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經曆幾次重大的社會變革後,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傳統的小農社會慢慢過渡向工業化社會。農村也悄然在發生了變化,由傳統的耕種為主,慢慢走出農村去到了更多的城市,成為了産業工人,同時有相當一部分的人口成為了新城市人。随着人口的遷徙,農村人越來越少。農村所帶來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國家也看到這個問題,并且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解決中國鄉村在長期發展中,所存在的發展不均衡,準備不充分的問題,各地都要建設新的農村,提高人民群衆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新農村到底該怎麼樣建呢?
新農村建設要尊重村民的需求
新農村一定要尊重村民的需求,根據村民的生活需求和習慣來建設,千萬不要用城市建設的思維來指導新農村建設。重點可以房子改善農村的環境衛生、醫療水平、交通環境、文化環境等。鄉村振興下,我們的國民面臨再次選擇,進城的人可以選擇留下來,也可以選擇回到農村,這樣大家的生活才能幸福。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有規劃設計
新農村要美,而美也是一個綜合的要求,所以鄉村要從規劃設計或者改造設計開始把美作為重要的考量。設計都是跟美學有關聯,帶給人的都是視覺的沖擊,讓最直接快速感受到的美,以及所傳遞的鄉村信息和文化,這些也是最能夠快速傳播,并形成鄉村的品牌影響力。同時規劃設計一定能夠符合農村的現狀和未來的發展。
新農村建設要因地制宜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因地制宜,尊重鄉村的肌理,這樣來建設鄉村會有自己的特色和美感,村民才會喜歡。尊重鄉土的文化,這樣建設出來新農村才會有“魂”,鄉村才會有地方特色,這樣才能夠打造出有活力的鄉村的産業。
新農村建設生态要美
美的内涵是指能引起人們美感的客觀事物的一種共同的本質屬性,但它本身是一種主觀感受。美包括生活美和藝術美兩個最主要的形态。美是産生消費的源動力,視角的沖擊力是最能引起人的共鳴,視角的感受到的美是能夠容易形成傳播,因為當下是移動互聯的時代,每個人都是自媒體。當人們感受到美的事物,最先想到的是拿出手機來拍照,然後通過社交平台分享出去,廣而告之很快就能夠形成産品或者品牌方面的傳播。
鄉村的生态隻有美才能夠吸引城市的人走進農村,才能有底氣去發展鄉村旅遊,大力發展鄉村美學和生活美學,讓我們的優異生态能夠轉化為優良資産。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美沒有止步,要讓鄉村的美是有生命力的,隻要不斷去豐富鄉村生态,不斷地升級景觀,才不至于火一時,後面都是門庭冷落。
鄉村的生态不是在城市的辦公室裡面想出來的,也不是規劃設計師在設計院裡畫出來的,它是鄉村自然存在的,雖然要與時俱進但也要考慮到村民的生活所需,考慮他們生活、生産的實際情況,一切要尊重村民的意願,而不是過多去幹涉,把非鄉村人的思維強加給村民。牢記“魚非魚焉知魚之樂”。
新農村建設生活要便利
新農村建設要便,這裡提到的“便”就是便利,鄉村生活要便利,雖然比不上城市的便捷,但也要考慮的人的需求。首要第一步要從鄉村的交通方面去解決,解決群衆出行難問題,解決農村電商快遞車輛入村的問題,能夠讓車輛通行就是為了解決群衆生活問題。記得雲南産業扶貧項目的投資人滕威林先生分享過一個關于鄉村廁所的問題,要從思想觀念上去轉變,讓很多城裡人來到鄉村能夠直接适應生活環境。而不是因為一些習俗的弊病帶來負面影響。既有城市的便捷,又可以體驗鄉村的鄉土氣息和生态美。能夠在鄉村裡面一站式解決城市人對鄉村的期望,能夠回歸到道法自然的生活狀态。
新農村生産要興旺
