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5 21:24:03

5月13日晚,“青山為證 不勝不歸——聚焦雲南中煙助力脫貧攻堅”大型采訪團在施甸縣委宣傳部見到了一組照片。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青山為證不勝不歸)1

資料圖,走在林子裡的照片。施甸縣融中心供圖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青山為證不勝不歸)2

資料圖,走在硬化路面上的照片。施甸縣融中心供圖

“照片拍攝于2019年7月21日,是我們幹部接生病群衆搬新家的畫面。”施甸縣委宣傳部部長王冰淩說,擡轎的有木老元鄉副鄉長奚繼松、鄉衛生院院長楊銀華、龍潭村黨總支書記何玉銀和幾名鄉黨委工作人員,轎上坐着的是已經85歲高齡的村民李買秀。轎子兩旁,一名工作人員正為她撐着傘抵擋烈日,另一名戴紅帽的女幹部放着音樂唱着山歌,老奶奶一路跟着哼歌,不時說着:“拓夠,拓夠(布朗族語‘幸福呢’的意思)”。

5月15日,采訪團來到龍潭村李買秀家。

一同前往的木老元鄉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主任楊忠團告訴記者,拍照片的那一天,是李奶奶的“大喜日子”,作為易地扶貧搬遷的受益群體,她搬進了新家。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青山為證不勝不歸)3

李奶奶幹淨整潔的新家。記者 陳飛 攝

由于李奶奶身體不好,無法行走,木老元鄉的16個年輕人就用藤椅自制竹轎子,從三公裡外的新街村,一步一步将老人擡到她的新家。何玉銀說:“老人已經好多年沒有出過家門,坐車頭暈,背着走也頭暈,用肩膀擡的轎子老人覺着高了還頭暈,最後将轎子擡到離地面十多公分的距離,老人才不覺得難受。三公裡的路程走了三個多小時,休息了10多次。”

“搬新居”對于李奶奶在内的龍潭村新街村小組、魯家寨村小組等36戶村民來說,是一個具有曆史意義的轉折。它是舊生活的結束,也是新生活的開始。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青山為證不勝不歸)4

資料圖,李奶奶曾經的家。施甸縣融中心供圖

李奶奶說,她的前半生過得很苦。自己結婚那天,嫁妝是家人千拼萬湊得來的兩套布朗族的新衣服,其他物品一樣沒有,“婚房”則是從曾經的爛草房搬到了另一個草房裡。

幾年前村裡開會,一位幹部說:将來,村子裡會修上硬化路、汽車滿地跑、家家用電燈、戶戶裝電話。李奶奶聽後覺得自己這輩子肯定趕不上這樣的好日子了。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青山為證不勝不歸)5

李奶奶在新家。記者 陳飛 攝

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變化可大了 。

2015年5月,雲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對口挂鈎幫扶施甸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幫助當地實施易地搬遷安置、改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産業,讓老奶奶的日子越過越好——2016年,雲南中煙投入資金,幫助她家搞起了養殖業;2019年,李奶奶的新家建好了。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青山為證不勝不歸)6

李奶奶在新家。記者 陳飛 攝

現在,一家五口人住在一應俱全的兩層“洋樓”裡,門口是寬闊的硬化路,不遠處是自家的4畝田地,再加上養殖的3頭牛、5頭豬、8隻羊,算下來,一年有3萬多元的收入。大孫女在保山打工,小孫女在施甸讀小學,未來也有了盼頭。

“拓夠!拓夠!”采訪時,這個詞不離老奶奶的口。她還說結婚時,家裡窮,沒能坐上漂亮的花轎,而是走路到的新郎家。想不到老了,反而圓了這場“花轎夢”。

七十歲老人獨步五嶽寨(青山為證不勝不歸)7

李奶奶豎起拇指,表示“拓夠!拓夠!”。記者 陳飛 攝

東方煙草報記者 杜星霖 雲報全媒體記者 浦美玲 陳飛 保山日報記者 姜吉福 施甸縣融媒體中心 楊麗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