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的意思?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翻譯:,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的意思?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翻譯:
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衆比鄰國增多啦。
原文:《寡人之于國也》
【作者】孟子弟子 【朝代】先秦譯文對照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内兇,則移其民于河東,移其粟于河内;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翻譯:
梁惠王說:“我對于國家,很盡心竭力的吧!河内遇到饑荒,就把那裡的老百姓遷移到河東去,把河東的糧食轉移到河内。當河東發生災荒的時候也這樣辦,看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鄰國的百姓并不見減少,我的百姓不見增多,這是為什麼呢?”孟子回答說:“大王喜歡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打比方吧。戰鼓咚咚敲響,交戰激烈了,戰敗的士兵丢盔棄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腳。憑自己隻跑了五十步而恥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麼樣呢?”梁惠王說:“不行。他隻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可是這也同樣是逃跑呀!”孟子說:“大王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衆比鄰國增多啦。“隻要不違背農時,那糧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漁網不入池塘,那魚鼈水産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吃不完,木材用無盡,這樣便使老百姓能夠養活家小,葬送死者而無遺憾了。老百姓養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着絲綢了;雞鴨豬狗的繁殖飼養,不要錯過時節,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得到耕種,數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注重鄉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頭發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背着或者頂着東西了。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吃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于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豬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濟饑民,百姓死了,就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因為年歲不好。’這種說法與拿刀把人殺死後,說:‘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大王不要歸罪于年成,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湧向您這兒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