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立秋有什麼古詩

立秋有什麼古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7:23:26

立秋有什麼古詩?立秋為秋之始,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立秋,七月節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古人對秋的感懷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詩經》,“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這是對秋季物候變化的感知《楚辭·九辯》中宋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感歎,首次将悲秋的情緒以文學語言表達于世漢代也同樣有“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這樣的詩意傳承這類詩中常傳達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文人們将自我的生命與自然相融合,在與自然的不斷溝通中,加深對秋的認知立秋節氣正是在這一認知的深化中應運而生,它是古人心中具化的産物,文人們将對秋的無限詩情凝聚在此,含蘊豐潤的立秋詩詞得以展現,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立秋有什麼古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立秋有什麼古詩(古詩詞中的立秋)1

立秋有什麼古詩

立秋為秋之始,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立秋,七月節。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古人對秋的感懷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至《詩經》,“桑之落矣,其黃而隕”,這是對秋季物候變化的感知。《楚辭·九辯》中宋玉“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感歎,首次将悲秋的情緒以文學語言表達于世。漢代也同樣有“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這樣的詩意傳承。這類詩中常傳達出“天人合一”的思想,文人們将自我的生命與自然相融合,在與自然的不斷溝通中,加深對秋的認知。立秋節氣正是在這一認知的深化中應運而生,它是古人心中具化的産物,文人們将對秋的無限詩情凝聚在此,含蘊豐潤的立秋詩詞得以展現。

中國許多傳統節日節氣都定型于唐朝,唐人感知自然,将萬物與自我相聯系。唐前的節氣詩,節令時間不明确,内容粗疏。直至唐,衆多節氣詩作才大量湧現,表達的内容也逐漸豐富起來。《唐會要》卷二十三曰:“每年大中小祀,都七十祭。其四立、二分、二至、臘、上辛、吉亥等日,蓋為氣節也。”唐代尤其重視四立、二分、二至,立秋節氣在唐代詩詞中也得到了發展,這一時期的作品數量不多,但已小具規模。據統計,《全唐詩》中有二十七首提及立秋,唐人以物候的變化诠釋立秋的到來,将此時物候變化細微地表現出來:“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澹日非雲映,清風似雨馀。卷簾涼暗度,迎扇暑先除。草靜多翻燕,波澄乍露魚。”(劉言史《立秋》)花葉飄零,一夕之間季節轉換了冷暖,暑氣消散,萬物揫斂。他們通過寫景詠物表達對自然萬物的深情。自立秋出現在詩詞之中,就伴随秋所特有的愁緒。唐白居易的《立秋日登樂遊園》寫盡了對世事似水變遷的感慨:“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遊。蕭飒涼風與衰鬓,誰教計會一時秋。”這首詩乃是作者晚年為官長安時,于立秋次日所作。樂遊園本是一個浪漫而充滿詩意的地方,可即便身處如此一個令人欽慕的遊覽勝地,看着眼前這蕭索之象,聯想到在官場受挫的人生經曆,詩中亦不乏一種凋敝悲秋之感。蕭瑟的秋風、凋零的草木、南飛的大雁、遠遁的遊子,使得此時的凡塵俗世凄美又傷情。唐朝詩人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覽鏡》中寫下了此刻悲涼的心境:“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唯将滿鬓雪,明日對秋風。”立秋前夕,遇見鏡中的自己,雪鬓霜鬟,不由心生感慨,此時的詩人已不在意一切浮華和贊譽,在他的眼中,所謂過往,不過浮華一夢。衆多對于秋天歲時之暮的嗟歎不禁讓人感慨,這一片暖黃的秋,為何生出那麼多的悲涼?

立秋詩詞至宋代發展至巅峰,“天人合一”的觀念在這裡體現為“順時而動”“因時而感”的順應自然的方式,在時節流轉的過程中,抒發喜怒哀樂之情。查《全宋詩》有一百五十二首提及立秋的詩作,《全宋詞》中亦有八首提及。宋代在繼承唐詩的基礎上,進一步表達出了對天地萬物的深切感知,立秋的意蘊在此時被表現的淋漓盡緻。

