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數過,自己一天要掏幾次耳朵?一伸一轉一掏,随着棉簽在耳道“旋轉跳躍”,一套令人愉悅的掏耳朵動作就完成了。
無論是無聊時用手指掏,還是洗完澡用棉簽挖,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快感特别容易讓人上瘾,有沒有!
但經常掏耳朵的危害,遠比你想象的嚴重。不論采耳還是掏耳朵,都有極大的風險。稍有不慎,輕則引發耳道炎,重則導緻聽力障礙甚至喪失,還有人因為掏耳朵引發顱内感染......
細思極恐,小小耳垢,為什麼會對耳朵有這麼大影響?耳朵還讓不讓掏了?
欲知後事,我們要先了解耳垢是什麼。(透個底,文末有優雅且科學的挖耳朵指南)
先放點“他拍”,慎入!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前方高能
耳屎又叫耳垢,學名叫做耵聍(dīng níng),是由人體外耳道外端的耵聍腺分泌出的一種灰色、橙色或淡黃色蠟紙分泌物,同時混有灰塵和皮屑。
它是耳朵的天然“護衛”, 一種被名字耽誤的好“東西”:
正常情況下,耳垢不會過多堆積在耳朵裡,頭部活動、咳嗽、咀嚼等動作都能幫助舊耳垢順勢滾出耳道,給新耳垢騰出空間。因此,一般不需要我們親自去掏。
二、油耳朵是生病了嗎?
為啥有的耳垢是幹燥碎屑或薄片,有些卻軟軟的,如粘稠的油脂?
其實它倆就是幹性和油性的區别,幹性耵聍也叫糠耳,油性耵聍被稱為油耳。
導緻這種不同的決定因素是遺傳基因,在我國,大約有 10%~20% 的人耳垢是油性的。
不少人覺得,自己有油耳朵是生病了,不正常。其實,除了中耳炎引發的油耳,一般的油耳是正常生理現象,并非疾病。
“油耳朵“也可以放心啦!隻要健健康康的,就是好耳朵。
三、人為何如此癡迷于掏耳朵弗洛伊德曾言:所有的排洩都能給人帶來快感。
采耳也不例外。掏出來的耳垢越大,有的人就越滿足。
那這種快感和過瘾,是怎麼被制造出來的呢?耳朵是性感和敏感的器官,當我們挖耳朵,或采耳師們利用工具,如鵝毛棒、铗子、震子、馬尾等清除外耳道内的耳垢時,會對外耳道内的神經末梢産生刺激。
繼而,感覺神經末梢會把這種激轉化為神經沖動,傳遞給人體最性感的器官——大腦,使人在酥癢和緊張之後獲得享受與放松。
采耳一時爽,但要注意安全衛生。不少街邊采耳工具還存在重複使用、清潔衛生不達标的問題,市面上的采耳店參差不齊,保險的話還是去正規醫院。
四、掏得不對!下次别掏了!有時為了掏出耳垢,再尖的東西也有人敢往耳朵裡塞。比如超乎你想象的:
靈魂發問:就說你用過裡面的幾個?
平時看起來不起眼的操作,可能正在毀了你的耳朵:
結果可能是:耳垢越挖越多,采耳商家發現财務密碼!
好啦,現在是時候好好保護我們的耳朵了。
最後附上終極優雅方法:不 掏!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