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武松打虎”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在《水浒傳》之中,武松路過景陽岡,因為多喝了幾碗酒,于是在夜晚路過景陽岡的時候碰到了一隻大老虎,武松趁着醉酒徒手打死了大老虎,當地百姓對于武松的壯舉交口稱贊。雖然“武松打虎”是施耐庵的藝術加工,但是俗話說得好,藝術來源于生活,那麼在中國曆史上有沒有武松這個人呢?如果有的話,他的人生經曆又是怎樣的呢?
據史料記載,真正的武松出生于1055年,是河北邢台縣清河縣人,年少的時候由于家庭貧困,因此前往杭州賣藝求生。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賣藝人的生活都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因此武松在杭州混得很差,久而久之變成了一個流浪漢。
就在這時,杭州知府高權路過鬧市區,遇到了正在那裡賣藝的武松,覺得他是一個可造之材,于是就收入了自己的門下,擔任杭州的衙門捕頭。武松為吏十分清廉,從來都是秉公執法,為高權辦理了很多大案,因此後來被高權提升為當地提轄,主管杭州當地的軍隊訓練,督捕盜賊等任務。
然而好景不長,權臣蔡京上台之後,他的兒子蔡鋆(yún,在人名中亦讀jūn)向皇帝進谏讒言,将高權罷官,而在蔡鋆擔任杭州知府之後也很快将武松罷官。蔡鋆擔任杭州太守期間,不僅殘酷剝削百姓,并且還加收田賦,搞得當地百姓怨聲載道,紛紛稱蔡鋆為“蔡虎”。而武松的心中更是燃起了熊熊怒火,于是準備伺機刺殺蔡鋆。
有一天,他事先埋伏在蔡鋆家門前,趁着蔡鋆準備外出的時候,大喝一聲撲到蔡鋆的身上,摸出一把尖刀将蔡鋆當場砍死。雖然武松為當地百姓除掉了這隻“惡虎”,但是自己卻不幸被關入當地監獄之中,後來被迫害緻死。為了紀念這一義士,杭州城的百姓們将其埋在西泠(líng)橋附近,後人為其提字“宋義士武松之墓”。數百年之後,施耐庵以武松為原型撰寫了“武松打虎”的故事,而實際上,真正的“老虎”指的是當年在杭州為惡一方的蔡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