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開始流傳一個流言,說微信在大規模封号。據說半個小時内封禁了3000萬個微信号。
微信官方以這篇如果你沒太看懂,那恭喜你了為題,進行了針對這個流言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微信說我在打擊使用外挂的微信号。
一個個人使用的微信号,為什麼會使用外挂呢?
這個事和所謂私域流量有關。
一個微信個人号,是有一定的傳播力量的,無論是特定對象的點對點人際傳播或者群聊,還是朋友圈這種不那麼特定人群的傳播,都能起到一定的廣而告之的作用。這被冠上了一個非常讓人不明覺厲的名詞:私域流量。(其實這個詞如果我沒搞錯的話,是從淘寶平台上傳出來的。)
一個正常人,把微信通訊錄從零開始,搞到頂格五千,是需要時日的。我上一個老号,搞到五千頂格的時候,其實是花了有些年頭的功夫。這還是在我這種算是混迹各種會議、論壇、培訓班的情況下。
所以,五千人滿的微信個人号,似乎是值點錢的。于是,這個世道興起了一種買賣私人号的生意。而有需求就有供給,便出現了專門培育私人号迅速拉到五千人通訊錄的養号生意,然後賣給有需求的人。
怎麼迅速拉到五千而且是成批量地拉到五千?這就是外挂了。
所以微信派說打擊外挂,和那個流言裡說“談私域流量和微商的瞬間鴉雀無聲”,某種意義上,也是勾連得上的。
順便說一句,私域流量這個詞其實看着高大上,實則很不吉利。你一個玩流量的,結果成天喊“死于流量”,也不嫌晦氣。
二
學理上說,社交網絡(sns)和社會化媒體(social media),是不太一樣的東西。
社會化媒體偏大衆傳播(mass communication)一些。大衆傳播四個字其實很多人都有誤解。并不是說傳播面大就叫大衆傳播,它的标志性特點在于:你不知道傳播給誰。術語叫傳播對象不特定。
大衆傳播和大衆傳媒天然相關,但并不是隻有大衆傳媒才會出現大衆傳播。比如以前流行的公園演講,就是一種大衆傳播。演講者其實不知道聽衆到底是誰,或者是哪一類人。
今天的社會化媒體,比如微博/twitter,傳播上偏向大衆傳播。由于用戶并非要求強制實名(中國是前台可不實名)、關注無需被關注者同意、以及轉發機制的存在,使得一條微博/tweet的受衆是不确定的。這無關受衆數量。隻要是不特定受衆,它就屬于大衆傳播的範疇。
最純正的社交網絡應該和大衆傳播無關。社交網絡可以完成點對點通訊,這個屬于人際傳播。但由于一般可以拉群,所以又涉及群體傳播和組織傳播。
這三種傳播方式,傳播對象都是特定的。釘釘就是這類社交網絡,它的媒體屬性近乎于沒有。
但微信,就很複雜。
它把三種特定對象傳播和其實不怎麼特定對象的傳播黏在了一起。後者,指的就是朋友圈。(至于公号,訂閱 推送,是典型的大衆傳播套路)
三
搞私域流量做生意,與你我大多數人無關。
但最近的确有相當多的“人”(有可能不是人)來加微信,不知道你有沒有這個感覺。
網易科技轉載公号懂懂筆記題為“我姐姐叫我加你”的微信好友,其實是摳腳大漢要賣錢的文章,描述了這一情況。
讀完這篇文章,我的一個感覺其實是:
大多數人,在微信加好友這件事上,其實用法是錯的。
如果你按照我接下來的法子使用,你不大可能被這種玩私域流量搞微商的人騷擾到。
四
在我-設置-隐私裡,你會看到這樣兩個開關:
請學習我都将其關閉,即加我微信時無需我驗證、不允許陌生人看朋友圈。
當張三加你為好友時,由于無需驗證,ta就可以直接加上你。但是:
1、ta其實看不到你的朋友圈(因為你不允許陌生人看你朋友圈)
2、你也看不到ta的朋友圈(如果ta不允許陌生人看朋友圈的話)
3、ta在你通訊錄裡是不存在的,屬于你的陌生人,于是ta并不消耗你的五千人配額。但你可以通過搜索搜到ta或者和ta聊天的記錄。
4、ta能和你通訊,也就是雙方可以互相發消息。
5、ta似乎無法拉你入群——我碰到有這樣加上來的人說無法建群,但我不能100%确定
6、當你發現張三的确值得作為朋友,你可以随時選擇通過。你和ta的交流界面是這樣的:
右上角這個“添加”意味着我随時可以加這個人為所謂朋友,但這個過程不可逆。
五
其實微信的設計初衷,是當一個純社交網絡來用的。
要知道朋友圈這種帶有所謂媒體屬性的東西,并不是随着微信出現而出現的,而是後來添加的功能。
微信至今默認是無需驗證的,但很多人自以為需要更安全的方式,去主動打開了驗證開關,平添很多煩惱。
如果你像我這樣,你有時候會依然得到一些所謂加好友申請:
這幫人,就是典型的玩“私域流量”用外挂的主,正常加我好友,無需驗證,也就是不會進入到這個界面的。
可能你要問,那萬一加進來的是個沒用外挂的微商咋辦?
很簡單:一開口說話你就知道了,拉黑一個人很難麼?
六
朋友圈作為一個媒體屬性較強的功能,是微信的附屬物,你可以做類似“卸載”朋友圈的工作。
在我-設置-通用-發現頁管理裡,你會看到一堆的開關:
如果你像我左邊這樣設置開關,就會得到右邊這樣的界面。你甚至可以得到一個發現模塊空空如也的界面。
這是我個人非常崇拜微信的地方:這麼重要的流量入口,居然允許用戶可以把這些引流入口全關了。不僅在國内,全球意義上,都很少有互聯網産品會這麼幹。
嗯,最近我“卸載”了朋友圈。
結果引發了一些好友的擔心,跑來發測試消息,看看我是不是又轉世了。
—— 首發 扯氮集 ——
作者執教于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天奇創投管理合夥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