繼承了唐代立秋詩的悲涼,宋代詩詞中不乏有“窮銷壯歲功名志,病過新秋賞詠時。自古世間如意少,天公甯肯為君私”以及“風聲雨氣涼秋夜,世故時情病客心”這般感慨人生不易的詩作,然宋代在表達這一節氣時,常常表露出對家國社稷的擔憂,賦予了立秋詩詞多重意義。“乍冷秋應近,無眠句又成。愁多推不去,頭白更憂兵。”(周紫芝《立秋前三日夜雨》)自身的困頓也不敵那時局的動蕩牽動文人的心,他在此就道出了自己一片憂國憂民的赤誠之心。宋代是最重視文人的一代,文人士子們都擁有報國為民的一腔熱血,奈何身逢亂世,金兵肆虐,民不聊生,文人們将自己的切身經曆投入到了詩詞的創作之中。葉夢得發出“安得倉箱盈百萬,少令天下足軍儲”的感慨,此時此刻他多麼希望自己擁有萬貫家财,能夠為朝廷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立秋詩詞經唐代發展至宋代其用語趨于世俗化,在審美上追求平淡美,如:“今日自須欣喜,明朝池上秋風。聽雨如聽古樂,得書似得良朋。”這樣言辭平易的語言與宋代文人至柔的創作情懷相契合,也是唐詩極度絢爛後的突破。宋代世俗文化興盛,文人在語言的創作上更加迎合市民階級,與雅詞麗語的應制之作相比,這種沒有物化的形态更得人心。文人沈說就不加粉飾地寫出了自己在立秋時節的所見所感:“昨日午時秋,西風夜轉頭。吹來溪外雨,藏卻樹間樓。暝帶栖鴉色,涼催客燕愁。一樽吟未了,衰鬓早飕飕。”(《立秋》)這是詩人通過感官的直接感受,是他在立秋日所體會到的獨特韻味。詩人在立秋之際,觀景之衰态,歎人生之不如意,自是滿目悲涼,唯有順應自然發展之勢,才能求得精神的超脫。

唐宋之後的立秋詩詞在風格和題材上基本定型,後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延續立秋的風韻。文人的情緒與自然的悲涼之氣相應,他們将時節中體會到的千般滋味洋溢在詩詞之中。多情的明代才女夏雲英訴出了在立秋時的心境:“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寶鴨香消沉火冷,侍兒閑自理空侯。”(《立秋》)秋雨伴随着秋風到來,詩人待在點有沉香的閨閣之中,靜看秋景。這首詩勾勒出了一幅初秋生活的恬淡小景,雖然文中未言愁情,但望着那黯然失色的景象,那股憂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清代詩人施閏章的《舟中立秋》表達出了步入衰秋的苦澀心情和對國家前途的擔憂:“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陰雲沉岸草,急雨亂灘舟。時事詩書拙,軍儲嶺海愁。洊饑今有歲,倚棹望西疇。”“垂老”“陰雲”“急雨”“亂”,這些字眼無不反映出詩人内心的陰雨和紛亂,草木的凋零象征着壯盛之期的逝去,人在暮年,眼看國家動蕩,卻又無能為力,詩人不由為此感到深深地怅惘。清計東的《宣府逢立秋》寫出了立秋的壯闊之美:“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詩人筆下的文字是秋的本真之美,明麗清朗,雄渾壯闊,賦予了立秋振奮人心的魅力。在認清自然、順應自然的基礎上,應以積極地态度去面對生活中的萬般不易,重新審視生命的價值。

明人王廷相在《與郭價夫學士論詩書》中指出:“言征實則寡餘味也,情直緻而難動物也,故示以意象,使人思而咀之,感而契之,邈哉深矣,此詩之大緻也。”古詩詞中意象的運用不僅能表現出詩人對客觀事物的審美感受,呈現出多種多樣的美感,随着人們認識的深化,亦可以演變為一種特定的标志。就立秋而言,梧桐與它有着不解之緣。據說,梧桐樹會在立秋日落下第一片葉子,因此人們就将梧桐葉的墜落視為秋天的開始,清代園藝學家陳淏子《花鏡》曰:“立秋是何時,至期一葉先墜,故有‘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之句。”據統計,梧桐這一意象在宋代立秋詩詞中出現了十三次,《全唐詩》所涉及的立秋詩詞中也有兩處提及到梧桐。梧桐是感情樹,春悲秋愁,最能解人意。宋代詩人武衍在《立秋夕》一詩中描繪出了一幅靜谧的畫面:“水花香弄晚風清,閑立梧桐看月生。夜漏向深秋始覺,一天星濕露華明。”月下梧桐,更添凄涼之感。即便有那花的香氣和清涼的晚風,也掩蓋不住那一絲憂戚。在這些詩詞中梧桐幾乎成了悲秋、孤寂、落寞等情緒的象征。詩人劉翰在《立秋》中就寫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清晨醒來,看到梧桐葉落滿地,就知道秋天已如約而至。王镃的《立秋》中寫:“西風吹绉碧紗衣,金井梧桐昨夜飛。自汲井花調藥罷,卻簪秋葉滿頭歸。”在秋風吹拂下,梧桐葉落,曾幾何時,它也是往昔樹上那一抹驕傲的綠意。承載了文人衆多悲緒和愁情的梧桐,怎甘就此衰落?

秋季時常會給人呈現一種衰敗的景象,而立秋作為秋季的第一個節氣,往往引發詩人的衆多感慨,他們将自己在這一時節體會到的人生百味熔鑄于這小小的節氣之中。古往今來諸多立秋詩詞中,既有對“何事悲風秋畫扇”的喟歎,也有對它千姿百态清韻的迷戀。當然,秋天對播種者來說,還是一個收獲的季節,他們無心去顧及秋日的蕭條,從他們的眼中望到的滿是收獲的喜悅。如今,正逢立秋時節,我們不妨擺脫喧嚣的浮躁,走出家門,去感受這生命的成熟與深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