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受訪專家: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影像中心主任 龔良庚
“總是頭疼,建議你做個核磁明确診斷;莫名的心慌、心悸,考慮做個核磁,看看心髒出了啥問題……”很多患者就醫時都有過核磁共振成像(簡稱“磁共振”)檢查的經曆。磁共振是利用磁共振現象制成的一類用于醫學檢查的成像設備,具備無輻射、安全性高、精準高效等優勢,孕婦等人群也可以檢查,受到很多患者的歡迎和認可。目前,磁共振已成為臨床上較為先進、重要的檢查之一,廣泛應用于顱腦、脊髓、神經、心血管、胸部、腹部、盆腔、骨骼關節、軟組織等部位重大疾病的診斷。
但傳統磁共振在臨床應用上,對一部分特殊體态或特殊人群檢查時,會有一定局限性。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影像中心主任龔良庚教授介紹說,傳統磁共振檢查時,患者需要佩戴盔甲樣、又厚又重的傳統硬線圈,還要用傳統束縛帶固定,再加上機器啟動時有噪音,導緻一些患者産生緊張、焦慮的情緒,尤其是兒童患者。還有一些患者有心衰等問題,在做心髒掃描時,因時間相對較長,再加上傳統硬性線圈笨重,長時間躺卧和憋氣,導緻患者檢查時感到難受、憋喘,無法完成檢查。此外,傳統磁共振操作比較複雜,非常考驗影像科大夫的水平。
“做了這麼多年磁共振,我時時刻刻都在想如何讓患者檢查時更方便、舒适、影像更清晰。”龔良庚教授說,“直到2019年參加北美放射學年會,期間看到了GE醫療3.0T磁共振SIGNATM Architect,以及AIR TechnologyTM(AIR技術平台),改變了我們對核磁檢查之前的理解——做檢查也可以讓患者很舒适、影像更清晰。”
磁共振檢查可以很舒适
AIR技術平台使用的AIR線圈技術采用了INCA纖維導環結構,與人體表面貼合性強,像一條“輕柔的毯子”一樣可以随意折疊,比傳統線圈輕60%。
“AIR線圈的出現,改變了我們對磁共振線圈的認知。”龔良庚教授表示,AIR線圈讓原本體質較弱、配合程度低、自行力比較差的患者能适合進行磁共振檢查。
“新技術一方面可以給患者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另一方面,還可以加快臨床的掃描速度,簡化、優化檢查流程。”龔良庚教授表示,從2021年10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學影像中心啟用AIR技術平台至今,磁共振整體檢查效率提升約15%~20%,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線圈的擺放相對簡單,一位病人可節約到1~2分鐘;二是縮短掃描時間,之前一系列掃描大約15分鐘,應用AIR線圈後隻需要8分鐘左右。此外,AIR技術平台對創傷患者十分友好。創傷的病人有一些不可預知性,如腹部創傷,通常要分為上中腹兩三次掃描,現在基本上一次就能解決問題。對于創傷嚴重、不便随意移動的病人,傳統的磁共振檢查需要給患者墊線圈、綁帶、搬運,往往很難操作,現在直接應用AIR線圈大面積覆蓋需要診斷的部位,減少了患者二次傷害。
患者正在通過AIR技術平台進行檢查
三類患者要做心髒磁共振
“磁共振在心髒的應用現在是一個春天,而且是一個美好的春天。”龔良庚教授表示,近年來,磁共振在心髒疾病的應用方面突飛猛進,比如心血管磁共振應用已深入到縣級醫院。而且越來越多的臨床大夫接受磁共振掃描,這是因為它解決了很多超聲和心電圖等檢查解決不了的問題。例如,心電圖可以診斷出心肌梗死,但是心肌瘢痕有多少,值不值得做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等不能明确,而磁共振檢查可幫助明确。再例如,以前沒辦法評估射血分數保留的心衰,現在可以通過磁共振檢查清晰地看到患者心肌微結構的改變,甚至可以評判患者心室重構的程度。尤其是AIR技術平台應用後,通過縮短掃描時間,讓以前不能長時間堅持的患者,現在可以接受做磁共振檢查;通過AIR線圈技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能讓低齡化、高齡化和以前不太适宜或不太敢做磁共振檢查的病人也有能做的可能。
龔良庚教授表示,對于廣大患者來說,幾種情況有必要做磁共振檢查。
1. 超聲等檢測不能明确疾病診斷。例如,患者有胸悶,但超聲沒發現問題,這時候磁共振能進一步明确診斷,檢查出局竈性心肌緻密化不全等。
2. 超聲診斷和臨床症狀不匹配。例如,心肌澱粉樣變的患者,超聲檢查可能隻發現患者心肌有肥厚,但患者同時又有臨床症狀,需要用磁共振檢查進一步明确。
3. 要做精細化評估的患者。比如說,患者有藥物性心肌病,但這兩年症狀有所加重,需要做一個詳細的評估,決定患者是否需要做射頻消融等治療。這時做心髒磁共振檢查,可以查看患者有沒有心肌纖維化、心肌肥厚到梗阻等影響生命的危險因素。磁共振檢查已能發現一些緻死性的危險因素或導緻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如心律失常、心室不同程度固化等。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