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向一帆
視頻剪輯 向一帆
通訊員 楊學工 湯金梅 左璐瑤
秋天到來,武漢市漢陽區西大英才小學校内的柚子林上結起累累碩果,豐收的景象常常引得許多學生駐足觀賞。待學生們回到教室,他們會驚喜地發現,當天的課外作業是以剛剛觀察到的柚子為主題,自己可以通過繪制自然筆記、學習制作柚子飾品和研究如何使用柚子等特色作業。
自雙減政策公布以來,西大英才小學以“減負、提質、增效”為目的,設計出了具有實踐性、創新性、趣味性和開放性的特色作業,将作業的育人功能發揮出實效。通過設計一周一拓展、一月一項目、一期一手冊等系列特色作業,該校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和課本知識“活起來”。
“拓展”增添作業趣味性
“請畫出食物在牛肚子裡的旅行路線,再将故事講給别人聽”“如果你是小小設計師,你會怎樣設計校園”“你喜歡《竹節人》這篇文章嗎?請你選擇一種傳統玩具,向大家介紹它的制作方法。”每逢周末,西大英才小學的同學們,都會收到一份充滿趣味性的拓展作業。每當做起這份特别的作業時,同學們的小腦袋總是積極地轉個不停。
原來,這份讓學生積極參與的作業,正是該校“一周一拓展”特色作業。“雙減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提出更高要求,聞小寶校長便提出為學生布置拓展作業,增強學生運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該校副校長郭穎介紹說,如今,學校語、數、英三門學科的老師,每周均會為學生布置與課堂知識相關的拓展作業,既突出學科間的融合,又改變了原來學科作業形式單一、機械重複内容偏多的弊端,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作業興趣。
為保證作業的質量,老師們早在寒暑假,會提前結合學科核心素養完成下學期所有的拓展作業策劃。“這些作業可說、可寫、可畫,還能玩遊戲。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學科知識。”郭穎說,由于每個學科的側重點不同,老師們還會根據學科特色,給作業做出不同設定。例如語文學科更重視表達,特色作業會以說為主,老師會給學生布置口頭表達等内容的作業。數學作業更偏重數學實踐,有時老師會自編紙牌小遊戲,有時讓學生繪制坐标設計圖案,将學科知識滲透在遊戲中。
項目手冊讓閱讀樂起來
除了特别有趣的拓展作業,為讓學生養成閱讀的好習慣,該校語文團隊圍繞統編語文教材,開發了一系列閱讀項目化學習手冊,将不同年段的閱讀方法融入整本書閱讀中,每月進行閱讀活動推薦,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例如本月推出的《昆蟲記項目化學習手冊》, 包含了讀書計劃表、學貴有疑、讀書筆記、制作閱讀卡、親子共讀分享等活動,借助多維度情境,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層次的思維訓練,實現由淺閱讀到深閱讀的轉變,促進學生的閱讀興趣。”郭穎說。
完成《昆蟲記項目化學習手冊》後,該校四年級(7)班吳瑞喆同學說:“這次的閱讀項目化手冊太有意思了,我跟着它學到了許多昆蟲的知識和讀書的方法,暑假我跟着媽媽去了鄉下外婆家,還用這些方法觀察了許多的昆蟲,真的讓我大開眼界!”
此外,為加強學生生态環保意識,該校還開展了舊電池回收、牛奶盒大作戰等環保項目化活動。學生們收集廢舊物品送到回收站,培養了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完成steam項目手冊,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利用廢品制作各種小玩具,鍛煉了他們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假期手冊促學生快樂成長
每到寒暑假,西大英才小學的學生們都會領到一份假期大禮包,這就是每學期由該校自主設計的寒假和暑假手冊。
“鍛煉小健将”“情有讀鐘”“數你會玩”“英語外交家”,假期手冊中,一個個精心設計的欄目讓學生們興趣十足。其中,最有創意的當屬英才校園吉尼斯挑戰賽。“你可以快速疊杯子嗎?”“你會還原三階魔方嗎?”“誰的紙牌疊得最高?”拿到假期手冊後,學生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在假期裡做足準備迎接挑戰。這些跨學科融合性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在假期培養興趣愛好,有序開展假期生活,在親身體驗、自主探究中獲得核心素養的提升。“每次寒暑假,我們的作業都和其他學校的朋友不一樣,看到我們的作業,其他學校的朋友都特别羨慕,也想試試老師給我們布置的作業。”該校五年級(3)的學生宋祎凡說。
(圖片來自通訊員)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