生産要興其實就是鄉村振興戰略裡面的産業興旺,沒有産業的鄉村靠一些“WG”是很難持續運營的,所以鄉村生産包括有很多可以搞,有傳統的生态農業,有新的互聯網電子商務?但到底搞什麼?關鍵還是找到一個适合鄉本村的産業。建議要找專業的團隊來為鄉村産業進行規劃設計,做既有市場前景,有适合當地的地理條件的農業項目。做産業,千萬不能人雲亦雲,要有特色、要有新的思維,要從系統去解決問題。我們不是專業的時候,但我們要懂得尊重專業,讓專業的人幫你做事,就有可能少走很多彎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産業也不能貪圖大,貪圖全,因為還沒有獲得成功,哪怕你說是全世界第一也都是狗屁。時間節點非常關鍵,走着,走着,政府的方向變了,領導的職務變了,都有可能對于合作産生影響,所以要一步一步去走,一步一步去實現,才能夠到達終點的目标。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矛盾的必然要求。要解決矛盾就要去解決存在的問題,然後制定可行的方案,再堅持去做,不斷優化不斷堅持,鄉村振興指日可待。未來的農村發展,可以往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
打造新農村新組織
鄉村基層組織要轉變思路,從基層鄉村治理角色向鄉村事業合夥人的管理角色轉變,用企業管理新的思維來打造新的組織生态。近幾企業組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很多企業管理人員變成了事業合夥人,從打工者變成了公司股東,在利益分配的驅動下組織産生了新的活力。鄉村的組織采用合夥人的制度,沒有了高高在上的村委會,沒有走過場的村民選舉,也沒有空喊的口号。隻有基于共同願景,而建立一個利益共同體生态組織,共同治理、共同投資、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和共擔風險,把每個村民被動參與鄉村建設變成主動參與鄉村振興。
打造新農村全産業鍊
鄉村振興,産業必須要興旺,做農村做什麼産業,那就先要考慮到農村的基因是什麼?農業是農村的根本,土地是農村第一資源,認識第一要素。所以無非是要從農業着手,但單純種植農産品,很難抵禦農業風險。唯有延長農産品的産業鍊,提高農産品的附加值,把第一、二、三産業融合起來。例如百香果,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農莊、餐廳來開發百香果系列的餐飲産品;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深加工來拓展價值,例如百香果可以把百香果的嫩芽來開發百香果茶、裡面的果肉開發百香果果汁、果醬、果醋、果酒等,利用百香果果殼開發百香果果脯,果幹等産品,也把文化創意跟百香果結合,開會百香果為主題的文化創意産品。最後再把果園,深加工的産品和文化創意産品結合在一起去做休閑旅遊。當農業就擺脫傳統思維,引入現代科技、互聯網 和創新的思維模式,在産品研發、市場開拓、資本運營、生态旅遊等多産業發展,不斷延伸産業鍊條,這樣的産業生命力就更強,可以走得更遠,更好。
打造新農村新業态
鄉村除了要做好農業産品和夯實農業産業,更要根據鄉村自身的條件導入新的業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通過挖掘客家(或少數民族)文化、農耕文化、鄉土文明等非物質遺産,突出展示民俗風情特色和農産品傳統加工技藝,培育發展鄉村遊、摘果遊、研學遊等新型産業形态和消費業态,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着力打造美景、文化、土産、産業、節慶“五位一體”的特色休閑農業。在具體項目上可以導入農人市集、精品民宿、市民農莊、鄉村驿站、鄉創中心、農耕體驗、田間美食等多種文旅業态功能。
打造新農村IP
品牌有利于産品價值的提升,也有利于鄉村價值的提升。鄉村要善于挖掘鄉村特色,借助于利用互聯網 的思維,利用新媒體去打造品牌。除了農業部門提出打造“一村一品”的品牌框架,我們還應該從更多方面去打造鄉村品牌。一方面可以利用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去打造鄉村品牌;一方面可以利用鄉村的“工匠”傳統技藝來打造鄉村的品牌;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鄉村美食,特色小吃和農家餐來打造鄉村品牌。品牌 内容 流量就可以打造成一個鄉村IP ,能夠有持續經營和繼續盈利的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