名系統的樹狀結構圖:
2.封裝 HTTP 請求數據包
一個 HTTP 請求對象包含 4 部分内容:
- 請求行
- 請求報頭
- 空行
- 請求正文
它的基本格式如下:
在得到了服務器 IP 之後,緊接着會将本地的請求封裝成一個 HTTP 數據包,如上圖所示。
3.封裝 TCP 請求數據包HTTP 底層是依賴 TCP/IP 協議實現的,所以在底層數據傳輸時,會将 HTTP 請求包進一步封裝成 TCP 數據包。
4.建立 TCP 連接(3 次握手)HTTP 通訊的基礎是 TCP 連接,TCP 連接需要 3 次握手,3 次握手就是為了驗證客戶端的發送能力和接收能力,以及服務器端的發生能力和接收能力,就像打電話一樣,通常的通話是這樣開頭的:
- 我:喂,能聽到嗎?
- 對方:能聽到,你能聽到嗎?(證明了對方的接收能力和我的發送能力)
- 我:我也能聽到,咱們聊正事吧。(證明了對方的發送能力和我的接收能力)
經過以上 3 次握手就可以證明客戶端的發送能力和接收能力,以及服務器端的發生能力和接收能力,這樣就可以正式開始通訊了。
5.服務器端獲取到 HTTP 請求參數數據在經過 TCP 傳到到服務器程序之後,又會将 TCP 的數據包轉換成 HTTP 數據包(這一切都是 TCP/IP 協議的功勞),這樣服務器端就可以得到客戶端發送的請求數據了。
6.服務器端執行業務處理,并返回數據服務器端拿到了客戶端的請求參數之後,會進行相應的業務處理,處理完成之後,再将處理的結果返回給客戶端。返回的流程和發送的流程類似,先将結果封裝成 HTTP 數據包,HTTP 數據包可分為以下 4 部分:
- 狀态行
- 響應報頭
- 空行
- 響應正文
它的基本格式如下:
狀态行用于描述服務器的返回狀态,它由 3 部分組成:
- HTTP 版本号,如 HTTP/1.1;
- 狀态碼,如 200;
- 狀态描述信息,如 OK;
常見的狀态碼有以下幾個:
- 200:返回成功;
- 301:永久重定向;
- 302:臨時重定向;
- 404:未找到頁面;
- 500:服務器程序出錯。
響應正文就是返回給客戶端的所有數據。
7.斷開 TCP 連接(4 次揮手)在經過一次請求和一次響應之後,客戶端和服務器的“交流”就結束了,此時就可以執行 TCP 連接斷開的流程了,它需要 4 次揮手:
- 客戶端:咱們分手吧;
- 服務器端:好的,讓我準備一下。
- 服務器端:我準備好了,分手吧。
- 客戶端:好的。
經過了以上流程之後,TCP 的連接就斷開了。
8.浏覽器渲染并展示結果經過 TCP 交互之後,客戶端也得到了服務器端返回的數據,然後使用浏覽器自身的執行引擎,将最終的結果展示給用戶,整個執行流程就結束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