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巴爾幹地區就因為國家間的對立和局部戰争而四分五裂。而1914年6月刺殺那個寂寂無名的“奧,匈帝國皇儲”的行動不過是給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始終了一個正當的理由和導火索而已。
一戰爆發前的歐洲形勢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的幾年裡歐洲列強早已分化成兩個對立的政治集團。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每個國家都有理由相信其鄰國會對自己的安全産生威脅。
當時地處巴爾幹半島的塞爾維亞與沙皇俄國關系十分密切。但是塞爾維亞又被奧匈帝國視為眼中釘,必欲除處之而後快。這使得沙皇俄國和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沖突的問題上很難達成一緻,雙方都因為這個隐患而充滿憂慮。
德國由于擔心法國會在局勢發展到某個階段,奪回它在普法戰争(1870年至1871年)中,割讓給德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個省。所以德國曾試圖為次與英國的友好邦交,但兩國的交情在威廉二世于1808年繼位之後變得糟糕起來(為了保證德國的海外利益德國必須建造大型的軍艦,對英國來說,這無疑是在挑戰英國一直所擁有的海上霸權地位。),而英國對德國快速工業化和其對海外殖民地的擴張,也漸漸變得警覺起來。
兩大聯盟之間的競賽同盟國:1879年,德國與奧匈帝國結成同盟,幾年之後意大利也加入三國同盟正式形成。在這個同盟體系當中,如果意大利遭受法國的襲擊,德國和奧匈帝國将給予支持;而意大利則表示自己将在俄國攻打奧匈帝國時保持中立。
協約國:與此同時,法國與俄國與1894年正式結成聯盟;英國與法國兩國得意1904年正式簽署《英法協約》。此外,俄國對德國皇帝威廉在巴爾幹半島上支持奧匈帝國的态度相當惱火,故此決定結束與英國在中亞問題上的長期糾紛,進而與之家結盟。1907年英、法、俄三國之間協約正式達成。
在那個民族主義蔓延的時代,歐洲列強之間相互猜忌,很容易為軍國主義所利用這一點德國表現得尤為明顯。
基于“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共同認識。在競争當中處于對立狀态的各個國家紛紛摩拳擦掌意圖奪取戰争的先機。
德國首先意識到其面臨的将是兩線作戰所以必須德國首先意識到其面臨的将是兩線作戰的考驗,所以必須搶在數量遠勝于己的法國、俄國大軍開入戰場之前,率先發動攻擊。在大戰來臨之前的幾年,上至将軍,下至百姓,人人都覺得這場戰争應該是無可避免的。
但當時的人們誰也沒想到這一場曠日持久血腥的戰争,就是有一次普通的刺殺而引起的。
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1906年,波斯尼亞這個曾經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的地區就被并入奧匈帝國的版圖。但這次吞并,并沒有得到居住的波斯尼亞的塞族和本國國民的承認。
1914年6月28日,正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進行官方訪問的奧匈帝國皇儲——菲迪南大公(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被刺殺當場身亡。這次暗殺是由加爾利諾.普林西普領導的一對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的實施的。這事件爆發之後,人們相信這隻是一次普通的刺殺,随着兇手的落網,大家都以為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
誰也沒想到,它竟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血腥的世界大戰,數以千萬計的人喪失生命。
其實在一戰爆發前,兩大軍事集團為了打赢戰争,都是動員了,一切可以動員的力量,窮兵黩武的進行戰前的準備工作。當财政壓力越大,精神繃得越緊;當财政壓力越來越大,雙方都會尋找一切理由來盡快進行攤牌和決戰。即使沒有薩拉熱窩事件,他們也會找到其他理由來進行戰争。畢竟他們都是想着通過戰争來迫使對手屈服從而得到賠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