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網9月6日訊(劉亞珠) 據中國新網報道,近日四川泸定6.8級震導緻大渡河的支流灣東河斷流并形成堰塞湖,目前部分居民已轉移到安全地帶。
(圖片來源:椒點視頻)
據悉,昨日23時30分,四川水利廳将水利抗震救災二級響應調整為水利抗震救災一級響應。目前灣東河的堰塞湖已過流,其中沿灣東河受威脅的100餘人已被安全轉移。
堰塞(sè)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地震活動使山體岩石崩塌下來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體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後貯水而形成的湖泊,是一種較低的擋水建築。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常見的形成堰塞湖有三種情況,山體滑坡,如西藏自治區的然烏湖便是由于由右岸山體崩塌堵塞而成。地震引起的山崩導緻的山體垮塌阻塞河道。熔岩噴溢的熔岩流堵塞河道,使水流受阻,形成堰塞湖。其中地震的震級越大,形成堰塞湖的可能性就越高。
為什麼人們依舊如此緊迫堰塞湖?堰塞湖一般會形成新的河流湖泊,但值得思考的是其堵塞物并非一成不變,長時間的沖刷和侵蝕會導緻其堵塞物溶解,甚至崩塌,最終該區域徹底決口并對下遊形成洪峰。因此,一旦堰塞湖處置不當便會引發重大災害。
事實上,2008年5月12日時,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導緻形成了大面積堰塞湖泊,造成了多達34處堰塞湖危險地帶,其中最危險的為唐家山堰塞湖,其庫容約1.45億立方米,頂部面積近30萬平方米。一旦洩洪不僅可引發下遊出現洪災。甚至由于水位不斷上升,上遊同時存在被淹沒的危險。
同時,一般人們處理堰塞湖以疏導為主,當然若下遊城市将面臨滅頂之災且下遊人員已被成功轉移的前提下可采取爆破洩洪的方式處理,避免造成二次災害,最嚴重的便是地震導緻整個山體移位,這時需要河流改道及時止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